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李灵香玉
吴坚阳
田光明
许振岚
-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9-214,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面上科研社会发展项目(2007C33052)
-
文摘
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再生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各种农业废弃物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始终未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为此,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概述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吸附机理和吸附模型,并且详细总结了各种农业废弃物对铅、镉、镍、铜、锌、锰、汞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效果,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生物吸附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
Keywords
agricultural waste
biosorption
heavy metal ions
wastewater treatment
-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湿地植物对模拟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1
- 2
-
-
作者
祝宇慧
赵国智
李灵香玉
田光明
-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6-172,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06C23076)
-
文摘
选择了千屈菜、水芹、水葱、黄菖蒲、石菖蒲、香菇草为待试湿地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考察了各植物在以氨氮(NH4+-N)为主要氮组分的模拟污水中的生长情况、生理生态学特性,及在不同停留时间下对污水中有机物、N、P的去除率,以期找出不同条件下净化污水的优势植物。结果表明,植物在污水中均能正常生长,对营养物都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对水体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中石菖蒲植株内N、P浓度最高,净化效果较好,当停留时间为8d时,对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0.52%和92.89%;水芹生长稳定,在较短时间内对N、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香菇草在停留时间较长的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当停留时间为8d时,对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90%和93.35%。可见,石菖蒲、水芹和香菇草对营养物质具有较好净化效果,是较理想的湿地植物。
-
关键词
湿地植物
富营养化
营养物吸收
去除率
-
Keywords
wetland plants
eutrophication
nutrient assimilation
removal efficiency
-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蛋白冠的形成、分析及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 3
-
-
作者
汤杰
张相
朱娜丽
李灵香玉
王亚韡
-
机构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10,共1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9761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22021003)。
-
文摘
纳米颗粒被生物体摄入到体内后不可避免地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蛋白冠。根据蛋白质与纳米颗粒表面的亲和程度与相互作用方式,蛋白冠通常被分为软蛋白冠和硬蛋白冠。蛋白冠的形成使得纳米颗粒具有新的生物学特征,进而影响纳米颗粒在生物体或环境体系中的吸收/吸附、分布、转化与归趋。蛋白冠的结构与组成主要受纳米颗粒、蛋白质和介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在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和生物分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影响纳米颗粒的生物效应。本文重点对蛋白冠的形成与影响因素、蛋白冠的表征分析方法和蛋白冠对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潜在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蛋白冠的应用和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蛋白冠
生物效应
形成机制
分析方法
-
Keywords
nanomaterials
protein corona
bioeffect
formation mechanism
analytical methods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