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瑞庄 梁轩伟 +3 位作者 严灿荣 廖海兰 冯晓津 郑彪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观察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时视网膜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及银杏叶提取物对此改变的影响。方法  30只 (6 0眼 )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10只 (2 0眼 )、模型对照组10只 (2 0眼 )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 10只 (2 0眼 )。造模后取视网膜组... 目的 观察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时视网膜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及银杏叶提取物对此改变的影响。方法  30只 (6 0眼 )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10只 (2 0眼 )、模型对照组10只 (2 0眼 )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 10只 (2 0眼 )。造模后取视网膜组织 ,分离视网膜细胞线粒体。用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还原性辅酶Ⅰ (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新西兰兔缺血后视网膜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有所损伤 ,表现为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和氧化磷酸化效率均较假手术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亦有明显下降。银杏叶提取物组动物的这种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新西兰兔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受损 ,而银杏叶提取物对此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呼吸功能 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晓津 梁轩伟 +4 位作者 李瑞庄 严灿荣 宋洪妮 郑彪 王少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冷冻后再行羊膜移植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眼部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反应。随访6~24mo,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冷冻后再行羊膜移植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眼部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反应。随访6~24mo,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冷冻联合羊膜移植术能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症状。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大泡性角膜病变 羊膜移植术 联合 冷冻 临床研究 眼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OCT检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庞燕华 赵桂玲 +3 位作者 柯毅 谭志 朱敏怡 李瑞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应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40例(46眼... 目的应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40例(46眼)为青光眼组,另选取于我院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50眼)作为对照组,应用Topcon 3D OCT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检测,观察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黄斑地形图的图像特征,并分析青光眼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值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青光眼组黄斑视网膜厚度地形图均表现为黄斑中心凹最薄,对照组黄斑区内环视网膜较外环厚,青光眼组内环及外环视网膜局限性或弥漫变薄。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1 mm内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1.64,P=0.17、0.10);青光眼组内环、外环各象限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视网膜体积及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或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青光眼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野缺损值呈负相关(r=-0.612,P=0.01)。结论黄斑区视网膜OCT检测将有可能是青光眼诊断、追踪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 视网膜厚度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思敏 李瑞庄 +1 位作者 黎宗汉 方林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31例(465眼)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进行分组,采用A超和UBM分别检测相关参数,包括前房深...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331例(465眼)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进行分组,采用A超和UBM分别检测相关参数,包括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相对晶状体位置(LOWE系数),另对两组年龄、性别及以上相关参数与恶性青光眼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31例(465眼)患者中发生恶性青光眼28例(34眼),年龄35~65(48.12±4.56)岁,术前眼压(34.2±6.2)mmHg(1 kPa=7.5 mmHg);未发生恶性青光眼303例(431眼),年龄36~74(59.02±3.12)岁,术前眼压(23.5±3.6)mmHg;发生恶性青光眼组患者较未发生组年龄轻、术前眼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发生青光眼组患者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LOWE系数均低于未发生组,但只有晶状体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单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性别、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LOWE系数单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眼轴长度是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与患者自身解剖结构有关,年龄较轻、眼轴较短的患者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恶性青光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房角的3D-OCT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彭红娟 赵桂玲 +3 位作者 黎思毅 李瑞庄 郑彪 袁雪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筛查手段,为防治其导致的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24例24眼为研究对象(即临床前期组),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筛查手段,为防治其导致的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24例24眼为研究对象(即临床前期组),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无葡萄膜炎的43例43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Topcon 3D 1000 OCT扫描房角,观察两组房角图像特征,并以Schwalbe线(SL线)为解剖标志线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SL-AOD)及小梁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iris space area,SL-TISA)定量评估两组房角的宽窄。结果 3D-OCT能清晰显示小梁网的形态为三角形中等强反射区及SL线,在3D-OCT能清晰显示SL线者占94%。临床前期组周边虹膜明显膨隆,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明显变窄,对照组周边虹膜轻度膨隆或者平坦,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宽。临床前期组的SL-AOD及SL-TISA分别为(0.117±0.047)mm、(0.055±0.023)m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371±0.096)mm、(0.121±0.030)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3D-OCT能清晰扫描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房角的改变并定量分析,可能成为筛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实用、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房角 Schwalbe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光阈值改变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翔 李瑞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114-1116,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光敏度分布情况及改变特点。方法:采用日本TopconSBP2020自动视野SDT340程序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的中心3°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方向的视网膜光敏...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光敏度分布情况及改变特点。方法:采用日本TopconSBP2020自动视野SDT340程序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的中心3°视网膜光敏感度。结果: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方向的视网膜光敏度与正常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上方视网膜光敏度与其他各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早期青光眼的MD,ST与正常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视网膜光敏度的定量检测能做为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较早期视功能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光阈值 视功能检测 视网膜 光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500例的危险因素与中心阈值视野的损害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翔 李瑞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青光眼危险因素与中心阈值视野改变的关系。方法:500例(980眼)可疑青光眼按危险因素分组,分别采用日本Topcon SBP2020自动视野SDT340程序检测中心30°阈值视野。结果:混合组、异常杯盘比组、高眼压组和症状组中心视野... 目的:探讨发生青光眼危险因素与中心阈值视野改变的关系。方法:500例(980眼)可疑青光眼按危险因素分组,分别采用日本Topcon SBP2020自动视野SDT340程序检测中心30°阈值视野。结果:混合组、异常杯盘比组、高眼压组和症状组中心视野损害率分别为70.0%,48.3%,47.5%和35.8%,混合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与远视性屈光不正阈值视野损害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年龄段中心阈值视野损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比远视性屈光不正患者中心阈值视野损害多;眼压增高伴有视乳头改变是发生视野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视野损害 青光眼 远视 患者 屈光不正 近视 阈值 分组 S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应答不良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海涛 李瑞庄 +1 位作者 张秋丽 陈旭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7-571,共5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是引起中老年人群视力不可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一线使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治疗wARMD上效果显著。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抗VEGF药物治疗的预后表现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部...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RMD)是引起中老年人群视力不可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一线使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治疗wARMD上效果显著。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抗VEGF药物治疗的预后表现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治疗表现出应答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的形态学差异、遗传基因学、全身情况等因素相关。提前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判断其预后,将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减少过度治疗,从而降低对视网膜损伤的风险。近年来关于治疗应答的研究多集中在眼底形态学、遗传基因学等方面。本文将对影响wARMD不良应答反应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及预后监测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不良应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中两种掀瓣法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
9
作者 夏鸿慧 李瑞庄 赵刚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989-990,共2页
目的:探讨LASIK术中"干性"掀瓣法和"湿性"掀瓣法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方法:近视患者66例132眼,随机分为A,B两组。在LASIK操作过程中,A组31例62眼采用"干性"掀瓣法掀瓣,B组35例70眼采用"湿性"... 目的:探讨LASIK术中"干性"掀瓣法和"湿性"掀瓣法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方法:近视患者66例132眼,随机分为A,B两组。在LASIK操作过程中,A组31例62眼采用"干性"掀瓣法掀瓣,B组35例70眼采用"湿性"掀瓣法掀瓣。其他操作在两组中完全一致。术后3mo复查,将散瞳验光的结果转换为等效球镜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等效球镜度为正值的有92.9%,为负值的有7.1%;而B组则分别为51.5%和48.5%,两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ASIK术中"干性"掀瓣法较"湿性"掀瓣法可致术后屈光度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掀瓣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式背光显示视力筛查系统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郑民 李瑞庄 +3 位作者 邓冬岩 张秋丽 李佼洋 王嘉辉 《电视技术》 2021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近视是青少年的高发病,它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与生活,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因此,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目前,由于缺少验光师,导致偏远农村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困难,不利于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开展。因此,提... 近视是青少年的高发病,它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与生活,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发展。因此,近视防控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目前,由于缺少验光师,导致偏远农村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困难,不利于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开展。因此,提出一种以指向式背光为显示载体的视力筛查系统。在粤西乡村中学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青少年群体完成视力、色盲、立体视及双眼平衡共4个视力指标的筛查测试,平均每人筛查时间仅为4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测试 指向式显示 青少年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性人工晶状体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谭凯茵 李瑞庄 +1 位作者 张秋丽 陈千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8期20-23,共4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摘除手术逐步向屈光性手术转变。现阶段,散光矫正和各类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不过,虽然IOL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仍有部分植入屈光性IOL的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术前检查...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摘除手术逐步向屈光性手术转变。现阶段,散光矫正和各类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不过,虽然IOL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仍有部分植入屈光性IOL的患者对手术效果不满意。术前检查、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和个体差异等已成为影响患者屈光性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对屈光性IOL植入后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本文针对此类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人工晶体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