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膜应力与原位测量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美栓 李铁藩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7,共4页
综述了高温氧化领域中薄氧化膜的应力及原位测试技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氧化膜 应力测量 金属
全文增补中
Kapton抗原子氧侵蚀的Al_2O_3涂层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多树旺 李美栓 +3 位作者 张亚明 韩恩厚 童靖宇 孙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8-72,共5页
在原子氧侵蚀地面模拟设备中对 Kapton和利用反应溅射制备的 Al2 O3 涂层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 ,并采用 XPS和 SEM等分析手段对暴露前后试样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Kapton试样遭受了严重的侵蚀 ,质量损失较大 ;Al2 ... 在原子氧侵蚀地面模拟设备中对 Kapton和利用反应溅射制备的 Al2 O3 涂层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 ,并采用 XPS和 SEM等分析手段对暴露前后试样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Kapton试样遭受了严重的侵蚀 ,质量损失较大 ;Al2 O3 涂层质量变化很小 ,对基体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XPS分析结果表明 ,Kap-ton的羰基与原子氧作用时形成 CO2 ,随后 CO2 气体脱附。反应溅射的 Al2 O3 涂层是富 Al的 ,初始暴露时由于氧化反应而质量有少许增加 ,随时间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TON 原子氧侵蚀 AL2O3涂层 原子氧效应 低地轨道 地面模拟试验 防护涂层 氧化铝 聚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原子氧环境对航天器表面侵蚀效应及防护技术 被引量:21
3
作者 童靖宇 刘向鹏 +3 位作者 张超 向树红 多树旺 李美栓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年第1期1-5,共4页
文章阐述了空间原子氧环境及其对航天器表面的侵蚀机理、损伤效应、防护方法,介绍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原子氧防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过去5年里,该所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化学等方法制备了原子氧防护涂层,并对涂层... 文章阐述了空间原子氧环境及其对航天器表面的侵蚀机理、损伤效应、防护方法,介绍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原子氧防护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过去5年里,该所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溶胶-凝胶化学等方法制备了原子氧防护涂层,并对涂层样品进行了环境适应性评估试验,获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这些样品均表现出很好的抗原子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 航天器 环境模拟 环境效应试验 环境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新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光明 李美栓 钱余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32,共3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近发展动态,着重介绍了被修饰的正极材料、O3-LiCoO_2、LiFeO_2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性能。展望了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航天材料表面的作用与防护——Ⅰ原子氧与航天材料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2 位作者 屈庆 李美栓 曹楚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综述了低地球轨道环境下原子氧与航天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介绍了原子氧敏感性材料以及它们在低地球轨道环境下的降解情况。
关键词 空间材料 原子氧 航天材料 表面防护 相互作用 原子氧敏感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质点对Al_2O_3型氧化膜和膜/基体界面的原子结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信清 李美栓 李铁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5,共3页
采用SIMS测定Al,Ni等二次离子的束流强度与阻止电压曲线新技术,研究了CeO_2对1100℃恒温氧化条件下形成的Al_2O_3型氧化膜和膜/基体界面处的原子结合能的影响,并结合添加CeO_2增加了原子间结合能的实验结... 采用SIMS测定Al,Ni等二次离子的束流强度与阻止电压曲线新技术,研究了CeO_2对1100℃恒温氧化条件下形成的Al_2O_3型氧化膜和膜/基体界面处的原子结合能的影响,并结合添加CeO_2增加了原子间结合能的实验结果,分析了CeO_2影响Al_2O_3氧化膜生长动力学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2 AL2O3 氧化膜 原子结合能 腐蚀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航天材料表面的作用与防护——Ⅱ.原子氧敏感材料的防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蕾 严川伟 +2 位作者 屈庆 李美栓 曹楚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8,11,共3页
综述了原子氧敏感的各种航天材料的防护途径与机理,对空间材料表面改性、空间薄膜以及涂层技术的应用及防护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空间材料 原子氧 航天材料 原子氧敏感性材料 相互作用 防护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C、ZrC-TaC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的超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敬军 李美栓 +2 位作者 高增华 房学良 张中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利用自建的可控气氛感应加热超高温氧化装置研究了ZrC、ZrC-TaC颗粒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在1 900和2 100℃下空气及0.2×105Pa的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石墨以及颗粒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径向线度随氧化时间直线减小,在1 900和... 利用自建的可控气氛感应加热超高温氧化装置研究了ZrC、ZrC-TaC颗粒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在1 900和2 100℃下空气及0.2×105Pa的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石墨以及颗粒增强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径向线度随氧化时间直线减小,在1 900和2 100℃下的氧化烧蚀速率:石墨为3.4和4.3 mm/s,C-ZrC为1.9和2.4 mm/s,C-ZrC-TaC为1.4和2.0 mm/s。添加增强相后使得石墨在1 900和2 100℃的空气中氧化540 s后烧蚀速率分别降低了60%和54%。在2 100℃下,C-ZrC在0.2?05Pa O2中的氧化速率是其在空气中的2倍多。综合考虑材料的氧化动力学规律以及氧化温度、气氛的总压及氧分压的影响,提出了超高温氧化边界层扩散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氧化 石墨基复合材料 感应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型传感器原子氧密度及环境效应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童靖宇 李涛 +2 位作者 孙刚 李美栓 蔡震波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4年第1期5-12,共8页
文章阐述了开展电阻型原子氧密度与环境效应飞行探测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调研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文章对各种试验方案进行了比较和选择,并对所选择方案的关键技术做了计算分析和可行性试验验证,时实现途径进行了充分论证.
关键词 原子氧 电阻型传感器 飞行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
10
作者 辛丽 李铁藩 +1 位作者 王福会 李美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302-305,共4页
本文提出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构思,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基体铝合金.
关键词 NI-AL 三维网络(骨架) 复合材料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高温排烟管腐蚀机理分析及高温腐蚀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虹斌 李美栓 韩忠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舰船排烟管材料大多为 2 0钢 ,2 0Mn、16Mn钢 ,15CrMo钢 ,奥氏体合金钢等 ,海水对高温排烟管腐蚀严重。对舰船高温排烟管腐蚀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
关键词 高温排烟管 腐蚀机理 研究 高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中性原子氧束流的发生与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嘉年 何砚发 +1 位作者 周龙江 李美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8-232,共5页
采用微波同轴耦合氧气放电产生高密度氧等离子体 ,经磁场约束后与一施加负偏压的金属板碰撞复合并反射 ,得到通量在 1 0 1 3~ 1 0 1 6 atoms·cm- 2·s- 1范围可控、动能约为 6~ 1 0 e V的中性氧原子束流。用双探针技术对生... 采用微波同轴耦合氧气放电产生高密度氧等离子体 ,经磁场约束后与一施加负偏压的金属板碰撞复合并反射 ,得到通量在 1 0 1 3~ 1 0 1 6 atoms·cm- 2·s- 1范围可控、动能约为 6~ 1 0 e V的中性氧原子束流。用双探针技术对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束流 高通量 氧等离子体 复合 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