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辐射致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的探讨
1
作者 李燕辰 李建宁 +1 位作者 李峰生 涂晓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92-394,I0002,I0003,共5页
目的:建立核辐射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利用代谢组学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C57小鼠18只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15Gy照射辐照6 h、24 h取材。结果:(1)模型组体重下降、肾脏指数增高、血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提高,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建立核辐射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利用代谢组学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C57小鼠18只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15Gy照射辐照6 h、24 h取材。结果:(1)模型组体重下降、肾脏指数增高、血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病理显示辐照后肾组织皮髓质分界不清,伴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扩张;(3)代谢组学筛出差异代谢物,并与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相关。结论:15Gy辐照6 h、24 h可诱导急性肾损伤,并发现与铁死亡相关的代谢物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急性肾损伤 代谢组学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于洁 涂晓文 李燕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其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随机分为A(PTH>600~1 000 pg/m L)、B(PTH>300~600 pg/m L)两组,A组(n=16)服用骨化三醇1.0~2.0μg,3次/...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其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随机分为A(PTH>600~1 000 pg/m L)、B(PTH>300~600 pg/m L)两组,A组(n=16)服用骨化三醇1.0~2.0μg,3次/周;B组(n=20)服用骨化三醇0.5~1.5μg,3次/周,均为透析后当晚口服,疗程3个月。静脉采血查PTH、钙、磷,并观察透析前后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磷、PTH、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P均<0.01);两组血钙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可能与其降低PT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涂晓文 涂天琪 +1 位作者 于洁 李燕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检测SF及hs-CRP,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66例)与非... 目的:探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检测SF及hs-CRP,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66例)与非糖尿病组(74例);两组患者根据患者透析年龄再分别分为短期组(透析年龄≤5年)与长期组(透析年龄>5年);分析各组血清SF水平及hs-CRP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SF水平、hs-CRP高于非糖尿病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组非糖尿病患者hs-CRP较短期组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SF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铁蛋白与hs-CRP无显著相关(P>0.05);两组患者hs-CRP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F水平、hs-CRP均高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加剧了患者的微炎症反应,微炎症与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液透析 血清铁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