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Ts增强铜基复合粉末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鲍瑞 李澜波 +1 位作者 易健宏 程博文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4-460,共7页
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新型碳材料增强传统金属材料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制备途径。本文阐述了常用的制备CNTs/Cu复合粉末的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粉末冶金法制备CNTs/Cu基复合材料提供了选... 粉末冶金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新型碳材料增强传统金属材料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制备途径。本文阐述了常用的制备CNTs/Cu复合粉末的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粉末冶金法制备CNTs/Cu基复合材料提供了选择依据和参考,最后对CNTs/Cu复合粉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 Cu基材料 复合粉末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低氧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NO生成与还原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澜波 周月桂 宋姝丽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4-652,共9页
在Hencken燃烧器平面扩散火焰的煤粉燃烧实验系统上测量了煤粉火焰不同高度处的烟气组分浓度分布,研究了O_(2)/CO_(2)气氛下不同热协流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NO生成与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协流温度从1873K降低至1473K时,NO产率降低了... 在Hencken燃烧器平面扩散火焰的煤粉燃烧实验系统上测量了煤粉火焰不同高度处的烟气组分浓度分布,研究了O_(2)/CO_(2)气氛下不同热协流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NO生成与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协流温度从1873K降低至1473K时,NO产率降低了5%,而当氧气体积分数从20%降低至5%时,NO产率降低了20%.通过NO生成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挥发分氮氧化反应生成NO的活化能为82.5 kJ/mol,得到的NO生成速率有助于MILD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燃烧氮化学模型改进的应用.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高温低氧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及NO生成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离挥发分NO与焦炭NO对不同的NO生成与还原阶段进行分区,有助于了解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与还原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定量分离挥发分NO与焦炭NO生成与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O_(2)/CO_(2)气氛 NO产率 NO生成动力学 NO生成与还原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博文 鲍瑞 +1 位作者 易健宏 李澜波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91,共8页
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界面改性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金属基体和碳纳米管间的有效界面结合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中界面的载荷传递、导电以及导热性能,从而影响复合材料性能。本文... 在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界面改性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金属基体和碳纳米管间的有效界面结合直接影响了复合材料中界面的载荷传递、导电以及导热性能,从而影响复合材料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碳纳米管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工艺方法,讨论了界面改性工艺对碳纳米管增强Cu基和Al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AL基复合材料 CU基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H_(2)O气氛下甲烷MILD富氧燃烧NO和CO生成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邹远龙 周月桂 +1 位作者 李澜波 武文栋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9-246,共8页
利用Chemkin软件中对冲火焰模型对CO_(2)和H_(2)O气氛下甲烷MILD富氧燃烧进行详细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气氛下NO和CO的排放规律和生成机理.结果表明,MILD-CO_(2)燃烧模式下CO排放浓度约为MILDH_(2)O燃烧模式下的3倍.敏感性分析发现CO_(2... 利用Chemkin软件中对冲火焰模型对CO_(2)和H_(2)O气氛下甲烷MILD富氧燃烧进行详细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气氛下NO和CO的排放规律和生成机理.结果表明,MILD-CO_(2)燃烧模式下CO排放浓度约为MILDH_(2)O燃烧模式下的3倍.敏感性分析发现CO_(2)的分解会增加CO排放浓度,而MILD-H_(2)O燃烧模式下H_(2)O分解生成的OH基团促进了CO的氧化,降低了CO的排放浓度.同时,MILD-CO_(2)燃烧模式下NO排放浓度约为MILD-H_(2)O燃烧时的4倍,且MILD-H_(2)O燃烧模式下NO生成对氧化剂进口温度的变化不敏感.通过分离NO生成路径发现,两种气氛下N_(2)O中间体路径主导了NO的生成,NO再燃可以消耗20%以上生成的NO,其余路径相对不重要.结果表明MILD-H_(2)O燃烧比MILD-CO_(2)燃烧更有利于降低CO和N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燃烧 对冲火焰 富氧燃烧 无焰燃烧 N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MILD燃烧NO_(x)生成和还原机理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姝丽 李澜波 周月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41,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分析了国际火焰研究基金会(IFRF)试验系统上煤粉低氧稀释(MILD)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比较了不同的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模型、挥发分气相反应机理和焦炭燃烧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特性预测的影响,通过...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分析了国际火焰研究基金会(IFRF)试验系统上煤粉低氧稀释(MILD)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特性。比较了不同的湍流与化学反应相互作用模型、挥发分气相反应机理和焦炭燃烧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特性预测的影响,通过对比烟气速度场、温度场、组分浓度场的模型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得到了能够准确预测煤粉MILD燃烧特性的模型组合,即EDC-WD-MSR模型。采用此模型对煤粉MILD燃烧NO_(x)生成和还原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粉MILD燃烧中燃料型NO占主导地位,热力型NO、N_(2)O中间体路径和快速型NO之和对NO总排放的贡献小于10%。煤粉MILD燃烧存在强烈的NO均相和异相还原反应,其中NO异相还原反应使燃料型NO的排放量占单独计算的焦炭NO和挥发分NO排放量之和的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MILD燃烧 NO_(x)反应路径 NO_(x)生成和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氮释放和NO_(x)生成与还原特性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天宇 周月桂 +1 位作者 李澜波 王勇强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5,共7页
在沉降炉上开展低挥发分贫煤焦炭燃烧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1100~1300℃)、氧气体积分数(0~15%)和初始NO体积分数(0~500 mL/m^(3))对焦炭氮释放和NO_(x)生成与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无氧条件下,焦炭和NO发生异相还原反应,随... 在沉降炉上开展低挥发分贫煤焦炭燃烧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1100~1300℃)、氧气体积分数(0~15%)和初始NO体积分数(0~500 mL/m^(3))对焦炭氮释放和NO_(x)生成与还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无氧条件下,焦炭和NO发生异相还原反应,随着初始NO体积分数由0增加至500 mL/m^(3),NO_(x)还原率由0增加至93.4%。在焦炭燃烧条件下,焦炭氮释放并氧化生成NO_(x),此时增加初始NO体积分数抑制焦炭氮向NO_(x)转化。随着反应温度升高、氧气体积分数降低或初始NO体积分数增加,焦炭氮向NO_(x)的表观转化率均有所降低。当反应温度为1300℃、氧气体积分数为5%时,随着初始NO体积分数由0增加至500 mL/m^(3),焦炭对NO_(x)的还原作用逐渐增强,NO_(x)表观转化率由7.9%逐渐降低至-2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煤 焦炭燃烧 初始NO浓度 反应温度 氧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