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表型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1
作者
李海韵
田迅
+6 位作者
吕广超
韦世杰
黄亮
龙安刚
张琦
陈宇杰
马文静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8-1436,共9页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养分有效性对入侵植物的生长和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养分水平对少花蒺藜草的影响有助于解析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机制,为少花蒺藜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养分有效性对入侵植物的生长和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养分水平对少花蒺藜草的影响有助于解析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机制,为少花蒺藜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种养分浓度处理(每次分别施用浓度为25%、50%、75%、100%和200%的Hoagland标准营养液400 mL·盆^(-1),共6次),探究其对少花蒺藜草的表型特征、生物量积累、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少花蒺藜草的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和总小穗数随着养分的增加而增加,总分蘖数随着养分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5%处理下叶片数最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且其他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少花蒺藜草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果实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着养分的增加而增加。所有处理下少花蒺藜草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果实>茎>叶,且200%处理下果实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少花蒺藜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果实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分别呈等速生长、小于1的异速生长和大于1的异速生长关系。综上结果表明,养分丰富的环境将促进少花蒺藜草的生长和入侵;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结构的调整可能是其在入侵扩展过程中适应多种养分生境的重要生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养分
性状
异速生长
分配权衡
适应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虾共养”奏响“绿色”致富曲
2
作者
蔡鸽
李朋
+1 位作者
李红梅
李海韵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7期25-28,共4页
八月,荣昌区傲蕾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00多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合作社理事长龙长江积极组织社员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做好收割工作,确保稻谷“颗粒归仓”。记者行走在田埂上,只见稻穗低垂,随风摇曳,机声轰鸣,农户们正忙着收割、...
八月,荣昌区傲蕾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00多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合作社理事长龙长江积极组织社员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做好收割工作,确保稻谷“颗粒归仓”。记者行走在田埂上,只见稻穗低垂,随风摇曳,机声轰鸣,农户们正忙着收割、搬运稻谷,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理事长
颗粒归仓
收割期
养殖专业合作社
稻谷
荣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为干扰评价的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海韵
王洁
+1 位作者
燕翃翔
徐瑾
《风景园林》
2022年第8期102-107,共6页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南方林区的代表区域,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临一系列人地矛盾冲突。以东莞市为例,在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传统人为干扰评价基础上,叠加坡位和地形起伏度2种地形因子,以三维视角评估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并...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南方林区的代表区域,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临一系列人地矛盾冲突。以东莞市为例,在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传统人为干扰评价基础上,叠加坡位和地形起伏度2种地形因子,以三维视角评估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现状和识别可能存在保护空缺的区域。结果表明:目前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存在建设用地边界扩张倒逼自然保护地边界后退的风险,且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存在部分未与人为干扰冷点重叠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状生态保护价值,提出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相关建议,即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将东莞市南部具备自然保护地设立条件的人为干扰冷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以期为强化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功能和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边界优化
人为干扰
评价体系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韵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5期100-100,102,共2页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蚕桑发展基础产茧6万目标,以“户联户带,专家指导、利益诱导、蚕农互动”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蚕农的植桑养蚕...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蚕桑发展基础产茧6万目标,以“户联户带,专家指导、利益诱导、蚕农互动”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蚕农的植桑养蚕水平,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要求,促进蚕桑主导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
产业
发展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双膜覆盖模式“懒人”旱育秧技术要点
5
作者
李海韵
贺光成
《农家科技》
2022年第7期25-26,共2页
仁义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城区西北17千米,是荣昌区的三大农业大镇之一,地形以浅丘为主,试验旱地海拔高度在366~388米,年平均气温17℃,大于10℃有效积温6442℃。该镇土壤以pH值为5~6.5的弱酸性黄壤土为主,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为特色...
仁义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城区西北17千米,是荣昌区的三大农业大镇之一,地形以浅丘为主,试验旱地海拔高度在366~388米,年平均气温17℃,大于10℃有效积温6442℃。该镇土壤以pH值为5~6.5的弱酸性黄壤土为主,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为特色产业,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66.7公顷,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6.7%。目前,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60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是在家务农的主力军,在文化程度上也大部分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在这种实际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黄壤土
海拔高度
双膜覆盖
有效积温
耕地总面积
年平均气温
重庆市荣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机农艺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具体运用
6
作者
李海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5期189-189,187,共2页
花生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良好运用和资源集约,也推动了花生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结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整地深耕至机械摘果整个种植过程,全面结合农机农艺实现有效运用,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与农机...
花生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良好运用和资源集约,也推动了花生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结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整地深耕至机械摘果整个种植过程,全面结合农机农艺实现有效运用,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与农机农艺深入结合提供科学参考,以期推动高产栽培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全力提升花生种植单产水平,实现增效、降本以及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农艺
花生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表型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1
作者
李海韵
田迅
吕广超
韦世杰
黄亮
龙安刚
张琦
陈宇杰
马文静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8-1436,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BS03030、2020BS03026)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S673、BS6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267、32260683)。
文摘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养分有效性对入侵植物的生长和入侵性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不同养分水平对少花蒺藜草的影响有助于解析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机制,为少花蒺藜草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种养分浓度处理(每次分别施用浓度为25%、50%、75%、100%和200%的Hoagland标准营养液400 mL·盆^(-1),共6次),探究其对少花蒺藜草的表型特征、生物量积累、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少花蒺藜草的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和总小穗数随着养分的增加而增加,总分蘖数随着养分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5%处理下叶片数最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且其他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少花蒺藜草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果实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随着养分的增加而增加。所有处理下少花蒺藜草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果实>茎>叶,且200%处理下果实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少花蒺藜草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和果实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分别呈等速生长、小于1的异速生长和大于1的异速生长关系。综上结果表明,养分丰富的环境将促进少花蒺藜草的生长和入侵;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结构的调整可能是其在入侵扩展过程中适应多种养分生境的重要生态策略。
关键词
少花蒺藜草
养分
性状
异速生长
分配权衡
适应
入侵性
Keywords
Cenchrus pauciflorus
nutrients
traits
allometry
allocation trade-off
adaptation
invasiveness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虾共养”奏响“绿色”致富曲
2
作者
蔡鸽
李朋
李红梅
李海韵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7期25-28,共4页
文摘
八月,荣昌区傲蕾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800多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合作社理事长龙长江积极组织社员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做好收割工作,确保稻谷“颗粒归仓”。记者行走在田埂上,只见稻穗低垂,随风摇曳,机声轰鸣,农户们正忙着收割、搬运稻谷,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关键词
合作社理事长
颗粒归仓
收割期
养殖专业合作社
稻谷
荣昌区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为干扰评价的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海韵
王洁
燕翃翔
徐瑾
机构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风景园林》
2022年第8期102-107,共6页
文摘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南方林区的代表区域,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面临一系列人地矛盾冲突。以东莞市为例,在基于土地覆被类型的传统人为干扰评价基础上,叠加坡位和地形起伏度2种地形因子,以三维视角评估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现状和识别可能存在保护空缺的区域。结果表明:目前东莞市的自然保护地存在建设用地边界扩张倒逼自然保护地边界后退的风险,且现有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存在部分未与人为干扰冷点重叠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现状生态保护价值,提出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相关建议,即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将东莞市南部具备自然保护地设立条件的人为干扰冷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以期为强化区域生态屏障保护功能和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范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保护地
边界优化
人为干扰
评价体系
空间自相关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tected area
boundary optimization
human disturbance
evaluation system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分类号
TU985.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韵
机构
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15期100-100,102,共2页
文摘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进一步落实和深化《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蚕桑发展基础产茧6万目标,以“户联户带,专家指导、利益诱导、蚕农互动”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蚕农的植桑养蚕水平,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要求,促进蚕桑主导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
关键词
蚕桑
产业
发展
方案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双膜覆盖模式“懒人”旱育秧技术要点
5
作者
李海韵
贺光成
机构
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
2022年第7期25-26,共2页
文摘
仁义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城区西北17千米,是荣昌区的三大农业大镇之一,地形以浅丘为主,试验旱地海拔高度在366~388米,年平均气温17℃,大于10℃有效积温6442℃。该镇土壤以pH值为5~6.5的弱酸性黄壤土为主,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为特色产业,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66.7公顷,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6.7%。目前,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60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是在家务农的主力军,在文化程度上也大部分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在这种实际情况下.
关键词
旱育秧技术
黄壤土
海拔高度
双膜覆盖
有效积温
耕地总面积
年平均气温
重庆市荣昌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机农艺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具体运用
6
作者
李海韵
机构
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5期189-189,187,共2页
文摘
花生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机农艺的良好运用和资源集约,也推动了花生种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结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整地深耕至机械摘果整个种植过程,全面结合农机农艺实现有效运用,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与农机农艺深入结合提供科学参考,以期推动高产栽培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全力提升花生种植单产水平,实现增效、降本以及高产。
关键词
农机农艺
花生
高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表型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李海韵
田迅
吕广超
韦世杰
黄亮
龙安刚
张琦
陈宇杰
马文静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稻虾共养”奏响“绿色”致富曲
蔡鸽
李朋
李红梅
李海韵
《农家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人为干扰评价的东莞市自然保护地空间优化
李海韵
王洁
燕翃翔
徐瑾
《风景园林》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蚕桑产业稳定发展对策分析
李海韵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水稻双膜覆盖模式“懒人”旱育秧技术要点
李海韵
贺光成
《农家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农机农艺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具体运用
李海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