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和法”与脾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翌萌 栾雯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和法"与脾胃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医治疗"八法"之"和法"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从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两相印照,从而对"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和法"与脾胃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医治疗"八法"之"和法"的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从脾与胃的生理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两相印照,从而对"和法"在脾胃病中应用的理论依据探讨。结论 "和法"与脾胃关系密切,应用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脾胃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降浊法与脂浊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翌萌 马超 白长川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224-224,共1页
脂浊致病是白长川教授近年提出的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理论,本文从清、浊的概念出发,循序渐进,探讨了升清降浊法治疗脂浊病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升清降浊法 脂浊 中医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大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细胞色素C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 李翌萌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与湿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含量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揭示CSG不同证候的实质。方法...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与湿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活性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含量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揭示CSG不同证候的实质。方法用水杨酸钠溶液灌胃法复制大鼠单纯CSG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小承气汤泻下法及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CSG模型;用肥甘辛辣饮食法复制湿热CSG模型,5周后,检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 SDH的含量为:湿热CSG组最高,而脾虚CSG组最低。脾虚CSG组与湿热CSG组分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胞浆中Cyt-C含量造模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脾虚CSG组最高,湿热CSG组次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G不同证型大鼠胃组织SDH活性及Cyt-C含量的差异,提示同一疾病不同证型之间能量代谢状态的不同,湿热证相对于脾虚证能量代谢较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脾虚证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 慢性浅表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长川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逆转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超 李翌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