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循环荷载下交叠隧道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长江 李琪睿 田志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6-100,共5页
基于南京地铁某双线四孔交叠隧道节点,建立了四孔交叠隧道-土体系统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列车循环荷载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与FE-SAFE疲劳寿命计算软件,研究交叠隧道结构疲劳寿命,探讨列车运行速度、交叠隧道净距... 基于南京地铁某双线四孔交叠隧道节点,建立了四孔交叠隧道-土体系统动力计算模型,分析列车循环荷载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与FE-SAFE疲劳寿命计算软件,研究交叠隧道结构疲劳寿命,探讨列车运行速度、交叠隧道净距对交叠隧道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孔交叠隧道具有动力放大效应,疲劳寿命薄弱点为四孔交叠隧道中心处;距离四孔交叠隧道交叠区2倍隧道直径以外的区域动力放大效应明显衰退,对结构疲劳寿命影响已不大,定义为非交叠区;定义疲劳寿命折减系数η为交叠区最短疲劳寿命与非交叠区疲劳寿命的比值,列车行驶速度越低或交叠隧道净距越大,则η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交叠隧道 列车循环荷载 疲劳寿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循环动荷载下地铁四孔交叠隧道长期沉降及控制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彭红霞 王怀东 +1 位作者 袁云辉 李琪睿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35,共5页
以南京地铁5号线下穿3号线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四孔交叠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动应力,并结合经验模型预测交叠隧道的长期沉降量。结果显示,交叠隧道最大沉降量达16.3 mm,曲率半径为13589 m,相对变曲为1/1... 以南京地铁5号线下穿3号线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四孔交叠隧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动应力,并结合经验模型预测交叠隧道的长期沉降量。结果显示,交叠隧道最大沉降量达16.3 mm,曲率半径为13589 m,相对变曲为1/1100,均超出规范要求,须采取沉降控制措施。现场拟在5号线隧道施工期采用壁后注浆加固措施。结果显示,采用地层加固措施后运营期交叠隧道的最大沉降量降低至10.4 mm,曲率半径增大至18750 m,相对变曲减小至1/2575,均满足规范要求。地层加固措施可有效控制隧道交叠区沉降的发展,保障隧道结构长期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四孔交叠隧道 列车循环动荷载 长期沉降 地层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