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1
作者 孙勃 袁伟 +4 位作者 王淑敏 孙雨 李继宏 郭懿萱 薛辉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2,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位于延长组7段烃源岩展布范围的北缘。该地区原油分布层位多,油气供给充足,但是烃源岩厚度总体较薄,烃源岩特征不明确,供烃条件不清楚。研究区的原油是否由本地烃源岩供烃这一问题制约了该区的进一步勘探。为解决... 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位于延长组7段烃源岩展布范围的北缘。该地区原油分布层位多,油气供给充足,但是烃源岩厚度总体较薄,烃源岩特征不明确,供烃条件不清楚。研究区的原油是否由本地烃源岩供烃这一问题制约了该区的进一步勘探。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对区内的原油、长7段烃源岩进行了地化分析测试,同时收集了盆地沉积中心(区外)的长7段烃源岩数据,对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特征及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发育,主要为好—最好烃源岩级别,主要类型为Ⅱ_(1),Ⅱ_(2)型,有机质主要为混合来源;长7段烃源岩主要处于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研究区的原油来源于区外、区内长7段烃源岩的混合贡献,且以区外供烃为主。研究成果对郝滩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原油 油源对比 延长组 郝滩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_(3)页岩油地质认识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1
2
作者 侯雨庭 杨兆钰 +4 位作者 张忠义 程党性 李继宏 刘江艳 张岩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8,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在长71-2亚段夹层型页岩油发现规模储量,取得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重大突破,然而在长7_(3)亚段新类型页岩油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方面薄弱。通过扫描电镜、二维核磁共振、全视域荧光薄片及红外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在长71-2亚段夹层型页岩油发现规模储量,取得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重大突破,然而在长7_(3)亚段新类型页岩油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方面薄弱。通过扫描电镜、二维核磁共振、全视域荧光薄片及红外光谱分析,应用物探、测井等识别与评价技术,从地质认识、富集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认为:(1)纹层型页岩油由富长英质纹层、富有机质纹层、富凝灰质纹层、富黏土质纹层组成,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孔隙度介于2%~10%,含油饱和度介于68%~88%;(2)泥纹型页岩油由含黏土质长英质粉砂岩、黏土长英质泥岩、长英黏土质页岩组成,孔隙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层理缝为主,孔隙度介于2%~6%,含油饱和度介于65%~75%;(3)长7_(3)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生成的原油滞留成藏,并在富长英质粉砂岩中微运移成藏,形成了烃类滞留—微运移富集模式。研究表明,长7_(3)亚段纹层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5000km^(2),泥纹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1600km^(2),预测达亿吨级储量规模,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_(3)亚段 微运聚 纹层型页岩油 泥纹型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地层水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继宏 李荣西 +1 位作者 韩天佑 马海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特征,对马家滩地区现今地层水及流体包裹体所指示的古地层水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地层水与油气藏圈闭演化的特征关系。研究表明,现今地层水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及与其东...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特征,对马家滩地区现今地层水及流体包裹体所指示的古地层水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地层水与油气藏圈闭演化的特征关系。研究表明,现今地层水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及与其东邻的天环坳陷地区呈东西分带的特征;流体包裹体指示的古地层水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和其东邻的天环坳陷的古地层水性质具有相似性,对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在古地质历史时期,其油气聚集成藏处于封闭的地质环境中,在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导致早期油气藏破坏,地表水渗入与油气发生了强烈的淋滤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马家滩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地层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继宏 惠潇 +2 位作者 程党性 赵彦德 张雪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5-49,5-6,共5页
依托地层水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等技术,对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地层水分布规律与油藏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地层水属常规油田水,水型主要为CaCl2型,矿化度在平面上呈现两边低中间高、南北向带状分布的特点;... 依托地层水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等技术,对姬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地层水分布规律与油藏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地层水属常规油田水,水型主要为CaCl2型,矿化度在平面上呈现两边低中间高、南北向带状分布的特点;钠氯系数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该格局分布主要受盆地西缘冲断带及天环坳陷构造背景控制。同时根据油气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沉积水具有混合流体的特点,说明姬塬地区油气流体运移时有地表水渗入,早期油藏封闭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油藏 油气包裹体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法在广州地铁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继宏 《隧道建设》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冷冻法久已成为成熟工法,但在广州地铁大面积基坑施工中首次应用,存在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地方。通过冷冻法在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的应用,从施工工艺和效果进行分析,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 冷冻法 地铁 基坑施工 施工方法 地下铁道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继宏 时孜伟 +2 位作者 赵超 徐智 刘广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30-33,共4页
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分析化验等测试结果,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期整体处于水上沼泽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受西北和东北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以西北物源为主。岩石学研究表明,长9油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 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分析化验等测试结果,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期整体处于水上沼泽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受西北和东北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以西北物源为主。岩石学研究表明,长9油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受沉积影响,长9沉积砂体在纵向上结构表现为无粒序变化均一型和复合粒序型两种特征,分流河道微相为主要储集体,易于石油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相 砂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及其在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继宏 《现代情报》 2004年第7期84-86,共3页
数据挖掘是当前数据库和信息决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涵义和处理过程 ,然后分析了数据挖掘的功能和主要方法与技术 。
关键词 期刊管理 数据挖掘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我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继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40-42,共3页
自我教育是建立在生物基础之上的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激励、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发展自... 自我教育是建立在生物基础之上的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激励、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从积极意义上说,自我教育就是个体社会化过程。因为一方面,自我教育与个体社会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无论就自我教育的心理实践活动还是就自我教育的内容来看,自我教育都与个体社会化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教育 个体社会化 人的发展 自我设计 自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五个对接”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继宏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8-460,共3页
在分析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为指引,提出了构建高职报关与国... 在分析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个对接"为指引,提出了构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工学结合的能力提升型课程体系并指出构建和实施这一课程体系的几个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课程体系 “五个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的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继宏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4-46,共3页
积极的情感对教学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要注重情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中应保持师生良好的心境,充分发挥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激励他们自我完善;追... 积极的情感对教学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要注重情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中应保持师生良好的心境,充分发挥能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唤起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激励他们自我完善;追求教学的真善美,使学生具有热爱真善美的情感,形成真善美的理想人格;还要赋予教学以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有效教学 心理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继宏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8-470,共3页
分析了广西发展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广西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国际物... 分析了广西发展面向东盟的国际物流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以及广西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现状。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面向东盟的广西高职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东盟 国际物流 人才培养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宏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10-111,共2页
教师职业价值观通过教师职业信念,激励教师专业发展,所蕴含的职业情感,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价值观影响教师的幸福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
关键词 教师 职业价值观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南洋理工学院经验促进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继宏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6-288,共3页
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双轨制"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项目教学模式"、教学工厂"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并以此为借鉴,就促进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NYP 经验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学──讲授──讨论”教学法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继宏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教学方法 高师 函授教育 指导教学 讲授 教师 中小学 课堂讨论 专题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新进展、前景展望和对策措施 被引量:86
15
作者 付金华 范立勇 +3 位作者 刘新社 胡新友 李继宏 季海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8-430,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一直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油气田。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勘探对象转向致密、深层及盆地周边等成藏条件复杂区,寻找新的整装规模储量难度不断增大。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在致密砂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一直是中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发现了一批重要的油气田。随着勘探程度提高,勘探对象转向致密、深层及盆地周边等成藏条件复杂区,寻找新的整装规模储量难度不断增大。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在致密砂岩气和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等领域取得的新认识和新进展,分析了盆地不同类型气藏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控制因素,结合油气资源分布状况和新发现气藏基本特征,科学地提出了油田公司“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并指出了碳酸盐岩天然气、致密砂岩气以及除致密砂岩气以外的非常规天然气未来的勘探接替领域。同时针对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系统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对策。通过强化地质研究、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大技术攻关.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进程,以实现天然气的规模有效勘探开发,为其他类似盆地勘探和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气 气藏特征 勘探方向 勘探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8储集层致密与成藏耦合关系——来自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36
16
作者 付金华 邓秀芹 +4 位作者 王琪 李继宏 邱军利 郝乐伟 赵彦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7,共10页
采用物理压碎、酸液处理与分步抽提相结合的方法,对储集层样品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进行分离;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分析,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各类烃之间的关系及充注期次。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三... 采用物理压碎、酸液处理与分步抽提相结合的方法,对储集层样品中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进行分离;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分析,并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各类烃之间的关系及充注期次。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含油砂岩中存在4种不同赋存状态的烃类,即游离烃、封闭烃、碳酸盐胶结物包裹体烃以及长石与石英包裹体烃。其中,游离烃的含量在抽提物中占绝对优势,平均为93.4%。包裹体烃荧光光谱λ_(max)、QF_(535)和Q——(650/500)等参数对比分析表明,长石、石英、碳酸盐胶结物包裹体烃成熟度依次增大,其中长石和石英中包裹体烃的荧光光谱各项参数数值相近,而与碳酸盐包裹体烃差异较大。C_(29)ββ/(αα+ββ)与C_(29)20S/(20S+20R)值和甲基菲比值对比分析表明,长石与石英包裹体烃、碳酸盐胶结物包裹体烃、封闭烃、游离烃的热演化程度呈现依次增高的趋势,且游离烃与封闭烃的热演化程度相近。成岩序列、热演化程度分析等综合研究认为长8油藏是一个连续成藏过程,该过程包括3期主要充注,其中晚期充注代表了主成藏期,储集层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延长组 烃类赋存状态 充注期次 主成藏期 致密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定量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士祥 施泽进 +4 位作者 刘显阳 杨时雨 邓秀芹 刘广林 李继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垩世末以来的压力降低直至现今的异常低压阶段。早白垩世末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反弹、地层温度降低和溶蚀增孔作用共同造成的压力降低幅度达20-25MPa,降低比例达54%-77%,这3者的共同作用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降低是影响压力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上述3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最终形成了现今地层压力为10~18MPa的异常低压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溶蚀增孔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形成富集机理 被引量:61
18
作者 李士祥 牛小兵 +4 位作者 柳广弟 李继宏 孙明亮 游富粮 何昊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9-729,共11页
页岩油是亟待开发利用的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富集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长7段沉积了平均残余有机碳丰度达7.4%的特高丰度富有机质泥页岩,该套... 页岩油是亟待开发利用的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岩石地球化学和烃源岩地球化学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形成的基本条件和富集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长7段沉积了平均残余有机碳丰度达7.4%的特高丰度富有机质泥页岩,该套泥页岩中发育丰富的微纳米孔隙,为页岩油的富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长7段页岩油富集的主要机制包括:①高有机物生产力和强还原水体令长7段沉积期的超富营养化湖盆中的有机质得以有效保存,形成高有机质丰度的泥页岩,为页岩油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②长7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生油能力强、转化效率高、排油强度大,为页岩油的规模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③有机质吸附与孔隙容留双机制的页岩油赋存方式,为页岩油的富集提供了多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富集机理 页岩油 延长组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_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马海勇 周立发 +3 位作者 张小刚 韩天佑 李继宏 刘广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和储层综合评价方法对姬塬地区长8砂岩成岩作用及有利成岩相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8砂岩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造成砂岩中原生孔隙丧失;受酸性成岩环境影响,长石类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产生的溶蚀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孔隙的连通性和渗透性,成岩早期形成的绿泥石粘土膜保留了大量原生粒间孔,保持了较好的储层物性。结合成岩作用和沉积特征,研究区可划分出4种主要成岩相带。长石溶蚀成岩相和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是最为有利的成岩相带,分布在刘卯塬—堡子湾一带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区,以及小涧子一带三角洲分流河道交汇处的砂体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长8储层 三叠系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热演化指标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鑫 尚鸿群 +3 位作者 李继宏 柴先平 丁磊 李婧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9-384,共6页
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指标研究在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搜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多种有机质热演化指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了不同指标的优缺点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在评... 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指标研究在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搜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多种有机质热演化指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了不同指标的优缺点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在评价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时应注意运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和建立多种热演化指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才能更准确地确定烃源岩热演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指标 镜质体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