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区隔与认同危机:乡村振兴背景下编外教师职业承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畇赟 刘善槐 谢爱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3,共13页
本研究基于12省2196名编外教师的调查数据和36名编外教师的访谈,探讨了公办中小学编外教师的职业承诺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编外教师职业承诺处于较低水平,且低水平职业承诺行为实质上是编外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适应和应对不平等与认同危机... 本研究基于12省2196名编外教师的调查数据和36名编外教师的访谈,探讨了公办中小学编外教师的职业承诺问题。研究发现,我国编外教师职业承诺处于较低水平,且低水平职业承诺行为实质上是编外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适应和应对不平等与认同危机的策略。编外教师通过身份区隔下的自我归类、他人对其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职业认同危机,进而做出逃离、妥协以及日常抗拒等低职业承诺表现。编外教师的低职业承诺表现主要受两种机制的影响:成本收益分析和付出—回报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承诺 公办中小学 编外教师 身份区隔 认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政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畇赟 刘善槐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142,共8页
保留高素质乡村教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已有多个旨在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政策相继出台,然而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当前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政策机制可归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回报递增的机制、基于承诺约束的... 保留高素质乡村教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已有多个旨在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政策相继出台,然而乡村教师流失现象仍然严重。当前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政策机制可归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回报递增的机制、基于承诺约束的机制和基于乡村从教信念的机制。这些机制在驱动乡村教师留任的政策实践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局限性。为构建驱动高素质教师在乡村留任的长效机制,应兼顾公共利益与教师个体利益,政策机制应吻合教师职业决策机制并形成合理的政策机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高素质教师 政策机制 乡村留任 回报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机制、再分层工具及隐私跟踪器:揭示教育技术的另一个面相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畇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8,69,共8页
我们身处一个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的时代,技术蕴含着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这一事实似乎已毋庸置疑。对于教育发展而言,技术也被赋予了改善学业与促进公平的使命与期待,作为学业助推器与均衡器的主叙述几乎主导了21世纪全球教育技术的话... 我们身处一个技术深度嵌入社会的时代,技术蕴含着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力量,这一事实似乎已毋庸置疑。对于教育发展而言,技术也被赋予了改善学业与促进公平的使命与期待,作为学业助推器与均衡器的主叙述几乎主导了21世纪全球教育技术的话语实践。然而,技术干预教育的国际热潮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潜藏在屏幕背后的道德危机。在此背景下,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揭示教育技术另一个面相的视角。在教育技术的反叙述中,技术分别以控制机制、再分层工具以及隐私跟踪器等姿态出现,通过对学生的持续跟踪与分类,技术正在实现着对教育的强力操纵,有可能加剧社会分层并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同时,保护学生数据隐私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全景敞视 控制机制 再分层工具 隐私跟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