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导热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珺鹏 齐暑华 谢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90,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分析了导热模型在某些材料制备中的成功应用以及不足之处。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由于具备一些优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材料的制备,如导热绝缘塑料、导热绝缘胶粘剂、导热绝缘橡胶、导... 介绍了聚合物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分析了导热模型在某些材料制备中的成功应用以及不足之处。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由于具备一些优良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形式材料的制备,如导热绝缘塑料、导热绝缘胶粘剂、导热绝缘橡胶、导热绝缘复合涂层等。研究成果表明,利用聚合物基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制备的材料的性能优良,可满足一定场合的使用,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导热绿色环保材料成为最终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绝缘复合材料 导热粒子 导热机理 导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粘合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珺鹏 牛松 赵振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1,45,共4页
将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粘合剂采用涂料轧染的方法应用于织物的涂料染色.分析了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通过改变粘合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确定了优化工艺:当甲基丙烯酸(MAA)用量为10%(对单体总质量),丙烯酸羟乙酯(HEA)用... 将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粘合剂采用涂料轧染的方法应用于织物的涂料染色.分析了影响织物性能的因素,通过改变粘合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确定了优化工艺:当甲基丙烯酸(MAA)用量为10%(对单体总质量),丙烯酸羟乙酯(HEA)用量为3.0%(对单体总质量),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与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质量比[即m(BA)∶m(MMA)]为7∶3时,可以得到最佳粘合剂.选择涂料染色工艺为:织物浸轧染液(室温,粘合剂40 g/L,二浸二轧,轧余率70%)→预烘(80℃,3 min)→焙烘(150℃,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粘合剂 丙烯酸酯 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及其改性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永清 齐暑华 +1 位作者 张翼 李珺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3-57,共5页
天然石墨是具有片层结构的含碳无机材料,层间由范德华力连接,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它分子、原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其层间,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GIC经高温膨胀可得到体积为其几百倍的膨胀石墨(EG);在超声粉碎时,膨胀石墨上的石... 天然石墨是具有片层结构的含碳无机材料,层间由范德华力连接,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它分子、原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其层间,生成石墨层间化合物(GIC);GIC经高温膨胀可得到体积为其几百倍的膨胀石墨(EG);在超声粉碎时,膨胀石墨上的石墨微片剥离,得到纳米石墨微片(NanoG)。近年来,富勒烯(Fullerence)、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raphene)的先后开发,为石墨家族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其应用开辟了新的空间。系统论述了天然石墨及其改性产物如EG、NanoG、Graphene、CNT、Fullerence的结构、制备方法、性质及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纳米石墨微片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富勒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丙无皂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牛松 赵振河 +2 位作者 李珺鹏 唐璐 刘春燕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共6页
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硅油和少量自制的可聚合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稳定性,固含量达50%的硅丙无皂乳液,并用红外波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激光粒度仪等进行了... 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乙烯基硅油和少量自制的可聚合乳化剂,通过预乳化半连续滴加工艺,合成了高稳定性,固含量达50%的硅丙无皂乳液,并用红外波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激光粒度仪等进行了表征。将硅丙无皂乳液作为黏合剂应用于棉织物涂料染色,其优化的工艺条件是:涂料0.5%,硅丙无皂乳液黏合剂5%,轧余率80%,80℃烘干3 min,140℃焙烘4 min。测试结果表明,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与传统黏合剂的相当,手感柔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染色 黏合剂 乳液聚合 有机硅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丙乳液聚合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妍 赵振河 +1 位作者 闫展 李珺鹏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纯丙乳液聚合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为:乳化剂[m(OP-10)∶m(LAS)=2∶1]用量0.77%(对乳液质量),80℃滴加60 min,保温45 min.将该纯丙乳液应用于织物的...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纯丙乳液聚合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为:乳化剂[m(OP-10)∶m(LAS)=2∶1]用量0.77%(对乳液质量),80℃滴加60 min,保温45 min.将该纯丙乳液应用于织物的涂料印花中,筛选了交联单体,讨论了焙烘时间、焙烘温度等对织物印花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应用工艺:TM-200用量2.897 0%(对单体总质量),130℃焙烘180 s.在此工艺下处理的织物耐摩擦牢度、耐洗色牢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酯粘合剂 乳液聚合 自交联单体 涂料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6
作者 刘腾腾 张乾 +3 位作者 邢晶凯 王波 徐琛 李珺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0,65,共6页
聚硅氧烷(PS)因较低玻璃化温度(T_(g)<-100℃),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分子结构设计多样化等特点,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已有大量PS固态电解质的研究报道,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难以... 聚硅氧烷(PS)因较低玻璃化温度(T_(g)<-100℃),良好的耐热性、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分子结构设计多样化等特点,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尽管已有大量PS固态电解质的研究报道,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介绍了目前PS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现状,主要包括优缺点与性能要求,从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改性策略,总结PS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改性方法,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聚硅氧烷 改性策略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