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尾喷流大气透过率变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黄龙飞 李瑶 +3 位作者 李益文 张浦幼森 陈戈 化为卓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尾喷流近场大气透过率难以全方位准确测量的问题,研究了3~5 μm波段发动机尾喷流不同角度和距离大气透过率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发动机尾喷流核心区的大气透过率相比自然环境下减小了5.65%。... 针对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测试尾喷流近场大气透过率难以全方位准确测量的问题,研究了3~5 μm波段发动机尾喷流不同角度和距离大气透过率对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发动机尾喷流核心区的大气透过率相比自然环境下减小了5.65%。随着距离的增加,发动机尾喷流区域的大气透过率与自然环境的差异逐渐增大,在25 m、50 m路径上分别减小了22.64%、29.88%。同时,随着角度的增加,尾喷流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大气透过率现场测试提供方法支撑,并为评估发动机红外辐射特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大气透过率 非均匀大气 红外特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激光积分球的硅探测器响应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炳凯 宦克为 +3 位作者 安保林 赵云龙 董伟 李益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3,共6页
0.9μm是我国高温标准光电和辐射法热力学温度测量的主要工作波段之一,因此对该波段下滤光片辐射计的非线性的研究十分重要。基于单相干光源双光路的光通量倍增法设计并搭建了硅探测器光谱响应非线性测量系统,利用双紫外熔融石英分光镜... 0.9μm是我国高温标准光电和辐射法热力学温度测量的主要工作波段之一,因此对该波段下滤光片辐射计的非线性的研究十分重要。基于单相干光源双光路的光通量倍增法设计并搭建了硅探测器光谱响应非线性测量系统,利用双紫外熔融石英分光镜实现光通量的调控,通过积分球使探测器视场被完全充满,提高入射光在探测器光敏面作用区域的重复性,采用高吸收光阱避免光通量调控过程中的多次反射。实验通过切换中性密度滤波片来实现对光电流范围扩展,表征了0.9μm滤光片辐射计在1.6×10-8~8×10-6 A光电流范围内的非线性,单次测量的非线性值为-8.7×10-5~4.8×10-5,单次测量结果标准不确定度优于3.7×10-4,累积测量的非线性值为-2.7×10-4,标准不确定度优于7.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测量 光谱响应 光阱 非线性 光电探测器 滤光片辐射计 光通量倍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益文 李应红 +2 位作者 张百灵 陈峰 朱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利用激波风洞,采用氦气驱动氩气,在平衡接触面运行方式下得到高温气体,通过在低压段注入电离种子K_2CO_3粉末,实现高温条件下导电流体的产生,设计了超声速喷管及磁流体加速实验段,采用大电容提供电能,开展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初步实... 利用激波风洞,采用氦气驱动氩气,在平衡接触面运行方式下得到高温气体,通过在低压段注入电离种子K_2CO_3粉末,实现高温条件下导电流体的产生,设计了超声速喷管及磁流体加速实验段,采用大电容提供电能,开展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初步实验研究.典型实验条件下,当喷管入口总压为0.704 9 MPa、理论平衡温度为8372.8K,喷管出口马赫数为1.5,电容充电电压为400V,磁感应强度为0.5T时,对电压电流特性、电导率、负载系数、电效率、加速效果等进行了测量或计算,主要结论有:磁场作用下的超声速气流的电导率的值大约在150S/m;磁流体加速通道负载系数约为4,电效率约为28%,平均输入功率约198kW;采用电参数测试方法对磁流体加速效果进行评估,速度增加约15.7%;超声速气流的电导率对加速通道的电效率及加速效果等有很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超声速 磁流体加速 电导率 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发电高温燃气的产生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益文 张百灵 +4 位作者 高岭 段成铎 张磊 王宇天 何国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9-1426,共8页
为探索磁流体发电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研制了基于燃气发生器的高温燃气实验系统。介绍了燃烧工质的选取、工况的选择以及实验系统的调试机理、运行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航空煤油做燃料,气氧做氧化剂,混合比为1.2~12的条件下满... 为探索磁流体发电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上的应用,研制了基于燃气发生器的高温燃气实验系统。介绍了燃烧工质的选取、工况的选择以及实验系统的调试机理、运行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航空煤油做燃料,气氧做氧化剂,混合比为1.2~12的条件下满足温度大于2600K的要求;煤油流量作为基准值,通过调节氧气路孔板流量计前压力能很好地调节燃气发生器的温度;通过调试确定了系统运行的时序,并进行了燃烧温度为3278.5K的点火实验。电导率的测试实验表明,在燃气温度2750K的情况下,燃气电导率的平均值达到10S/m,峰值15S/m,满足磁流体发电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发电 高温燃气 磁流体 等离子体 平衡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体积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益文 李应红 +3 位作者 周章文 马清源 吴云 贾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一种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其物理作用依据之一是'动力效应'。体积力作为表征'动力效应'的重要参数,对研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实验原理及系统的基本组成,对等离子体气...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作为一种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其物理作用依据之一是'动力效应'。体积力作为表征'动力效应'的重要参数,对研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实验原理及系统的基本组成,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体积力进行了实验测量。结果表明:体积力的大小在mN量级;固定激励频率,激励电压增大时,体积力增大,且线性关系非常明显;固定激励电压,体积力受激励频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学 流动主动控制 等离子体 气动激励 体积力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布局对放电特性与加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益文 李应红 +3 位作者 吴云 梁华 苏长兵 刘立彬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在常规大气环境下,对常规、半圆和锯齿三种不同布局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与加速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激励参数下的频率与放电电压和频率与放电电流以及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诱导的边界层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 在常规大气环境下,对常规、半圆和锯齿三种不同布局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的放电特性与加速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激励参数下的频率与放电电压和频率与放电电流以及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诱导的边界层速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等离子气动激励器基本设计参数相同时,布局形式的改变使得放电电压和放电电流参数值发生变化,但其谐振频率保持不变,诱导气流速度则相应的发生改变;实验中还发现,半圆、锯齿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放电时离子流对绝缘材料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器 布局 放电特性 诱导气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道等离子体/磁流体流动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益文 王宇天 +3 位作者 庞垒 肖良华 丁志文 段朋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1-321,共11页
为实现高速飞行器的宽速域飞行,如何保证进气道在非设计状态下的性能至关重要。相比于传统被动控制方式,等离子体/磁流体流动控制技术作为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响应,并可根据实际飞行条件进行反馈控制等优势... 为实现高速飞行器的宽速域飞行,如何保证进气道在非设计状态下的性能至关重要。相比于传统被动控制方式,等离子体/磁流体流动控制技术作为新概念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快速响应,并可根据实际飞行条件进行反馈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上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磁流体在高超/超声速进气道的主要应用方式与等离子体/磁流体建模方法。当进气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等离子体/磁流体流动控制主要通过热阻塞效应产生虚拟型面,从而将激波系推回至唇口,该技术有望在需要短时间流动控制的高马赫数导弹上走向工程应用;由于等离子体/磁流体激励器与壁面平齐安装,对于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相比于粗糙元其对热防护的要求较低,并且通过超声速风洞实验初步证明了通过高频激励对边界层施加扰动的可行性,需要从稳定性理论的角度对其物理机制进行研究。在后续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创新等离子体产生技术及激励方式,发展等离子体与流的全耦合计算模型等离子体与流的全耦合计算模型与高效算法,为指导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磁流体 进气道 流动控制 边界层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NDUCED FLOW VELOCITY OF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8
作者 李益文 李应红 +3 位作者 周章文 贾敏 宋慧敏 吴云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Plasma flow control is an active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that based on th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It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ircraft and propulsion systems. To study the pheno... Plasma flow control is an active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that based on th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It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ircraft and propulsion systems. To study the phenomena occurring in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plasma flow control, the induced flow velocity of th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or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nder a variety of parameter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accelerates the near surface air at velocities of a few meters per second, and there is an angle about 5° between the mainstream and the actuator wall and a spiral vortex is formed when the induced flow is moving along the wall. Besides, with the fixed frequency, the induced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applied voltage, but it is insensitive to the frequency when the applied voltage is fixed. And the configuration is an effective factor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flow control flow velocity aerodynamic ACTU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设计与调试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岭 李益文 +4 位作者 张百灵 阳鹏宇 樊昊 段成铎 向波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4-779,共6页
为了开展高温磁流体功率提取、磁流体加速、磁流体流动控制等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研制了基于高温燃气发生器的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介绍了高温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思想及运行情况。燃气发生器采用航空煤油和气氧... 为了开展高温磁流体功率提取、磁流体加速、磁流体流动控制等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研制了基于高温燃气发生器的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介绍了高温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思想及运行情况。燃气发生器采用航空煤油和气氧燃烧,产生最高温度可达3256K的高温燃气,通过添加辅助电离种子K2CO3,可以得到电导率为11.6S/m的导电流体;高温燃气经喷管的加速,在出口得到马赫数1.5的超声速导电流体;实验系统调试实现了15s以上稳定运行,表明具备了开展较长时间高温磁流体动力实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电离 磁流体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电场仿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安治永 李益文 +1 位作者 李应红 宋慧敏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9-51,56,共4页
等离子体激励器的非对称结构可以产生不均匀的电场,使空间电离的等离子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从而带动环境空气流动产生顺电加速。本文分析了顺电加速的机理,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磁场数值计算的理论对非对称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 等离子体激励器的非对称结构可以产生不均匀的电场,使空间电离的等离子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从而带动环境空气流动产生顺电加速。本文分析了顺电加速的机理,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磁场数值计算的理论对非对称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了电场仿真,并得出了和理论分析一致的用于顺电加速的非对称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电场分布。此工作为以后提高顺电加速速度和激励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电加速 等离子体 时域有限差分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流动控制在航空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邦勤 孙权 +2 位作者 苏长兵 李益文 喻永贵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总结了国内外磁流体(MHD)流动控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3个典型实验:调节超音速进气道激波系结构,抑制流体边界层分离,减弱诱导激波强度;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放电等离子体能在激励区产生高温等离... 总结了国内外磁流体(MHD)流动控制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3个典型实验:调节超音速进气道激波系结构,抑制流体边界层分离,减弱诱导激波强度;对磁流体流动控制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说明放电等离子体能在激励区产生高温等离子体层,由于局部气体高温高压诱导出激波,形成虚拟尖劈,从而改变原有流场结构,施加磁场的主要用途是对放电电弧施加宏观的洛仑兹体积力,控制电弧运动的方向。最后,总结了磁流体流动控制的优势,并对国内MHD流动控制在航空工程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流动控制 高超声速 激波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加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小虎 李应红 +3 位作者 吴云 李益文 贾敏 周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196,共7页
进行了静止空气条件下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加速特性的实验研究与讨论,使用皮托管和粒子图像测速仪分别对诱导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励参数(激励电压、频率和电极组数目)的改变,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加速特性有不... 进行了静止空气条件下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加速特性的实验研究与讨论,使用皮托管和粒子图像测速仪分别对诱导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激励参数(激励电压、频率和电极组数目)的改变,对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加速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行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诱导气流加速机理的讨论,证实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作为飞行器和动力装置的主动流动控制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气动激励 加速特性 诱导 主动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百灵 朱涛 +3 位作者 李益文 吴云 陈峰 张杨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共9页
分析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的基本原理,主要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加速方案、高超声速MHD风洞及MHD推进系统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小结,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通过综述MHD加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分析了超声速气流磁流体加速的基本原理,主要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加速方案、高超声速MHD风洞及MHD推进系统3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小结,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通过综述MHD加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认识到:国外的研究工作比较全面,国内则开展较晚且主要集中于数值模拟;磁流体加速的工作机理还不是很清晰,且还有较多工程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磁流体动力学 加速 风洞 推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磁感应强度下的磁流体加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杨 张百灵 +2 位作者 李益文 阳鹏宇 朱涛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7,共5页
利用基于激波风洞的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设计了超声速喷管和分段法拉第型试验段,选用合理的电场及磁场方案,开展了不同磁感应强度下的磁流体加速实验研究。当激波管高压段压力1.2MPa、低压段压力500Pa,电容充电电压为400V时,得到的... 利用基于激波风洞的磁流体动力技术实验系统,设计了超声速喷管和分段法拉第型试验段,选用合理的电场及磁场方案,开展了不同磁感应强度下的磁流体加速实验研究。当激波管高压段压力1.2MPa、低压段压力500Pa,电容充电电压为400V时,得到的主要实验结论如下: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大,加速通道电极间电压增加,电流降低,单个电极的输入功率降低,负载系数略有降低,电效率略有升高;当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5T、1T、1.5T时,#10电极处超声速气流的电导率分别约为181S/m、81S/m和50S/m,利用#20电极开路电压的方法评估出口速度增量分别约为16.1%、14.7%、14.3%。电导率对输入功率的影响较大,提高加速效果需要同时提高气流的电导率和通道的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磁流体加速 磁感应强度 超声速气流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压力和温度分布对螺旋波等离子体波场和能量吸收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磊 张百灵 +2 位作者 苌磊 李益文 段朋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2-2160,共9页
为了揭示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中的等离子体源功率耦合机理,针对气体工质电离后被射频加热的稳态过程,考虑等离子体密度非均匀分布条件,采用三参数压力函数(fa,sp,tp)和温度函数(f_a,s_t,t_t)表示柱状等离子体内压力和温度的径向分布,... 为了揭示螺旋波等离子体推力器中的等离子体源功率耦合机理,针对气体工质电离后被射频加热的稳态过程,考虑等离子体密度非均匀分布条件,采用三参数压力函数(fa,sp,tp)和温度函数(f_a,s_t,t_t)表示柱状等离子体内压力和温度的径向分布,分析了径向压力梯度、温度梯度对螺旋波等离子体内功率沉积、波电场、波磁场和电流密度的影响。考虑梯度为正,梯度为负和梯度为零三种梯度类型。结果发现:压力梯度为正时,螺旋波在等离子体临近壁面处的功率沉积减弱,但射频波透入深度增加,原因是靠近管壁处等离子体密度较低,RF波径向单位长度衰减较少,透入深度增加。温度梯度为负时,柱状等离子体中心处能量沉积变强,原因是管中心位置等离子体密度较大,电子温度较高,与RF波能量耦合增强;横向截面的电磁场、电流密度分布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梯度下基本不变,证明了m=1模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压力梯度 径向温度梯度 螺旋波 等离子体 功率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法拉第磁流体发电通道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百灵 段成铎 +3 位作者 李益文 高岭 王宇天 朱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94-1600,共7页
磁流体发电是解决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机载供电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究磁流体发电通道的内部流动情况和能量转化机理,针对分段法拉第型发电通道,结合实验设备设计参数,构建了低磁雷诺数条件下的磁流体五波模型,并运用二阶熵格... 磁流体发电是解决以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机载供电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究磁流体发电通道的内部流动情况和能量转化机理,针对分段法拉第型发电通道,结合实验设备设计参数,构建了低磁雷诺数条件下的磁流体五波模型,并运用二阶熵格式对其求解。通过分析四种不同情况,研究了分段法拉第型磁流体发电通道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磁作用数由0变为0.1时,通道出口处温度升高10.4%,出口速度降低27.7%,马赫数降低25%,磁作用数升高至1时,出口速度将降至临界声速,马赫数降为1,出口温度较基准态升高20.8%;通道能量转化率越高,通道内壁逆压梯度越大,流动在内壁上容易发生分离;负载系数为0.5时,通道出口速度相较于负载系数为0.8的情况,气流速度下降约11.7%,马赫数下降8%,通道将产生更多的焦耳热,能量转化率较高,但是电效率较低。通道在进行发电实验时,增大电磁作用强度,同时选择合适的外部负载,可以提高通道发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磁流体 发电通道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磁流体气动激励控制楔面激波规律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宇天 张百灵 +3 位作者 李益文 段成铎 庄重 张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56-2462,共7页
针对表面磁流体(MHD)气动激励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在非设计状态下激波控制问题,从唯象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低磁雷诺数假设,将电磁作用简化为Navier-Stokes方程组中的源项处理,同时考虑到低气压、低磁场环境下电子回旋效应引起的Hall效应,并联... 针对表面磁流体(MHD)气动激励对高超声速进气道在非设计状态下激波控制问题,从唯象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低磁雷诺数假设,将电磁作用简化为Navier-Stokes方程组中的源项处理,同时考虑到低气压、低磁场环境下电子回旋效应引起的Hall效应,并联立Ohm定律,建立磁流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实验纹影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表面MHD加/减速激励作用位置与宽度、磁场强度、电导率和能量转化率等参数对楔面激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MHD气动激励包括焦耳热与洛伦兹力作用,当放电功率密度为3.8×10~9k W/m^3,磁场强度为0.34T时,MHD加/减速激励分别使激波位置前移6mm与10mm;而磁场强度较低时,由于焦耳热的主导作用,将会出现激波前后压力比增大,激波强度增加等负面效应;根据激励参数的影响规律,激励器电极应靠近尖端布置,增大磁场强度,并改善等离子体源以提高气体电导率,同时适当增大激励区域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激波 流动控制 表面放电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止空气条件纳秒脉冲放电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百灵 陈峰 +2 位作者 李益文 张杨 朱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采用纳秒脉冲电源,在静止空气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气压、放电距离和电压条件下的大体积纳秒脉冲放电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当长度固定为200mm时,气压为250Pa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区域从圆锥电极附近扩展到整个通道。当电压为12kV时,放电... 采用纳秒脉冲电源,在静止空气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气压、放电距离和电压条件下的大体积纳秒脉冲放电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当长度固定为200mm时,气压为250Pa时,随着电压的增大,放电区域从圆锥电极附近扩展到整个通道。当电压为12kV时,放电布满整个通道;随气压升高,初始放电电压增大。实验中发现在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纳秒脉冲电离出现不稳定性,表现在气压相对较低时等离子体出现径向波动,气压相对较高时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向电弧放电转变。分析认为,为了实现大体积均匀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阻止放电不稳定性发生,应该采用上升沿时间更短,脉宽更小,电压更高的纳秒脉冲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电离 等离子体 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径向压力分布对射频波功率吸收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磊 张百灵 +1 位作者 李益文 段朋振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8,共6页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螺旋波等离子体源,提高离子风暴发动机推进效率,需要对射频波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耦合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气体工质电离后被射频加热的稳态过程,在管中等离子体密度呈抛物线分布条件下,研究了等离子体对Nagoya III型射频...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螺旋波等离子体源,提高离子风暴发动机推进效率,需要对射频波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耦合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气体工质电离后被射频加热的稳态过程,在管中等离子体密度呈抛物线分布条件下,研究了等离子体对Nagoya III型射频天线激发出的射频波功率吸收情况。运用Helic程序对应每个轴向波数kz求解管内电磁场相关的4个径向耦合微分方程,得到能量吸收、波电磁场和电流密度沿不同方向分布情况。通过分析不同压力构型对螺旋波等离子体内能量沉积、波电磁场和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压力梯度下,射频波透入等离子体径向距离增加,但功率沉积减少,波磁场强度沿各向分量均有所增大。压力梯度的存在使得波电场和电流密度在管壁附近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压力梯度 螺旋波 功率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掺混促进燃烧初步实验研究
20
作者 高岭 张百灵 +5 位作者 李益文 阳鹏宇 樊昊 段成铎 权宇 王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9-295,共7页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航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磁流体掺混助燃技术。研制了磁流体掺混助燃实验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思想及运行情况。实验表明,利用等离子体能迅速点燃稀薄空气中的燃气;当线电极接通正极... 为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航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磁流体掺混助燃技术。研制了磁流体掺混助燃实验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设计思想及运行情况。实验表明,利用等离子体能迅速点燃稀薄空气中的燃气;当线电极接通正极时,燃烧发生在以线电极为中心的扇形区域,当线电极接通负极时,燃烧只发生在线电极周围有限区域;在流场以及电磁场的综合作用下,可以使空气和燃气混合得更加均匀,增加空气和燃料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说明磁流体掺混技术起到了一定的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掺混助烧 减排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