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谱研究
1
作者 李世芬 周羿成 李竞秋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高家庄子村属于滨海城池形村落,作为山东省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清朝传统民居。本文依据对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运用现场勘查、文献资料分析以及跨领域研究手段,从传统民居的建筑平面、建筑... 高家庄子村属于滨海城池形村落,作为山东省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清朝传统民居。本文依据对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考察,运用现场勘查、文献资料分析以及跨领域研究手段,从传统民居的建筑平面、建筑结构、建筑立面和建筑装饰4个维度,系统地识别并提炼出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的建筑基因,尝试建构高家庄子村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图谱。希望这一研究能为传统民居的传承提供类型积累和方法参考,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类型积淀和模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基因识别 基因图谱 形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世芬 李竞秋 +1 位作者 刘代云 樊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对村镇收缩类型与强度的分类,结合居民出行意愿的时距转换调查,将肇源县村镇划分为“县域—扩展—基本—基础”四级动态半径生活圈。然后通过筛选与生活圈等级对应的公共服务中心,并依据相关规范及居民实际需求,确定各级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项目内容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村镇 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优化 肇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口乡村民居基因图谱研究
3
作者 李世芬 况源 +1 位作者 李静茹 李竞秋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针对营口乡村民居,引入民居基因理论,尝试建立乡村民居基因图谱的提取原则、指标与路径,结合聚落民居实地调研,进行基因识别与类型提取,包括基因表型、基因编码、基因修饰3个子系统,以及区域、聚落、街巷、院落、单体(平面布局、屋脸形... 针对营口乡村民居,引入民居基因理论,尝试建立乡村民居基因图谱的提取原则、指标与路径,结合聚落民居实地调研,进行基因识别与类型提取,包括基因表型、基因编码、基因修饰3个子系统,以及区域、聚落、街巷、院落、单体(平面布局、屋脸形式、结构与构造、山墙及细部)5个层级,构建系统性、可视化的营口乡村民居基因图谱,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类型积淀和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居 基因图谱 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留守群体关爱的乡村公共活动空间改善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什邡市章洛地区为例
4
作者 李世芬 黄佳翎 李竞秋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要该文基于川西地区“三留守群体”关爱的空间需求,调研乡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问题。以四川省什邡市章洛地区为例,提出不同尺度下公共活动空间改善策略。针对不同聚落空间类型,提出公共资源布局策略;针对不同公共建筑条件,提出建筑类... 要该文基于川西地区“三留守群体”关爱的空间需求,调研乡村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问题。以四川省什邡市章洛地区为例,提出不同尺度下公共活动空间改善策略。针对不同聚落空间类型,提出公共资源布局策略;针对不同公共建筑条件,提出建筑类型选择策略;针对不同节点空间构成,提出公共空间建设策略。通过新建、改造、闲置资源再分配等手段,实现留守关怀公共空间的更新,满足留守群体的物质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群体 乡村公共活动空间 空间改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社区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世芬 李竞秋 +1 位作者 范熙晅 刘代云 《世界建筑》 2022年第9期108-113,共6页
村镇社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村镇社区发展程度和潜力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地理区位、社会与经济、自然与生态和人居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经济区位等39个二级指标,构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指标体... 村镇社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村镇社区发展程度和潜力的重要依据。文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选取地理区位、社会与经济、自然与生态和人居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经济区位等39个二级指标,构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YAHHP软件计算权重,得到评价模型公式及潜力等级划分方法,并基于对肇源县9个村镇社区的调研与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系统化、定性定量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社区 发展潜力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的洛阳老城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洛阳老城85号院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竞秋 李世芬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8期104-105,共2页
城市传统民居是一座城市演进历程的见证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与交融。观之洛阳老城,历史厚重,建筑新老混合,多种历史样式交织。基于国务院提出的城市双修理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历史街区中传... 城市传统民居是一座城市演进历程的见证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引起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与交融。观之洛阳老城,历史厚重,建筑新老混合,多种历史样式交织。基于国务院提出的城市双修理论,如何有效地进行历史街区中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史料分析、实地调研测绘等方法,以洛阳老城85号院为例,探寻老城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洛阳老城 传统民居 保护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分类识别与特征评价研究--以聊城市阳谷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一卓 李世芬 +1 位作者 李竞秋 范熙晅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1期64-66,共3页
研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四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作出评价并进行解读。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村分类策略,包括集聚提升类、城乡融合类和特色保护类,通过比较性甄别发现不同村落发展... 研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四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村落作出评价并进行解读。基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乡村分类策略,包括集聚提升类、城乡融合类和特色保护类,通过比较性甄别发现不同村落发展影响因素之差异性,并选取阳谷县典型村落作为实证对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各类村落在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方面有所不同,集聚提升类各项指标较为均衡,城乡融合类地理区位优势较大,特色保护类因文化和政策因素在社会经济维度中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识别 体系构建 特征评价 乡村振兴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统民居建筑自适应演化的实践与思考
8
作者 王佳林 李世芬 李竞秋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8期226-227,共2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住居的居住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自适应演化现象与机制进行探讨,并从建筑材料、立面构成、平面肌理等方面分析了演化的形式、特点和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村民为主...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住居的居住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自适应演化现象与机制进行探讨,并从建筑材料、立面构成、平面肌理等方面分析了演化的形式、特点和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村民为主导的民居演化,不应仅仅关注功能,还应体现包括形式、节能等方面的考虑。尝试设计改造,试图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寻找适宜的模式,使其既能保持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又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自适应演化 实践形式 问题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