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阈下张掖市林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模式调查研究
1
作者 李玮涵 冯军仁 +5 位作者 陈斌 陈鹏 占玉芳 郭自钰 许娟 李晓斐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12-519,共8页
近年来,张掖市林果产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红枣、葡萄、梨、杏、枸杞、木本油料等特色林果产业带基本形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了解张掖市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 近年来,张掖市林果产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果,红枣、葡萄、梨、杏、枸杞、木本油料等特色林果产业带基本形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了解张掖市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走访调查、多点采样的方法,对张掖市五县一区的乡镇村社、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等132处林果基地林果种类、栽植规模、栽植模式、果园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发现,张掖市林果产业发展有“国家农业(林业)大政策+地方产业发展政策”“新优品种引进换优+主栽老品种”“新型树种品种+设施+创新树形+观光采摘”“荒滩地改造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林农科技培训+前沿技术引导+基地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一体化发展等7个典型模式。存在受低温冻害和沙尘风害制约、灌溉用水严重不足、育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坚持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引领,提供精准服务;优化种植结构,促进提质增效;打造知名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完善果品贮藏保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张掖市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张掖市 林果产业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川灌区“玉露香”梨的引种表现及数字化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陈鹏 许娟 +2 位作者 冯军仁 李鸿儒 李玮涵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64-67,共4页
引种观察表明,“玉露香”梨在河西走廊川灌区戈壁荒滩地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经济效益好。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总结出了一套包括果园选址、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数字化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为“玉露香”... 引种观察表明,“玉露香”梨在河西走廊川灌区戈壁荒滩地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经济效益好。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总结出了一套包括果园选址、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数字化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为“玉露香”梨在该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以促进当地梨产业优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露香 河西走廊川灌区 引种表现 数字化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滕玉风 张之弘 +3 位作者 李玮涵 李晓斐 雷秀虹 张奋杰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1期57-60,共4页
枸杞负泥虫在甘肃张掖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成虫出蛰,出蛰后的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因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较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以幼虫、成虫为害枸杞叶片、嫩芽。本研究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 枸杞负泥虫在甘肃张掖1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被害株树冠下土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成虫出蛰,出蛰后的成虫开始取食、产卵,因成虫寿命和产卵期均较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主要以幼虫、成虫为害枸杞叶片、嫩芽。本研究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幼虫的田间防效,研究了多种生物农药对枸杞负泥虫成虫与幼虫的毒力和田间药效差异,以期为防控枸杞负泥虫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龄幼虫期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4.7%,与防效较差的4%鱼藤酮1000倍液、70%除虫菊素原药300倍液差异显著;成虫采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4%鱼藤酮1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55%、5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与防效较差的70%除虫菊素原药300倍液差异极显著。且各药剂对幼虫的防效均比成虫的防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生物学特性 成虫和幼虫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枸杞节水节肥高效栽培技术
4
作者 陈斌 滕玉风 +5 位作者 张之弘 李玮涵 李晓斐 雷秀虹 张奋杰 刘晓虹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5期85-87,共3页
对适栽品种甘枸杞、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4号、宁杞7号等优良枸杞(Lycium chinense)品种,采用水平沟整地、穴施有机肥、栽后覆膜、行间种植绿肥、夏季树盘覆草、叶面喷施和根灌沼液进行追肥、滴灌灌溉等一系列节水节肥栽培措施,可实... 对适栽品种甘枸杞、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4号、宁杞7号等优良枸杞(Lycium chinense)品种,采用水平沟整地、穴施有机肥、栽后覆膜、行间种植绿肥、夏季树盘覆草、叶面喷施和根灌沼液进行追肥、滴灌灌溉等一系列节水节肥栽培措施,可实现有机枸杞的高效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枸杞 适栽良种 节水节肥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临泽小枣根蘖繁殖特性
5
作者 苏付荣 占玉芳 +2 位作者 李玮涵 钱万建 石澎雨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通过对不同树龄临泽小枣根蘖情况调查,分析其生长、分布结构及根蘖繁殖特征。结果表明:临泽小枣母株所萌生的根蘖苗数量的分布结构呈单峰型,单位母株萌生根蘖苗数23~30株所占的比例最高;Ⅰ龄级和Ⅱ龄级的比例共占总根蘖苗的70%以上;根... 通过对不同树龄临泽小枣根蘖情况调查,分析其生长、分布结构及根蘖繁殖特征。结果表明:临泽小枣母株所萌生的根蘖苗数量的分布结构呈单峰型,单位母株萌生根蘖苗数23~30株所占的比例最高;Ⅰ龄级和Ⅱ龄级的比例共占总根蘖苗的70%以上;根蘖苗集中分布于母树周围60.00~200.00cm,占所有根蘖苗的85.63%;不同树龄的临泽小枣根蘖苗平均高度、平均基径差异显著,随树龄增大而减小。萌生根蘖苗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平均深度为22.31±4.89cm,分布于10.0~30.0cm土层中的根系萌蘖数较多,埋土深10.0~30.0cm根系萌生的根蘖苗占总数的77.67%,母根粗度在10.00~20.00mm,萌生的根蘖苗数量最多,占挖根调查的根蘖苗总数的46.86%。临泽小枣根蘖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对种群延续及种质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蘖苗 母根 树龄 临泽小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灌区早酥红梨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6
作者 冯军仁 许娟 +2 位作者 李晓斐 李玮涵 占玉芳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5期99-103,共5页
通过对早酥红梨园开展配方施肥与重施微生物菌肥、优质有机肥,严格疏花疏果与套袋等提质增效技术,大幅度提高梨果品质、产量及产值。该试验设置了9个氮、磷、钾、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的配比施肥处理,3个疏果套袋处理,测试单果重、可溶性... 通过对早酥红梨园开展配方施肥与重施微生物菌肥、优质有机肥,严格疏花疏果与套袋等提质增效技术,大幅度提高梨果品质、产量及产值。该试验设置了9个氮、磷、钾、微生物菌肥、有机肥的配比施肥处理,3个疏果套袋处理,测试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含酸量、含钙量、着色,并对单价、株产、每667m^(2)产量、每667m^(2)产值、每667m^(2)投入、每667m^(2)净收入等指标应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对早酥红梨配方施肥处理后,9个组合间呈显著差异,且TR3(N3P3K3B3O3)配方组合效果最佳,即N60P60K30B75O5000组合,9个组合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为TR3>TR7>TR6>TR2>TR4>TR9>TR5>TR8>TR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钙含量TR3(N3P3K3B3O3)配方效果最好,即N60P60K30B75O5000组合,9个组合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为TR3>TR7>TR6>TR2>TR5>TR8>TR4>TR9>TR1。总含酸量最高的是TR1(N1P1K1B1O1)配方即N20P20K10B25O3000组合,9个组合效果由高到低排序为TR1>TR8>TR4>TR9>TR2>TR5>TR6>TR7>TR3;对早酥红梨疏果套袋,疏果不套袋,不疏果不套袋处理后果实着色、每667m^(2)产量、单价、每667m^(2)产值、每667m^(2)投入成本、每667m^(2)净利润最佳的是ST(疏果+套袋)组合,3种处理由高到低为ST>SB>BB;成本投入最高的是ST(疏果+套袋)组合,3种处理由高到低依次为ST>SB>BB。合理的配方施肥、重施微生物菌肥、有机肥、严格的疏果、套袋,可显著提高梨果钙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降低酸度,显著提高产量,虽增加了成本投入,但产值大幅度增加,是现代果园提质增效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红梨 提质增效 关键技术 集成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