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散斑引起的象强度中心漂移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继陶 苏显渝 +1 位作者 李杰林 李万松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39,共8页
在传感技术的许多应用中,经常需要用探测器在象面上接收一个成象斑点,以便从中提取空间深度和位置信息。由于激光的高亮度和极好的方向性,使之成为非常理想的投影光源。但是由于激光散斑噪声的存在,使得象斑强度中心与象斑几何中心... 在传感技术的许多应用中,经常需要用探测器在象面上接收一个成象斑点,以便从中提取空间深度和位置信息。由于激光的高亮度和极好的方向性,使之成为非常理想的投影光源。但是由于激光散斑噪声的存在,使得象斑强度中心与象斑几何中心不再重合,导致对物体空间深度和位置的估计错误。本文从散斑统计光学理论出发,针对四种不同的光瞳函数,提出在相干照明条件下象斑强度中心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散斑 统计光学 象面散斑 位置位量 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三角法距离传感: 散斑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继陶 苏显渝 向立群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9-72,共4页
描述了一个激光三角法距离传感系统,并用于鞋楦三维测量。讨论了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测量误差,指出其深度分辨率主要由散斑决定,实验表明。
关键词 三维传感 散斑 激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斑引起象强度中心漂移的计算机模拟
3
作者 李继陶 向立群 +1 位作者 羡涛 苏显渝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7,28,共6页
激光散斑引起象强度中心的漂移,对测量引入了一个基本不确定度。本文对这个基本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所得模拟曲线与R.G.Dorsch,G.Hausl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此外,还对基本不确定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 激光散斑引起象强度中心的漂移,对测量引入了一个基本不确定度。本文对这个基本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所得模拟曲线与R.G.Dorsch,G.Hausl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此外,还对基本不确定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基本不确定度与成象系统点扩散函数内所包含的相关单元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形测量 三维测量 激光散斑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光学讲座(一)——解析信号及希尔伯特变换
4
作者 李继陶 朱自强 《四川激光》 1983年第4期230-235,243,共7页
一、前言 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光源或是人造光源,就其发光机制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量的原子或分子依靠加热、放电、化学反应或其它手段被激发到高能态,然后各自独立地、随机地跃迁到低能态,在这过程中自发辐射发光... 一、前言 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光源或是人造光源,就其发光机制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量的原子或分子依靠加热、放电、化学反应或其它手段被激发到高能态,然后各自独立地、随机地跃迁到低能态,在这过程中自发辐射发光,这类光源统称为热光源;另一类是激光器,在激光谐振腔中的原子或分子通过受激辐射发光,即称谓激光。尽管激光源和热光源的发光机制极不相同,但它们的光场在振幅、位相和频率方面都共同存在着随机涨落这一特性。即使是最好的激光器,也不可避免自发辐射所引起的光场的随机起伏,以及由于谐振腔的振动和其它因素干扰所引起的激光辐射场的涨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尔伯特变换 解析信号 统计光学 激光谐振腔 讲座 人造光源 发光机制 辐射发光 激光器 现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图象频谱的模糊聚类分析
5
作者 陈祯培 李继陶 +1 位作者 朱自强 钟永碧 《激光杂志》 CAS 1984年第3期142-147,共6页
本文提出了对遥感图象的频谱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航空图片中的几种森林信息的频谱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并给出了分类结果。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合,从而展示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遥感图象 频谱 激光 航空图片 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