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醇磷脂代谢异常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毛细血管周细胞消失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维业 唐蕾 +3 位作者 周琦 秦梅 叶晓丹 胡天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95-401,共7页
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模拟糖尿病条件)培养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由于调控细胞增殖的第二信使——肌醇磷脂代谢产物减少,使周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在高葡萄糖条件下,周细胞内肌醇水平下降、山梨醇通路被激活;外加肌醇或阻断山梨醇通路则... 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模拟糖尿病条件)培养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由于调控细胞增殖的第二信使——肌醇磷脂代谢产物减少,使周细胞增殖活力降低。在高葡萄糖条件下,周细胞内肌醇水平下降、山梨醇通路被激活;外加肌醇或阻断山梨醇通路则可使异常的肌醇磷脂代谢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周细胞增殖活力亦随之回升。提示外加肌醇和阻断山梨醇通路是防止糖尿病周细胞衰亡的有效体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肌醇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被引量:7
2
作者 庞国祥 王造文 +4 位作者 郑蔚 王蔚荃 孙玉敏 金玉梅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为防止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近视度数回退,术后局部滴强地松龙6个月。经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28只术眼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2.933kPa)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9.89%和... 为防止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近视度数回退,术后局部滴强地松龙6个月。经对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和青光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28只术眼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2.933kPa)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发生率分别为9.89%和15.05%,3月高眼压的发生率高于1月高眼压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患者激素升压反应比女性患者明显,1个月时分别为16.64%和5.54%;3个月时分别为18.05%和13.12%;高眼压的发生与原屈光状态(≤-2.90D和≥-3.00D)无关。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5例(0.30%)。同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性光学角膜切削术 皮质类固醇 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艾立坤 李维业 +2 位作者 焦永红 刘玉华 贺极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 通过寻找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特点,探索其像差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可能性,分析异常像差在近视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家族性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正视眼共155例进行像差检查,比较各组间像差的差别。结果 家族性高度近视组与单... 目的 通过寻找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特点,探索其像差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可能性,分析异常像差在近视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家族性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正视眼共155例进行像差检查,比较各组间像差的差别。结果 家族性高度近视组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在屈光度相似的条件下,前者的整体像差明显高于后者;在各阶和各项像差的比较中,家族性高度近视表现为高阶像差(第6、7阶)和第5项像差的明显增高。而在单纯性近视组低、中、高度近视的像差比较中,去除第2阶散光像差后各组整体像差无显著差异。 结论 先天性高像差可能是家族性高度近视发生的原因之一。换言之,先天性高像差也许是家族性高度近视发生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近视 波前像差 形觉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基因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莹 李维业 +2 位作者 庞国祥 王忠海 叶阿里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动态检测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SPA RC)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 ,为探讨 SPA RC基因在角膜创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 ,并设角膜物理损伤组为对照组 ,在不同时间段提取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RN A。用基... 目的 动态检测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SPA RC)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 ,为探讨 SPA RC基因在角膜创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 ,并设角膜物理损伤组为对照组 ,在不同时间段提取各组角膜上皮细胞总RN A。用基因引物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 PCR )扩增 ,半定量 SPA RC m RN A的表达水平。然后对 PCR扩增结果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在取角膜上皮之前 ,对受试动物进行裂隙灯检查 ,以判断角膜碱烧伤程度与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 (1)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可见 SPA RC基因的低表达 ;(2 ) SPA RC在角膜碱烧伤及物理损伤后均见较高水平表达 ,且与正常细胞表达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 5) ;角膜创伤越严重 ,基因表达水平越高 ;(3 )所检测基因表达结果与显微镜观察角膜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等损伤结果呈同步趋势。结论  SPARC在角膜碱烧伤和创伤过程中具有高水平表达。是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创伤 碱烧伤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酸性富含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一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梅 庞国祥 +3 位作者 王忠海 毛进 焦美玉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0-472,共3页
关键词 棘阿米巴 角膜炎 角膜接触镜 认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眼部疱疹病毒感染
6
作者 秦梅 段淑敏 +4 位作者 张文华 李岩 叶阿里 武宇影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疱疹病毒(herpresvirus,HV)引起的眼部感染逐渐增多[1,2]。与眼病有关的HV主要包括6种:单纯HV1型和2型(HSV-1,HSV-2)、巨细胞病毒(CMV...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疱疹病毒(herpresvirus,HV)引起的眼部感染逐渐增多[1,2]。与眼病有关的HV主要包括6种:单纯HV1型和2型(HSV-1,HSV-2)、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水痘-带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感染 眼部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眼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结构
7
作者 刘熙朴 张承芬 +1 位作者 费佩芬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脉络膜毛细血管具有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毛细血管的特殊结构,其来自于脉络膜中层血管,位于Bruch膜外,相互间的交通支丰富,形成呈小叶状分布的单层毛细血管网。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系统是视网膜的两个血供来源。视网膜血管系统供... 脉络膜毛细血管具有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毛细血管的特殊结构,其来自于脉络膜中层血管,位于Bruch膜外,相互间的交通支丰富,形成呈小叶状分布的单层毛细血管网。脉络膜毛细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系统是视网膜的两个血供来源。视网膜血管系统供养神经视网膜外网织层内的各层;而视网膜外层,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视杆、视锥细胞则由脉络膜毛细血管网供养,脉络膜毛细血管的阻塞将导致RPE和外层神经视网膜缺血性改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血供关系外,RPE还可能产生活性物质影响脉络膜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两者关系的失调,在许多致盲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毛细血管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后囊情况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8
作者 郑蔚 董方田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利用经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方法治疗15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无后囊膜患者。术后随诊视力、眼压、前节、晶体位置、眼底情况。随诊时间2周~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获提高,其中20%达0.6~1.0,40%达0.2~0.... 利用经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方法治疗15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无后囊膜患者。术后随诊视力、眼压、前节、晶体位置、眼底情况。随诊时间2周~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获提高,其中20%达0.6~1.0,40%达0.2~0.5。主要并发症为晶体扭位。提示,此方法为无后囊患者提供了完全、有效的人工晶体再植入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沟缝线固定 人工晶体 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冻后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释放促RPE增殖的可溶性物质 被引量:2
9
作者 秦梅 刘熙朴 +2 位作者 周琦 陶峦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2-465,共4页
本文以^3H-胸苷掺入量作为细胞增殖指标,证实了被胝浊冷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释放促进RPE3细胞自身增殖的可溶性物质,其分子量大于10 000。这一结果对探讨眼科冷冻治疗中涉及RPE的治疗效应和并发症提... 本文以^3H-胸苷掺入量作为细胞增殖指标,证实了被胝浊冷冻的牛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释放促进RPE3细胞自身增殖的可溶性物质,其分子量大于10 000。这一结果对探讨眼科冷冻治疗中涉及RPE的治疗效应和并发症提供了某睦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视网膜色素上皮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切削术后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巾眉 庞国祥 +4 位作者 叶阿里 孙玉敏 金玉梅 秦梅 李维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及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作用。对比 10 g· L- 1 强地松龙和 1g· L- 1 双氯芬酸钠对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semi-...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表达及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作用。对比 10 g· L- 1 强地松龙和 1g· L- 1 双氯芬酸钠对 TNF- 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反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T- PCR)的方法探测 PRK后兔角膜细胞活性因子不同时间 m RNA表达的变化 ,并在相应时间点观察细胞学改变。结果  TNF-α在 PRK后 m RNA表达随时间变化 ,表达水平有改变 ,高峰出现在术后 2 4h。10 g· L- 1强地松龙完全抑制 TNF- α的表达 ,双氯芬酸钠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高能量短暂作用的紫外光照射下角膜组织选择性地表达 TNF-α,提示这一细胞因子在PRK后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并证实 10 g· L- 1强地松龙能在转录水平抑制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切削术 肿瘤坏死因子A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探讨——氧化负荷效应降低虹膜一睫状体中血管活性肠肽和前列腺素
11
作者 叶晓丹 李维业 胡铮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离体的虹膜睫状体与过氧化氢或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共同孵育建立了研究氧化负荷效应对虹膜-睫状体功能影响的实验病理模型。由于血管活性肠肽和前列腺素均对眼压有调控作用,因此用放射免疫的方法监测这些神经介质在实验病理模型中的水... 离体的虹膜睫状体与过氧化氢或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共同孵育建立了研究氧化负荷效应对虹膜-睫状体功能影响的实验病理模型。由于血管活性肠肽和前列腺素均对眼压有调控作用,因此用放射免疫的方法监测这些神经介质在实验病理模型中的水平。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在该实验条件下显著降低,而前列腺素水平的下降是遵循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I_2和血栓素的次序,氧化负荷效应抑制这些神经介质的事实,提示氧化负荷在眼压调控机制中起不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氧化负荷效应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眼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蔚 王蔚荃 +5 位作者 孙玉敏 金玉梅 庞国祥 王造文 胡天圣 李维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4,共5页
对103例经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的低于—6D近视患者随访6个月。患者按近视程度分组,通过对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情况及角膜曲率等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手术对低于—6D近视是一种安全、效果稳定、预测性... 对103例经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的低于—6D近视患者随访6个月。患者按近视程度分组,通过对术前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情况及角膜曲率等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手术对低于—6D近视是一种安全、效果稳定、预测性高的角膜屈光性手术。在术后6个月时88.35%的患者裸眼视力≥1.0,94.17%的患者实际矫正度数与预测矫正度数差≤±1.00D。仅少数病例出现上皮下雾状混浊和短暂的激素性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 光学角膜切削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虎耳草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媛 刘安平 +10 位作者 刘学良 李维业 刘海青 石春兰 问静 王永晶 牛贵姗 王开祥 韩达斌 杨增亮 祁彦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3-887,共5页
目的建立山地虎耳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地虎耳草中金丝桃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地虎耳草中金丝桃苷和当药醇苷含量。结果金丝桃苷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可行性良好,12批样品... 目的建立山地虎耳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山地虎耳草中金丝桃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地虎耳草中金丝桃苷和当药醇苷含量。结果金丝桃苷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可行性良好,12批样品均显示有金丝桃苷的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丝桃苷和当药醇苷2种成分分别在0.1246~1.4946μg(r=0.9999)、0.0453~0.5436μg(r=0.9999)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文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山地虎耳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虎耳草 金丝桃苷 当药醇苷 薄层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通讯与前列腺素合成——角膜内皮细胞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合成前列环素和血栓素
14
作者 周琦 庞国祥 李维业 《眼科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具有合成前列环素(PGI_2)的能力,而不能合成血栓素(TXA_2)。与此相反,血小板本身能够合成TXA_2却几乎不能合成PGI_2。当二者共同培养时,前者可利用后者的前列腺素前体选择性地增加了PGI_2的合成,而后者却不能... 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具有合成前列环素(PGI_2)的能力,而不能合成血栓素(TXA_2)。与此相反,血小板本身能够合成TXA_2却几乎不能合成PGI_2。当二者共同培养时,前者可利用后者的前列腺素前体选择性地增加了PGI_2的合成,而后者却不能利用前者的前列腺素前体。这些发现动摇了角膜内皮细胞只是被动地参与眼前节炎性反应的一般概念,表明角膜内皮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经过细胞间“通讯”调节PGI_2和TXA_2的平衡,主动地参与眼前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七味兔耳草散的质量控制
15
作者 刘安平 卜晨琛 +5 位作者 马洁琼 苏媛 李维业 马秀玲 任东海 杨增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完善藏药七味兔耳草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定性特征鉴别朱砂、姜黄、红花、手参;建立短穗兔耳草、诃子、红花、熊胆粉、姜黄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新建立的显微... 目的完善藏药七味兔耳草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定性特征鉴别朱砂、姜黄、红花、手参;建立短穗兔耳草、诃子、红花、熊胆粉、姜黄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新建立的显微鉴别与TLC鉴别特征明显,可行性良好;没食子酸在0.002023~0.02023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木犀草素在0.197~1.97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结论该文建立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控制七味兔耳草散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兔耳草散 诃子 短穗兔耳草 熊胆粉 朱砂 姜黄 红花 手参 没食子酸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