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杰出学术人才的分布特征、集聚原因与机制
1
作者 李炜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7,共12页
现代国家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但我国目前面临着对国际杰出学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状况。本研究对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图灵奖得主进行统计后,发现国际杰出学术人才主要集聚在美英德法等国的科研组织中。通过对卡文迪许实验室、... 现代国家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但我国目前面临着对国际杰出学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状况。本研究对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和图灵奖得主进行统计后,发现国际杰出学术人才主要集聚在美英德法等国的科研组织中。通过对卡文迪许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贝尔实验室、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6个杰出学术人才集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识别出了影响人才集聚的静态四因素,包括文化、资源、制度以及培养,揭示出科研组织人才集聚本质上是人才个体需求满足与科研组织发展相互交织的动态平衡过程,包括初始吸引阶段、人才选择阶段、持续留存阶段以及集聚强化阶段。这启发我国科研组织要培育科研文化,增强人才吸引力;强化资源供给,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优化人才管理方式,释放制度红利;重视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补足人才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出学术人才 科研组织 吸引人才 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形成的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76所研究型大学的QCA检验与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炜谈 李永刚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1,共13页
在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国际声誉日益为高校所重视。以声誉动态管理模型为解释框架,选取76所国内外研究型大学,运用csQCA的方法进行系统检验与比较,探究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形成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国际声... 在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国际声誉日益为高校所重视。以声誉动态管理模型为解释框架,选取76所国内外研究型大学,运用csQCA的方法进行系统检验与比较,探究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形成的模式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国际声誉的形成主要有多因素组合型、国际化主导型和学术成果主导型3种模式,提升国际声誉最有效的模式是多因素组合型模式。除了学术成果和历史积淀对大学国际声誉形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外,国际科研合作在我国大学国际声誉提升过程中也具有独特作用。从大学国际声誉形成模式的角度看,历史较短、缺少突出学术成果和顶尖学术人才、国际宣传能力薄弱等问题是造成国内外大学国际声誉差距的重要因素。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声誉的提升,需要重视学术成果产出质量,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重视自身文化塑造,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声誉 国际声誉 研究型大学 国际传播 国际科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