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林下大球盖菇种植的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菌渣返林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
1
作者 刘欣语 李粮成 +2 位作者 单宏英 陈招荣 梁红春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2-28,共7页
为开发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将园林植物修剪下的枝条粗粉碎后作为大球盖菇林下种植的主要辅料,设置原土土样(对照,YT)、种植过大球盖菇的林业废弃物返林土样(GW)和林业废弃物直接返林土样(FT),分析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的... 为开发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将园林植物修剪下的枝条粗粉碎后作为大球盖菇林下种植的主要辅料,设置原土土样(对照,YT)、种植过大球盖菇的林业废弃物返林土样(GW)和林业废弃物直接返林土样(FT),分析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土壤的化学性质、主要酶活性和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YT样品相比,GW和FT样品中pH值和全盐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122%和86%,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了24.5%和15.4%,土壤铵态氮分别提高了21.1%和15.4%;蔗糖酶、蛋白酶、脲酶等土壤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GW和FT样品的纤维素酶活性提升最为显著,较原土分别提高了54.4%和40.9%。同时,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按物种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的土样顺序依次为GW>FT>YT。其中,GW样品中各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最高的为细菌,放线菌次之,最低的为真菌类。综上,林业废弃物用于大球盖菇种植返林后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均有优化,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说明林业废弃物用于大球盖菇林下种植并就地返林后对土壤改良有积极作用,该结果为基于林下食用菌种植的林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大球盖菇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