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野生鲍鱼菇的ITS分子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翠新 张婉洁 +1 位作者 王兵 何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2-1206,共5页
鲍鱼菇口感特殊,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但产量稀少。传统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类鉴定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采集的野生鲍鱼菇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鉴定。文章采用一对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野生鲍鱼菇子实体样本及其组织分离菌株的rDN... 鲍鱼菇口感特殊,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但产量稀少。传统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类鉴定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采集的野生鲍鱼菇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鉴定。文章采用一对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野生鲍鱼菇子实体样本及其组织分离菌株的r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通过GenBank数据库搜索和系统发育树构建来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点的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野生菇样本就是鲍鱼菇。ITS序列在鲍鱼菇不同菌株的鉴定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测序 分离 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与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翠新 张国庆 何永珍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生物学特性 黄伞 子实体多糖 食药兼用真菌 野生食用菌 多脂鳞伞 担子菌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X Ⅲ基因的侧耳属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李翠新 刘志曦 何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151-156,共6页
侧耳属真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药用真菌,对该属真菌的准确鉴定对菌种的分离纯化和提高菌株生产潜力有重要意义。其种类繁多,种群复杂,形态差异大,且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分类鉴定不易,常会引起争议。首次将COXⅢ基因用于真菌的遗传... 侧耳属真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药用真菌,对该属真菌的准确鉴定对菌种的分离纯化和提高菌株生产潜力有重要意义。其种类繁多,种群复杂,形态差异大,且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分类鉴定不易,常会引起争议。首次将COXⅢ基因用于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侧耳属菌种经PCR扩增和测序后得到13种侧耳属真菌的COXⅢ部分序列,并使用粒子群算法得到DNA序列的二维聚类图,用PHYLIP软件构建其系统演化树,探讨侧耳属真菌的系统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金顶侧耳、桃红侧耳和鲍鱼菇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侧耳属菌种的亲缘关系较远;阿魏蘑和白阿魏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糙皮侧耳、阿魏蘑、杏鲍菇关系较近。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和形态学证据,说明COXⅢ基因可以很好地对侧耳属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属 细胞色素氧化酶 COXⅢ PCR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营养不亲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强 李翠新 +1 位作者 李辉平 张金霞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1期73-84,共12页
阐述了真菌营养不亲和的研究技术、遗传基础及其应用现状,认为营养不亲和是由异核体不亲和(het)位点控制的,并对真菌营养不亲和用于鉴定菌株的准确性做了探讨。
关键词 真菌 营养不亲和 遗传基础 异合体不亲和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魏海莲 刘志曦 +2 位作者 张婉洁 何德 李翠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391-392,共2页
从紫丁香蘑(Lepista nuda)的分类地位及分布、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讨论紫丁香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紫丁香蘑 生物学特性 化学成分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脉杓兰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全健 王彩霞 +1 位作者 田敏 李翠新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SDS法、高盐低pH法、常规CTAB法、高盐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幼叶基因组DNA,并对其AFLP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DNA电泳条带清晰无污染,A260和A280比值在1.8~2.0... 通过SDS法、高盐低pH法、常规CTAB法、高盐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幼叶基因组DNA,并对其AFLP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所提取的DNA电泳条带清晰无污染,A260和A280比值在1.8~2.0,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条带均一,酶切时间以4 h为宜。最终确定50μL 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4μL,dNTP(2.5 mmol/L)3μL,Mg2(+25 mmol/L)4μL,MseⅠ(10μmol/L)和EcoRⅠ(10μmol/L)各1.5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3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脉杓兰 基因组DNA 扩增片段长度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细胞内ITS致同进化不完全及对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任翔 何德 +1 位作者 李翠新 丁浩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11-121,共11页
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系统发育及物种鉴定中的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被广泛使用。通过对3株野生香菇个体细胞总DNA的提取,nr DNA ITS序列的扩增、回收、克隆、测序,分析其ITS序列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及r RNA二级结构的影响。... 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系统发育及物种鉴定中的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被广泛使用。通过对3株野生香菇个体细胞总DNA的提取,nr DNA ITS序列的扩增、回收、克隆、测序,分析其ITS序列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及r RNA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个体细胞内ITS序列存在较高的多样性,即致同进化不完全现象。由此推论ITS序列并不适用于香菇菌株的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而在其他真菌中是否也有此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DNA ITS 香菇 致同进化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种退化的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孟小丽 李翠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3期133-134,156,共3页
从蛹虫草菌种的退化表现、早期的检测方法、菌种退化的影响因素和退化菌种的复壮等方面对蛹虫草菌种退化进行总结,以期为蛹虫草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蛹虫草 菌种退化 检测方法 影响因素 复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翠新 何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277-278,282,共3页
针对现阶段食用菌人才培养的要求,从食用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校实际教学的矛盾、实践时间及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栽培技术发展快和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等方面分析了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 针对现阶段食用菌人才培养的要求,从食用菌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校实际教学的矛盾、实践时间及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栽培技术发展快和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等方面分析了高校食用菌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和完善课程考核等食用菌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食用菌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腐食酪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红炎 刘俊杰 +7 位作者 骆昕 曲绍轩 李翠新 马林 林金盛 李辉平 蒋宁 侯立娟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26±1)℃、相对湿度(80±5)%条件下,分别用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麦粒菌种培养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测定腐食酪螨的卵孵化率、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和未成螨存活率。结果表明:腐食酪螨完成一... 在(26±1)℃、相对湿度(80±5)%条件下,分别用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麦粒菌种培养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测定腐食酪螨的卵孵化率、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和未成螨存活率。结果表明:腐食酪螨完成一代需要的历期为(10.64±0.25)~(13.66±0.36)d,在‘新科101’‘新平菇’菌种上的世代历期较长,卵孵化率较低,未成螨死亡率较高,表明‘新科101’和‘新平菇’具有较强的抵抗腐食酪螨虫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食酪螨 糙皮侧耳 发育历期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药剂对腐食酪螨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俊杰 骆昕 +6 位作者 林金盛 马林 李辉平 蒋宁 侯立娟 李翠新 曲绍轩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6期63-65,共3页
腐食酪螨是一种食用菌重要害螨,其综合防控的主要措施仍是化学防治,但该螨对常见的多种化学药剂已产生抗药性,导致该螨近年频繁暴发。选择10种新型的生物药剂进行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生产应急防控使用的高效低毒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 腐食酪螨是一种食用菌重要害螨,其综合防控的主要措施仍是化学防治,但该螨对常见的多种化学药剂已产生抗药性,导致该螨近年频繁暴发。选择10种新型的生物药剂进行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生产应急防控使用的高效低毒药剂。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方法测定10种新型生物制剂对敏感品系腐食酪螨成螨的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结果表明,10种药剂LC50在2.606 mg/L(4%米尔贝霉素可湿性粉剂)~8839.321 mg/L(95%矿物油),毒力均低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LC50=0.015 mg/L),但米贝尔霉素、蛇床子素、小檗碱等生物药剂对阿维菌素、有机磷等农药产生抗药性的腐食酪螨品系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腐食酪螨的生物药剂在田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食酪螨 生物药剂 室内毒力测定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柳浸提物对金线莲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但英 陈若 +1 位作者 何德 李翠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25-27,31,共4页
用4种不同浓度(0.020、0.025、0.050、0.100 g/L)旱柳浸提物对金线莲组培苗生根情况进行研究,以期改善金线莲组培苗不易生根的现状。结果表明,旱柳浸提物对金线莲生根呈低浓度(0.020、0.025 g/L)促进、高浓度(0.100 g/L)抑制的趋势;相... 用4种不同浓度(0.020、0.025、0.050、0.100 g/L)旱柳浸提物对金线莲组培苗生根情况进行研究,以期改善金线莲组培苗不易生根的现状。结果表明,旱柳浸提物对金线莲生根呈低浓度(0.020、0.025 g/L)促进、高浓度(0.100 g/L)抑制的趋势;相比于对照组,旱柳浸提物培养组的生根率、根长和根量均显著提高,并易对金线莲培养基表面下的茎节上分化出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旱柳浸提物 组织培养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担子菌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3
作者 刘俊杰 李辉平 +5 位作者 朱家漘 马林 徐平 李翠新 张良 曲绍轩 《食药用菌》 2023年第5期313-322,共10页
担子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其在食品、药品开发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蕴含着巨大的开发、研究价值。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极大地拓展了其在分子层面的操作空间,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其代谢途径,更高效地进行分子育种、生产特性改良... 担子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其在食品、药品开发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蕴含着巨大的开发、研究价值。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极大地拓展了其在分子层面的操作空间,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其代谢途径,更高效地进行分子育种、生产特性改良等。CRISPR/Cas系统作为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已发展多年,在大量物种上都有过尝试,日趋成熟。回顾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在担子菌中的应用与发展,并着重关注介绍前人研究中的优化改进思路,为进一步优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基因编辑 CRISPR/Cas9 Cas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