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艾红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分析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结果,不难发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四级写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通过对模因定义,生命周期和语言模因类型的探讨,认为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现代教学理念,更要强调背诵、模仿等传统的... 分析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结果,不难发现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四级写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通过对模因定义,生命周期和语言模因类型的探讨,认为在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现代教学理念,更要强调背诵、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四级作文写作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语言模因 四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艾红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本文主要基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其带来的思维模式、语篇结构、句子结构及词语构成的差异,分析了汉语对大学英语写作负迁移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四种排除汉语负迁移的对策。
关键词 写作 负迁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艾红 苏运动 +3 位作者 王汉林 周江 雷海东 张永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78-80,共3页
针对高含水开发期缺乏定量描述井间剩余油分布的现状。介绍了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方法获取双河油田H3Ⅵ油组主力油层主体区5口注水井周围。约2.0 km^2范围内的实测电位数据,经数值模拟和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象技术处理,得到目的层的地下... 针对高含水开发期缺乏定量描述井间剩余油分布的现状。介绍了利用井-地电位测量方法获取双河油田H3Ⅵ油组主力油层主体区5口注水井周围。约2.0 km^2范围内的实测电位数据,经数值模拟和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象技术处理,得到目的层的地下电阻率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经现场实施验证.测量资料与现场实际吻合较好,显示了井-地电位成像技术在注水优势方向、剩余油分布、注水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电位成像 注水井 电阻率 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象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动液面的求解方程推导及与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孙秀英 黄国忠 +3 位作者 李艾红 张春雨 郭印龙 李新义 《河南石油》 2004年第B06期54-55,共2页
用数学统计方法导出了动液面与地层压力、产液量、含水及油层中深之间的经验线性方程 ,实际应用证明计算预测结果与实测吻合 ,精度满足生产要求 ,推导的关系表达式可信度较高。
关键词 井口液量 动液面 地层压力 含水率 油层部深 方程 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油潜力再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党永峰 王城 +1 位作者 李艾红 李润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高含水后期,地下含油状况及渗透率等主要参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参数不仅关系到油藏储层与开发水平评价的指标,而且决定了今后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调整方向的确定。由此,河南油田陆续引进了剩余油饱和度-RMT、PND-S、硼中子寿命... 高含水后期,地下含油状况及渗透率等主要参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参数不仅关系到油藏储层与开发水平评价的指标,而且决定了今后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调整方向的确定。由此,河南油田陆续引进了剩余油饱和度-RMT、PND-S、硼中子寿命测井新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它们在不同油藏的应用及定量识别和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域和层段方面各具特色,为油田的措施挖潜和增油降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评价 开发评价 剩余油 饱和度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红 李艾红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0-172,共3页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工具,同时承载着文化,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使人们在交流时产生障碍。本文阐述了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强调了在英语教学中要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出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教学 语言教学 文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艾红 郭源水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老年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老年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诊断金标准,记录93例老年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SMI发生率,并评估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SMI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心电图监测提示心肌缺血发生例数低于动态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提示ST段阵次改变次数共453次,其中SMI ST段阵次改变占比73.07%,有症状心肌缺血改变占比26.93%,其中以6∶00~12∶00发生率最高,0∶00~6∶00最低;SMI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00~18∶00时间段比较,18∶00~6∶00 SMI患者ST段压低水平降低,压低持续时间延长,心肌缺血阈值变异性(IV)水平增大(P<0.05)。结论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SMI发生率较高,而动态心电图可实现连续性监测,是诊断SMI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方式,对及早发现SMI并对症用药,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速度解释及在塔北YK工区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宗杰 李艾红 钟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5,共7页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构造图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一套利用地震解释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速度解释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叠加速度谱的精确选取,界面平均速度的交互平差,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使解...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构造图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一套利用地震解释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速度解释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叠加速度谱的精确选取,界面平均速度的交互平差,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使解释员的地质认识和速度解释相结合,能够得出符合地质规律的平均速度,提高了深度图成图精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速度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速度 地震解释 地震勘探 构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