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法和湿法对咖啡加工初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功能预测分析
1
作者 方红丽 杨跃梅 +3 位作者 廖海鹰 李紫伊 郭磊 韩龙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9,共8页
为了揭示干法和湿法加工对咖啡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点,采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干法和湿法加工初期不同阶段咖啡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全部样品中共获得1313个细菌和1366个真菌分类操作单元。干法加工... 为了揭示干法和湿法加工对咖啡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点,采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干法和湿法加工初期不同阶段咖啡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全部样品中共获得1313个细菌和1366个真菌分类操作单元。干法加工中的优势细菌为泛菌属(Pantoea),优势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和枝孢属(Cladosporium);湿法加工中的优势细菌为泛菌属(Pantoea)和葡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优势真菌为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研究表明,干法加工的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高于湿法加工;湿法加工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样品间群落差异大于干法加工;两种加工方法的样品细菌功能相似,但真菌功能差异较大。该研究为探索干法和湿法加工的咖啡所呈现不同风味特征的微生物学机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干法加工 湿法加工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芒合小粒咖啡干法加工初期微生物群落及理化指标变化特征
2
作者 杨跃梅 方红丽 +4 位作者 李紫伊 张枝润 吴燕 郭磊 韩龙 《山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94-103,共10页
为揭示保山芒合产小粒咖啡干法加工初期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鲜咖啡果为材料,按当地干法加工工艺进行日晒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日晒时长咖啡果中细菌与真菌多样性,并测定其水分、有机酸和糖含量等... 为揭示保山芒合产小粒咖啡干法加工初期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鲜咖啡果为材料,按当地干法加工工艺进行日晒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日晒时长咖啡果中细菌与真菌多样性,并测定其水分、有机酸和糖含量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甲基杆菌-红色甲基菌属、泛菌属和金色单胞菌属是咖啡果中的优势细菌属,枝孢属、横断孢属、维希尼克氏酵母属和蝶孢耳属为优势真菌属。日晒至第6天,与鲜果相比,咖啡豆中草酸、柠檬酸、琥珀酸、奎宁酸、乙酸含量下降,而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丁酸、果糖、葡萄糖含量则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中,科萨克氏菌属与苹果酸,微杆菌属与柠檬酸、琥珀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微杆菌属与奎宁酸,嗜酸菌属与草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真菌中,蝶孢耳属与草酸,枝顶孢属与苹果酸,青霉属与柠檬酸、琥珀酸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青霉属与奎宁酸,断孢属与草酸,暗球腔菌属与乳酸呈极显著负相关。总之,干法加工初期咖啡果中细菌与真菌群落及理化指标均随日晒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其中日晒第3天是微生物群落开始显著变化的关键时间点,且绝大多数时间咖啡豆与果皮中化合物含量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干法加工 微生物群落结构 理化指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