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桑绵粉蚧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俊杰 孟翔 +3 位作者 周佳滨 杨陆兴 刘善海 李润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建立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转录组数据库,揭示扶桑绵粉蚧转录组的整体表达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TM40`00测序平台开展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组装。【结果】共获... 【目的】建立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转录组数据库,揭示扶桑绵粉蚧转录组的整体表达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TM40`00测序平台开展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组装。【结果】共获得58 322 258条序列读取片段(reads),共9.48 Gb(Gen Bank登录号:SAMN06130426)57 422 032条有效转录组数据。进一步组装拼接后,共获得94 475个单基因簇(unigene),平均长度为700 bp。将unigene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X比对,成功注释20 949个unigenes,其中,Nr注释的unigenes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unigenes同源性最高,达18.69%。扶桑绵粉蚧转录组unigenes根据GO功能注释大致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大类55个分支,与结合活性、催化活性、细胞进程和代谢进程相关的unigenes较多。此外,本研究还筛选到20条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途径和与性信息素代谢相关的序列。并通过与Nr和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比对,获得了15 037条编码序列(CDS)片段。【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的整体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扶桑绵粉蚧的基因功能及性信息素的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转录组 基因注释 GO数据库 编码序列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虫虫口密度与春玉米产量损失关系及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洪春 陈佳欢 +4 位作者 孙苓芙 宋显东 王春荣 庄宝龙 李润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9,共7页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黑龙江省春玉米田最重要食叶性害虫,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明确黑龙江省春玉米田黏虫不同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关系,确定玉米田黏虫经济阈值,采取人工饲养黏虫和田间接种不同虫口密度幼虫方法...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黑龙江省春玉米田最重要食叶性害虫,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明确黑龙江省春玉米田黏虫不同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关系,确定玉米田黏虫经济阈值,采取人工饲养黏虫和田间接种不同虫口密度幼虫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黏虫发生情况,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田二代和三代黏虫经济阈值。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玉米田二代黏虫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率和实际产量损失回归方程分别为Y=1.0755X-1.5411(R=0.9204)和Y=116.2X-166.82(R=0.9204),经济阈值为327~512头·百株-1;三代黏虫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率和实际产量损失回归方程分别为Y=0.5853X+1.3279(R=0.9687)和Y=60.625X+137.54(R=0.9687),经济阈值为225~677头·百株-1。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春玉米田黏虫科学和精准防控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对化学农药减量、提高防治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和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春玉米 虫口密度 产量损失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肥料减施下深耕对麦叶爪螨和麦岩螨种群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润钊 唐庆伟 +4 位作者 于福兰 于秀英 王艳辉 李立坤 陈法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0-84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和肥料水平对两种麦田害螨(麦叶爪螨Pentfaleus major和麦岩螨Petrobia latens)种群发生的影响,2019-2020年研究了浅耕(耕深13 cm)和深耕(耕深25 cm)下标准施肥(600 kg/hm^(2))和肥料减施(375 kg/hm^(2))麦田两种害...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和肥料水平对两种麦田害螨(麦叶爪螨Pentfaleus major和麦岩螨Petrobia latens)种群发生的影响,2019-2020年研究了浅耕(耕深13 cm)和深耕(耕深25 cm)下标准施肥(600 kg/hm^(2))和肥料减施(375 kg/hm^(2))麦田两种害螨的若虫、成虫和种群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相同肥料和耕作处理中麦叶爪螨发生量都明显高于麦岩螨发生量,麦叶爪螨是麦田主要害螨。与标准肥处理相比,肥料减施显著降低了2019年浅耕和深耕下麦岩螨若虫发生量,以及2020年深耕麦田麦岩螨种群发生量。另一方面,与浅耕处理相比,深耕显著降低了2019年标准肥麦田麦岩螨若虫发生量,并显著降低了2019年和2020年标准肥麦田麦叶爪螨成虫发生量,以及2019年和2020年标准肥麦田麦叶爪螨和麦岩螨种群发生量。可见,肥料减施和深耕处理都可降低麦田麦叶爪螨和麦岩螨种群发生量,有利于实现麦田害螨生态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深耕和浅耕 肥料减施 小麦害螨 种群发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太行山片区不同生境昆虫种类和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钟燕妮 邹言 +4 位作者 王诗诗 李立坤 李润钊 肖能文 陈法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2,共8页
通过对京津冀太行山片区不同生境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为京津冀太行山片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2019年7月-2020年10月,在京津冀太行山片区的9个县(区)(包括北京市的昌平区和房山区,以及河北省的涿鹿县、蔚县、涞水县... 通过对京津冀太行山片区不同生境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为京津冀太行山片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2019年7月-2020年10月,在京津冀太行山片区的9个县(区)(包括北京市的昌平区和房山区,以及河北省的涿鹿县、蔚县、涞水县、涞源县、易县、唐县和阜平县)的6种生境(即森林、人造林、湿地、灌丛、草地和农田)共设置106个样点,具体采用“样线踏查法”和“马来氏网法”相结合共进行了6次昆虫调查。共采集昆虫62450头,隶属于14目153科608种。不同生境间昆虫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P<0.01)、多样性指数H(P<0.01)和均匀度指数E(P<0.05)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Margalef丰富度指数依次为森林>人造林>湿地>灌丛>农田>草地,且森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为5.64、草地最低为2.70;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草地>灌丛>湿地>农田>森林=人造林;均匀度指数E依次为草地>森林>灌丛>湿地>农田>人造林。不同生境之间昆虫种群相似度分析表明,森林和人造林的相似度系数最高为0.51,表现为为中等相似;其余生境间的相似度指数均低于0.5,表现为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森林、人工林和湿地等生境昆虫物种丰富度较高,是主要的昆虫物种储存库,但对应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H较低,突显了这些生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昆虫多样性 群落 种类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温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若龙 韩永强 +3 位作者 李润钊 张一鸣 安东 孙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的自燃温度对研究反应控制压燃(RCCI)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温度,该神经网络模型以正庚烷掺混比、当量比和进气压力为输入,自燃温度为输出,单层隐含层有16个节点时迭代过... 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的自燃温度对研究反应控制压燃(RCCI)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自燃温度,该神经网络模型以正庚烷掺混比、当量比和进气压力为输入,自燃温度为输出,单层隐含层有16个节点时迭代过程均方误差和训练状态梯度均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对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验证、测试的线性系数和全局线性系数R分别为0.997 78,0.997 9,0.994 92和0.997 33,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模型对正庚烷掺混比、当量比和进气压力变化的泛化能力,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本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正庚烷 乙醇 混合燃料 自燃温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