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K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玲妹 曹文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细胞质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因其与细胞粘附功能密切相关而得名。近年来,人们对FAK的了解逐渐深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FAK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 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细胞质内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因其与细胞粘附功能密切相关而得名。近年来,人们对FAK的了解逐渐深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FAK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多个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FAK已经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之一,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方法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着斑激酶 肿瘤 转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及肾外横纹肌样瘤4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2
作者 李玲妹 齐丽莎 +4 位作者 王雅蕾 郭玉虹 宋汪昭 孙保存 曹文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例横纹肌样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横纹肌样瘤患者中1例原发于肾脏、其余3例原发于肾外软组...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例横纹肌样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横纹肌样瘤患者中1例原发于肾脏、其余3例原发于肾外软组织。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核仁突出,胞浆可见嗜酸性包涵体,核分裂多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阳性,广谱角蛋白(CK)、CD99、CD34、S-100均有不同程度阳性,人肌调节蛋白1(Myo D1)、结合蛋白(Desmin)、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I-1)阴性。结论:横纹肌样瘤是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好发于肾脏,也可见于其他系统,其病理形态独特,需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样瘤 肾肿瘤 婴幼儿 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对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梁至洁 贾苗苗 +4 位作者 陈钦 王静 郑瑛 李玲妹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放疗对带有不同危险因素患者局部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457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 目的:研究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放疗对带有不同危险因素患者局部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457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T1~2期伴1~3枚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明确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以这些因素进行分层,通过生存分析探究放疗对不同亚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放疗对整体患者的生存(HR=0.949,95%CI:0.435~2.074,P=0.896)与复发(HR=0.611,95%CI:0.231~1.614,P=0.320)不是独立有益因素,结外浸润(ECE)和组织学Ⅲ级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这两个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放疗对具危险因素患者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ECE+组OS:P=0.020,LRRFS:P=0.014;GradeⅢ组OS:P=0.002,LRRFS:P〈0.001;)对无危险因素组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性差异(ECE-亚组OS:P=0.353,LRRFS:P=0.796;GradeⅠ~Ⅱ亚组OS:P=0.267,LRRFS:P=0.589)。结论:结外浸润和组织学Ⅲ级是T1~2期伴1~3枚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放疗可以明显改善这些带危险因素患者的无局部复发生存和总生存,而对于未发生结外浸润及组织学级Ⅰ~Ⅱ的患者,放疗对预后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结外浸润 组织学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4
作者 孙蓓 曹璐 +6 位作者 杨灵伊 李玲妹 刘昶煦 黄秋娟 王雅蕾 齐丽莎 曹文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索上游移码突变体(up-frameshift mutant 1,UPF1)在肺腺癌(adenocarcinoma,AD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150例就诊于天津... 目的:探索上游移码突变体(up-frameshift mutant 1,UPF1)在肺腺癌(adenocarcinoma,AD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150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ADC患者的UPF1表达情况。Kaplane-Meier分析UPF1的表达与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之间的关系。结果:UPF1表达水平随ADC恶性程度的增大而降低(P<0.01),也与TNM分期(P=0.014)、是否有淋巴结转移(P=0.016)及远处转移(P=0.035)相关。UPF1的表达水平显著影响ADC的患者RFS和OS,UPF1表达低患者的RFS和OS较短(P<0.05)。结论:UPF1在ADC中可能起到抑瘤的作用,可以作为ADC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并且UPF1有可能成为新的ADC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UPF1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高表达通过EMT促进肺腺癌侵袭转移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丹阳 刘昶煦 +3 位作者 李玲妹 黄秋娟 齐丽莎 曹文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48-553,共6页
目的:探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肺腺癌的侵袭、转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析肺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 目的:探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肺腺癌的侵袭、转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析肺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CaMKⅡ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同时对肺腺癌组织与其配对淋巴结转移病灶中的CaMKⅡ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3例肺腺癌患者及21例配对的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石蜡组织标本。将肺腺癌细胞系H1299及Calu3进行慢病毒转染,实验组转染高表达CaMKⅡ病毒,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病毒,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MKⅡ表达水平与上皮间充质转化(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标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通路激活间的关系。结果:CaMKⅡ高表达与肺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灶中的癌组织CaMKⅡ表达明显高于其原发病灶(P<0.05)。细胞实验表明,CaMKⅡ高表达的肺腺癌细胞,其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伤口愈合能力增强;EGFR通路激活后p-CaMKⅡ水平增加,且CaMKⅡ促进了EMT相关蛋白及转录因子的表达。结论:CaMKⅡ参与EGFR信号传导,促进EMT过程,增加肺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KⅡ 肺腺癌 侵袭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