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阳 陈贵锋 +2 位作者 王玉超 于潇沣 李硕林 《煤质技术》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作为1种在煤矿开采中广泛应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注浆加固、堵水以及填充等煤矿安全领域,但现有的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时存在力学性能不足、阻燃效果差、固化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等缺点,迫切需对聚... 煤矿用聚氨酯注浆材料作为1种在煤矿开采中广泛应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注浆加固、堵水以及填充等煤矿安全领域,但现有的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时存在力学性能不足、阻燃效果差、固化温度过高易引发火灾等缺点,迫切需对聚氨酯注浆材料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在煤矿领域的应用效果。深入探讨聚氨酯注浆材料在井下应用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从增强力学性能、提升阻燃效果和降低固化温度3个方面系统总结近年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方法,并对其未来的改性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目前针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虽能有效改善单一聚氨酯注浆材料自身性能的缺陷并完善其性能表现,但各类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对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改性开发研究应聚焦于原料领域,可选取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环境友好型原料(如生物质等)制备多元醇,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多元醇。同时运用化学共聚等高分子材料改性技术,将阻燃元素引入至聚氨酯分子结构中,与添加型阻燃剂形成协同叠加效应以实现双重阻燃,最终达成高强度、高阻燃与低固化温度之间的平衡,助力材料性能提升与应用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注浆材料 煤矿安全 力学性能 阻燃效果 固化温度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液压支架传动介质绿色缓蚀剂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权 胡超鹤 +1 位作者 郭栋 李硕林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47-49,共3页
针对矿井配液水中高浓度Cl^(-)对液压支架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制备了一种用于液压支架浓缩液的不含亚硝酸盐的复合缓蚀剂。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中添加1%该缓蚀剂即可有效抑制NaCl溶液对铸铁的腐蚀,其缓蚀率达到84.1%,缓蚀效果与Na N... 针对矿井配液水中高浓度Cl^(-)对液压支架金属部件的腐蚀问题,制备了一种用于液压支架浓缩液的不含亚硝酸盐的复合缓蚀剂。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系中添加1%该缓蚀剂即可有效抑制NaCl溶液对铸铁的腐蚀,其缓蚀率达到84.1%,缓蚀效果与Na NO_(2)相当。从电化学极化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该缓蚀剂属于阳极抑制型缓蚀剂,能够使体系的自腐蚀电位增大444.7 m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约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传动介质 缓蚀剂 液压支架 防腐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下水稻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劲丰 时元智 +2 位作者 崔远来 韩焕豪 李硕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0,共5页
为揭示不同水肥模式对水稻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在2种灌溉模式、2种施肥次数和4个施氮量水平下,开展了不同水肥模式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间歇灌溉水稻... 为揭示不同水肥模式对水稻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特征的影响,在2种灌溉模式、2种施肥次数和4个施氮量水平下,开展了不同水肥模式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间歇灌溉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淹灌,且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这种由于灌溉模式引起的差异将被弱化。在施氮量较低时,淹灌水稻很快就达到了光饱和,而在间歇灌溉下,光饱和点则明显后移。这表明低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的水稻对光的适应能力比淹灌的水稻强。灌溉模式和设计施氮量相同时,由于3次施肥在时间尺度上施肥分布更均匀,尽管其在分蘖期净光合速率较小,但在拔节孕穗期净光合速率较大,与2次施肥相比,其水稻产量更高。这表明,提高拔节孕穗期作物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合光响应 灌溉模式 施肥次数 施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用不同液压液的混合性能研究
4
作者 白飞飞 叶雷 李硕林 《煤炭与化工》 CAS 2022年第9期71-74,共4页
为减少不同液压液接触反应造成泵站和液压支架过滤器的故障,需对不同液压液的混合稳定性进行预测。选取了4个符合标准要求的液压液配方,按相同质量比各配稀释液,并将其稀释液进行混合,考察不同比例混合液在室温和70℃下的稳定性、电导率... 为减少不同液压液接触反应造成泵站和液压支架过滤器的故障,需对不同液压液的混合稳定性进行预测。选取了4个符合标准要求的液压液配方,按相同质量比各配稀释液,并将其稀释液进行混合,考察不同比例混合液在室温和70℃下的稳定性、电导率、Zeta电位、表面张力和浊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液静置168 h后,在室温下溶液稳定如初,在70℃下,部分混合液出现絮状物;混合液的电导率5.04~14.03 mS/cm,Zeta电位13.63~67.49 mV,表面张力35.9~42.2 mN/m,浊度1.14~76 NTU;在相同比例混合下,高电导率和低Zeta电位,不利于混合液的热稳定性;表面张力和浊度对稳定性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不同液压液 混合 稳定性 电导率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