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阻塞型心肌梗死(MI-CAD)是最常见的病因,5%~6%的急性MI为冠状动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阻塞型心肌梗死(MI-CAD)是最常见的病因,5%~6%的急性MI为冠状动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MINOCA)[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辅助装置在高危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田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延长,以及冠心病在内的各种慢性疾病生存期延长,导致高龄和复杂冠心病以及伴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的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 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全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延长,以及冠心病在内的各种慢性疾病生存期延长,导致高龄和复杂冠心病以及伴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的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为冠心病等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1])。国内外血运重建指南一致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心脏辅助装置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内气囊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航 孔敬博 +2 位作者 黄广勇 薛玉增 李田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54-55,共2页
将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按标准Judkin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观察组造影后导丝或球囊通过病变时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造影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开始均以10μg/k... 将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按标准Judkin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观察组造影后导丝或球囊通过病变时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造影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开始均以10μg/kg在1—3min内推注,继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36h。两组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心肌灌注(TMP)分级、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d和180d无心脏不良事件(MACE)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是MACE事件的独立保护因子(OR=0.58,P〈0.05)。认为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应用对改善STEMI患者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优于静脉用药,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介入术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间歇性低氧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殷忠 许如意 +3 位作者 李田昌 陈宇 张彤 杨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建立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验证CIH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4组:CIH组、低氧舱空气对照组(CIA组)和动物房内空白对照组(CON组),每组30只。采用往复循环式小动物低氧舱制作CIH大... 目的建立间歇性低氧(CIH)大鼠模型,验证CIH对大鼠血压及心血管内皮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4组:CIH组、低氧舱空气对照组(CIA组)和动物房内空白对照组(CON组),每组30只。采用往复循环式小动物低氧舱制作CIH大鼠模型;采用Softron智能无创血压计测量鼠尾血压,检测各组大鼠基线、7、14、21、28d时一氧化氮、内皮素1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与基线比较,随着时间延长,3组大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A组和CON组比较,CIH组大鼠14、21、28d时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素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A组与CON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H可导致大鼠持续性血压升高。CIH可引起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释放减少,内皮素1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血压 内皮 血管 内皮缩血管肽1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史旭波 胡大一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派通欣)用于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共有203例AMI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接受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或阿替普酶(艾通立)溶栓治疗,观察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5天时,瑞替普酶组死亡7例(6.80%),阿替普酶组死亡9例(9.00%)(P>0.05);瑞替普酶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0.97%,阿替普酶组为4.00%(P>0.05);瑞替普酶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0.97%,阿替普酶组为3.00%(P>0.05);瑞替普酶组有28例(27.18%)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与药物有关的23例(22.33%);阿替普酶组有23例(23.00%)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与药物有关的17例(17.00%)(P>0.05)。结论常规剂量(10 U+10 U)瑞替普酶可安全用于国人治疗A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瑞替普酶 阿替普酶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昆 胡大一 +3 位作者 杨进刚 李田昌 韩雅蕾 逯春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 目的明确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的11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对其进行ABI测量、血液生化检查、病史采集及冠状动脉造影;分析ABI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组与非严重组之间ABI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4%vs 59.2%,P<0.05);回归分析提示ABI≤0.90是惟一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因子。结论ABI≤0.90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严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争鸣 李田昌 +6 位作者 陈宇 李贤峰 曹毅 裘毅刚 张博阳 王志超 陈星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评估急诊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4例,其中≥75岁组90例,<75岁组274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相关并发症... 目的评估急诊直接PCI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4例,其中≥75岁组90例,<75岁组274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相关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75岁组手术成功率94.4%,术后TIMI 3级血流达标率87.8%,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9例(10.0%)。≥75岁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75岁组(12.2%vs 2.9%,P=0.001;16.7%vs 5.1%,P=0.000)。结论对于年龄≥7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急诊直接PCI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手术中并发症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毅雄 刘如晨 +4 位作者 郑建勇 李贤峰 曹毅 刘英明 李田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749-752,共4页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的高龄(年龄≥75岁) NSTE-ACS患者202例,根据抗血小板策略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的高龄(年龄≥75岁) NSTE-ACS患者202例,根据抗血小板策略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86例)和氯吡格雷组(116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后90 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后75 mg,口服,1次/d,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发生率、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发生MACCE 4例(4.7%),氯吡格雷组发生MACCE 16例(13.8%),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替格瑞洛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4例(4.7%),氯吡格雷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8例(6.9%),两组患者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替格瑞洛组发生出血情况7例(8.1%),氯吡格雷组发生出血情况8例(6.8%),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结论高龄NSTE-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老年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RACE评分、TIMI-AF评分预测心房颤动并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死亡风险 被引量:6
9
作者 华参 李田昌 +8 位作者 田海涛 王宇彬 唐海红 刘鹏飞 王楠楠 张博阳 王峰 谢秀峰 袁海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探讨GRACE评分、TIMI-AF评分对心房颤动(AF)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院内及远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北京地区12家三甲医院AF伴ACS行PCI干预患者2429例行GRACE评分和TIMI-AF评分,观察... 目的 探讨GRACE评分、TIMI-AF评分对心房颤动(AF)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院内及远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北京地区12家三甲医院AF伴ACS行PCI干预患者2429例行GRACE评分和TIMI-AF评分,观察院内及远期全因死亡,通过比较受试者工作(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种评分及二者联合对该队列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院内共34例患者死亡,对院内死亡风险GRACE评分AUC为0.826 (P=0.000),TIMI-AF评分AUC为0.747 (P=0.000),二者比较无差异;二者联合AUC为0.843 (P=0.000),二者联合相比GRAC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优于TIMI-AF评分.平均随访(3.19±1.52)年,期间共270例患者死亡,对远期死亡风险GRACE评分AUC为0.660(P=0.000),TIMI-AF评分AUC为0.659 (P=0.001),二者比较无差异;二者联合评分AUC为0.683(P=0.000),二者联合评分优于单—GRACE评分或TIMI-AF评分.结论 GRACE评分或TIMI-AF评分均可预测院内短期及长期死亡风险,但对远期死亡风险预测能力均下降;二者联合能提高对远期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动周期估计的心音分割及异常心音筛查算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湛 张旭茹 +3 位作者 方震 陈贤祥 杜利东 李田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77-2683,共7页
心脏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音听诊可以获取心脏的机械特性及结构特征,与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无创诊断技术相比具有快速、低成本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心音信号成分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听诊诊断结果容易... 心脏疾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心音听诊可以获取心脏的机械特性及结构特征,与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无创诊断技术相比具有快速、低成本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心音信号成分复杂,容易受到各种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听诊诊断结果容易受到医生主观性的影响,极大限制了心音听诊的应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心动周期估计的心音分割及异常心音筛查算法,预先估计了心音的心动周期,存在随机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识别信号中80%以上的心动周期,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同时提出了区分度良好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指标,利用支持向量机建模,对异常心音的识别率可达92%。算法可辅助医生诊断,或用于家用便携式心音监护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分割 异常心音筛查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CHADS_2和CHA_2DS_2-VASc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ACS伴房颤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鹏飞 王楠楠 +1 位作者 张博阳 李田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注册(GRACE)评分、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伴房颤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NSTE-ACS伴房颤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患者1...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注册(GRACE)评分、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伴房颤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NSTE-ACS伴房颤并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患者1 598例进行GRACE、CHADS_2和CHA_2DS_2-VASc评分,并观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血栓栓塞事件(TE)发生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三种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种评分对患者发生MACCE和TE的预测价值。结果成功完成随访1 508例,随访时间为(39.1±18.0)月。GRACE评分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HR=1.005,95%CI为1.002~1.008,P=0.01);CHADS_2评分(HR=1.463,95%CI为1.262~1.695,P<0.01)、CHA_2DS_2-VASc评分(HR=1.300,95%CI为1.162~1.455,P<0.01)均是TE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患者MACCE,GRACE评分AUC=0.632,95%CI为0.610~0.654,P<0.01。对患者TE,CHADS_2评分AUC=0.671,95%CI为0.650~0.693,P<0.01;CHA_2DS_2-VASc评分AUC=0.674,95%CI为0.653~0.696,P<0.01。CHA_2DS_2-VASc评分<2和≥2患者TE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1.9%vs 5.2%,P<0.05)。结论对NSTE-ACS伴房颤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GRACE评分对MACCE发生有预测价值,CHADS_2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对TE发生有预测价值;而且CHA_2DS_2-VASc评分能进一步识别CHADS_2评分TE低危患者发生T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型 心房纤维性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GRACE评分 CHADS2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潘国忠 马志敏 +5 位作者 胡大一 杨明 李田昌 高亢 岑强 韩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住院期间的预后。方法将连续247名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分为3组:≥75岁为高龄组(研究组,63例),65~74岁(老年组,80例)及<65岁(低龄... 目的探讨高龄(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及住院期间的预后。方法将连续247名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分为3组:≥75岁为高龄组(研究组,63例),65~74岁(老年组,80例)及<65岁(低龄组,10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高龄组及两个对照组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安全性及住院期间的预后。结果高龄组患者的外周血管严重病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钙化弥漫性病变多于两个对照组,但三组PCI治疗的成功率相当(分别为90.5%、93.8%和95.2%,P>0.05);高龄组患者PCI后24h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龄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2.7%、7.5%、2.9%,P=0.02)。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的高龄AMI患者直接行PCI治疗安全可行;但近期疗效略逊于低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形成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抑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利群 李田昌 +1 位作者 胡大一 边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前后抑郁的变化。方法 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2天、手术后(7±1)天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结果 试验期间154例患者行冠...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关系,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前后抑郁的变化。方法 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2天、手术后(7±1)天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填写。结果 试验期间15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其中117例确诊冠心病并完成手术前后SDS评定。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和不同狭窄程度组间抑郁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冠心病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SDS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患病率为44.8%、75.9%(P=0.016),SDS抑郁评分为48.75±10.21、52.90±8.2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抑郁不能反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②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大多数冠心痛患者抑郁患病率瘦程度无影响,成功再血管化治疗不能减轻抑郁。③冠状动脉造影后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抑郁加重,对这部分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与冠心病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利群 李田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心血管疾病 心理行为因素 世界范围内 死因分析 死亡原因 生物因素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肥厚指标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力 刘杰 +4 位作者 初楠 史旭波 杨进刚 李田昌 胡大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9期20-22,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的诊治水平。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性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术后第4、8、12和16周时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B... 目的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的诊治水平。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超负荷性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术后第4、8、12和16周时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B型钠尿肽(BNP)、I型胶原水平,心脏重量指数及心肌细胞直径(CM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BNP水平从术后4周开始显著升高(P<0.05)并在观察期间进行性升高;I型胶原浓度在术后12周达峰值,CMD均大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术后8周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降低,术后12周左室收缩末压(LVSP)升高,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降低;术后16周上述改变更明显。结论血清BNP、I型胶原水平及心肌细胞直径对于早期发现心肌肥厚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肥厚/心力衰竭 动物模型 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59
16
作者 吴桂萍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6-519,共4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冠心病患者α_1-酸性糖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正炎 胡大一 +3 位作者 史旭波 王国宏 杨进刚 李田昌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α1 酸性糖蛋白(AAG)和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5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α1 酸性糖蛋白(AAG)和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5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0 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 AAG 和 CRP 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按Gensini积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AMI组血浆 AAG、CRP水平高于 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01); UAP组血浆 AAG、CRP 水平高于 SAP 组和对照组(P < 0.001); SAP 组血浆AAG、CR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即 Gensini积分的增加,AAG、CRP水平升高越明显(P<0.001)。③冠状动脉3 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血浆 AAG、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05)。结论 血浆AAG和CRP水平可作为识别 CHD高危患者、监测病情变化的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Α1-酸性糖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旗 胡大一 +4 位作者 杨进刚 刘杰 边红 李田昌 傅研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01-904,共4页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 目的 分析预测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83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就诊即刻的临床情况、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生化标志物水平,判断预测30天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定义为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需重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再次住院。结果 共33例患者(11.7%)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多因素分析发现30天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高龄(OR=1.39,95%CI 1.13~1.82,P=0.006)、糖尿病史(OR=2.21,95%CI 1.29~3.79,P=0.013)、就诊时心电图ST段压低(OR=2.49,95%CI 1.26~3.98,P=0.004)、就诊12小时内心肌生化标志物阳性(OR=2.84,95%CI 1.42~5.38,P=0.003)。结论 年龄增加、糖尿病、就诊即刻心电图ST段压低和就诊12小时以内心肌特异性酶学改变(CK-MB或TNT)4项因素是非ST段抬高ACS患者在30天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电描记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再发缺血事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桂萍 郑建勇 +4 位作者 王芳 李田昌 林兰芝 董征 薛临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72例ACS患者。采用传统的光学血小板聚集仪分别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药后7天测定10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再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72例ACS患者。采用传统的光学血小板聚集仪分别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药后7天测定10μmol/L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将入选人群划分为低反应组31例和正常反应组41例。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再发缺血事件情况。结果1个月内共发生18起缺血事件,其中低反应组发生11例,正常反应组发生7例(χ2=3.191,P>0.05)。与正常反应组相比,低反应组心绞痛再发率较高(P=0.038),然而,两组之间总的再发缺血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共发生27起缺血事件,其中低反应组发生17例,正常反应组发生10例(χ2=6.983,P<0.05)。低反应组心绞痛再发率仍然明显高于正常反应组,且两组间总事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未来发生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0.979,P=0.039)。结论与正常反应组相比,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患者6个月内再发缺血总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6个月内再发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缺血事件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的个体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桂萍 李田昌 +1 位作者 陈喆 于海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733-173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