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的探索——来自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继樊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100,共5页
加快内地开放,是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内陆地区加快开放发展与面临的困局,指出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是内陆地区在未来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和科学发展新要求背景下实现开放型经... 加快内地开放,是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内陆地区加快开放发展与面临的困局,指出加强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是内陆地区在未来严峻国际经济环境和科学发展新要求背景下实现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文章通过分析重庆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做法及经验启示,提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及九个方面深化制度改革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体系,以制度创新促进内陆开放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内陆开放 开放模式 开放型经济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的软实力及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继樊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科技软实力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力、科技创新制度的保障力、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科技人才的创新力、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科技创新社会氛围的活力,6个方面共41个指标。我国应重视提升科技软实... 科技软实力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文化的影响力、科技创新制度的保障力、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科技人才的创新力、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科技创新社会氛围的活力,6个方面共41个指标。我国应重视提升科技软实力的研究,应加快推进提升科技软实力的资金投入、法规制度、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和创新文化等支持系统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科技软实力 科技创新文化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就业形势的变化与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继樊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依据重庆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要求和当前就业的形势特征,运用就业弹性系数与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重庆市未来就业变化趋势进行了推测,并就缓解未来就业矛盾,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提出了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应实施... 本文依据重庆市“十一五”期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要求和当前就业的形势特征,运用就业弹性系数与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重庆市未来就业变化趋势进行了推测,并就缓解未来就业矛盾,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提出了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应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就业 城镇化 非正规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未来就业变化的趋势——兼论重庆“十一五”期间扩大就业及对策
4
作者 李继樊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就业弹性系数等指标对重庆市未来5年就业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就缓解未来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就业岗位,提出了重庆市加快经济发展,应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建议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重庆市 就业 变化趋势 积极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产业发展与市场链接
5
作者 李继樊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4-46,共3页
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其自身的生产属性有关,还和教育与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市场经济体制有关,因此走“教育产业”或“教育产业化”的路子都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选择“产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二元结构的模式,确立“教育... 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其自身的生产属性有关,还和教育与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市场经济体制有关,因此走“教育产业”或“教育产业化”的路子都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应选择“产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二元结构的模式,确立“教育的产业发展”命题才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教育的产业发展与市场链接的关键,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产业发展 事业发展 市场链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产业发展定位与政策取向
6
作者 李继樊 罗仕聪 《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教育的产业发展不仅与其自身的生产属性有关 ,还和教育与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关 ,因此 ,走“教育产业”或“教育产业化”的路子都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选择“产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二元结构的模式 ,确立... 教育的产业发展不仅与其自身的生产属性有关 ,还和教育与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关 ,因此 ,走“教育产业”或“教育产业化”的路子都不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选择“产业发展”和“事业发展”二元结构的模式 ,确立“教育的产业发展”模式才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教育的产业发展政策取向应是逐步开放教育市场 ,建立起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 ,公办、民办、私办等多种形式并存、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产业 中国 发展定位 政策取向 教育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