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和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绍兴麻鸭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淑芳 沈水宝 +5 位作者 雷丽莉 李狄科 凌晨涛 吴永锋 刘水平 吴忠才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6-4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和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绍兴麻鸭的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约52周龄,体重、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绍兴麻鸭9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A组(对照...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和复合益生菌对产蛋后期绍兴麻鸭的生产性能、肠道菌群数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约52周龄,体重、产蛋率相近的产蛋后期绍兴麻鸭9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A组(对照组)鸭饲喂基础日粮,B组鸭饲喂添加900 g MCT+100 g复合益生菌的基础日粮,C组鸭饲喂添加1 800 g MCT+200 g复合益生菌的基础日粮。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C组鸭的产蛋率均极显著升高(P<0.01),料蛋比极显著降低(P<0.01)。B组鸭的产蛋率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料蛋比极显著低于C组(P<0.01)。与A组相比,B组、C组鸭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中沙门菌数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C组盲肠内容物中沙门菌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C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沙门菌数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空肠内容物中沙门菌数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与A组相比,B组、C组鸭的回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C组鸭十二指肠、空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C组回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B组(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鸭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升高(P<0.05),B组鸭空肠肠壁厚度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MCT和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产蛋后期绍兴麻鸭生产性能,降低十二指肠、空肠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以添加900 g MCT+100 g复合益生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后期 绍兴麻鸭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复合益生菌 生产性能 沙门菌数量 大肠杆菌数量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辉 马晓阳 +7 位作者 李狄科 林柏羽 韦晓芳 张飞 苏海涯 沈水宝 方运雄 陆建府 《动物营养学报》 2025年第9期5850-586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约为56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育肥猪共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的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约为56 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白)育肥猪共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试验Ⅰ组(F1组)和试验Ⅱ组(F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90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83 d。正试期分为2个阶段,育肥前期(55~100 kg阶段)52 d、育肥后期(100~125 kg阶段)31 d。在保持净能和蛋白质水平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添加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调整饲粮NDF水平,育肥前期3组饲粮NDF水平分别设置为14%(CON组)、15%(F1组)、16%(F2组),育肥后期3组饲粮NDF水平分别设置为16%(CON组)、17%(F1组)、18%(F2组)。结果显示:1)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结束均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体重增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育肥全期,与CON组相比,F1组和F2组的结束均重以及F1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F2组的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F1组和F2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提高(P<0.01)。3)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2组血清中Ig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4)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F2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F2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F2组血清中CAT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5)育肥前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与F2组血清中IL-1β、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1组和F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F2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育肥后期,与CON组相比,F1组血清中IL-1β、TGF-β含量和F2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TGF-β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F1组和F2组血清中IL-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基于发酵酱酒糟和谷物酒糟糖浆组合提高育肥猪饲粮NDF水平,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调节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综合来看,以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为15%、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为17%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发酵酱酒糟 谷物酒糟糖浆 中性洗涤纤维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