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水量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海防 卫伟 +2 位作者 陈利顶 郭二辉 黄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7-293,共7页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水是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严重阻碍了当地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蓄水量既有收入,又有支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相对亏缺的状态。以黄土高原降雨时空变化、林草地土壤水...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水是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严重阻碍了当地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黄土高原林草地覆盖土壤蓄水量既有收入,又有支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但相对亏缺的状态。以黄土高原降雨时空变化、林草地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水分蒸发蒸腾、土壤干层的形成以及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等几个关键因素为切入点进行详细阐述,对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提出关于黄土高原土壤水量平衡的研究,应在成熟林草地水源涵养功能及林草地水文生态过程的尺度扩展方面加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量平衡 林草地覆盖 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海防 黄勇 +4 位作者 范志伟 杨章旗 零球 零天旺 覃富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 以广西横县国有镇龙林场马尾松2年生、11年生、13年生、16年生、24年生和50年生人工林替代其演替进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中物种数量的变化是伴随着阳性先锋物种的衰退和中生性顶级植物的发展,物种数量在演替前期(2~16年)迅速增加,在16年生林分达到高峰,随后(16~50年)逐步降低。(2)在乔木层,马尾松纯林首先演替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再演替为针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下灌草层首先被阳性植物占据,其后逐步被常绿植物替代;在50年生马尾松林,藤本植物物种数明显增高。(3)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林龄的增大呈升高的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先升高(2~13年)后降低(13~50年)。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演替前期逐渐升高,到16年生马尾松林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优势度指数在幼龄林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均匀度指数则随着演替进程呈升高的趋势。(4)草本层各项指数变化规律都不明显。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进程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尾松人工林 演替 生物多样性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海防 范志伟 +3 位作者 颜培栋 杨章旗 零天旺 覃富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0-323,共4页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增大,地表凋落物量逐渐增多,到16年生林分达到最高,此后,凋落物量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尾松人工林林龄增大,地表凋落物量逐渐增多,到16年生林分达到最高,此后,凋落物量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表层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指标随林龄增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总持水量及综合水源涵养力随林龄增大也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尾松人工林 水源涵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毛竹林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海防 史梅容 +3 位作者 王金叶 赵连生 王绍能 赵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3,128,共5页
以漓江上游猫儿山典型森林植被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对其0—20,20—50,50—80cm共3个层次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定位监测,分析了各层次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结果表明:(1)3个层次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1)... 以漓江上游猫儿山典型森林植被毛竹林(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对其0—20,20—50,50—80cm共3个层次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定位监测,分析了各层次土壤含水量的降雨响应。结果表明:(1)3个层次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1),年均值分别为39.49%,41.17%,44.15%,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最少,20—50cm增加,50—80cm最高。降雨与3个层次土壤含水量都呈极显著相关性。(2)从小雨到暴雨,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都可以分为平台期、上升期、峰值期和退水期;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是比较复杂的。(3)在上升期,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增加最快;退水期,50—80cm土壤最快,这与前期土壤含水量及降雨强度有关系。该研究为揭示漓江上游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客观评估漓江上游水资源潜力,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毛竹林 土壤含水量 降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典型人工林土壤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通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海防 段文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2,共7页
二氧化碳(CO2)和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是其主要排放源。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纯林(EUp),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纯林(ACp),10个树种混交林(... 二氧化碳(CO2)和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是其主要排放源。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纯林(EUp),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纯林(ACp),10个树种混交林(Tp)和30个树种混交林(THp)等4种林型的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测定,研究纯林和混交林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和N2O排放通量季节波动幅度较大;4个林型土壤CO2和N2O通量在湿季均维持较高水平;通量峰值均出现在湿季,旱季则明显降低,且相对稳定。由于EUp和ACp纯林土壤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比混交林高,导致EUp(130.67 mg.m-2.h-1)和ACp(134.65 mg.m-2.h-1)土壤CO2通量显著高于Tp(111.39 mg.m-2.h-1)和THp(108.53 mg.m-2.h-1)。在4种林型中,尾叶桉对土壤NO3-N吸收快速,土壤N2O排放通量最低,达12.45μg.m-2.h-1。土壤温度、土壤湿度、MBC和呼吸底物[NO3-N和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都是影响土壤CO2和N2O通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二氧化碳通量 氧化亚氮通量 纯林 混交林 温室气体 林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水资源供求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海防 段文军 +3 位作者 王金叶 王绍能 蒋得斌 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289-13291,共3页
对广西猫儿山高山矮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阔叶林和毛竹林5种典型林型地表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5种林型地表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铁杉林(48.2t/hm2)>阔叶林(3... 对广西猫儿山高山矮林、铁杉林、水青冈林、阔叶林和毛竹林5种典型林型地表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物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5种林型地表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铁杉林(48.2t/hm2)>阔叶林(32.8t/hm2)>高山矮林(30.5t/hm2)>水青冈林(25.7t/hm2)>毛竹林(13.8t/hm2);土壤最大持水力依次为:铁杉林(1424.7t/hm2)>阔叶林(1184.7t/hm2)>高山矮林(1105.3t/hm2)>水青冈林(1090.0t/hm2)>毛竹林(1086.7t/hm2)。铁杉林具有最好的水源涵养功能,而毛竹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猫儿山林区最大持水量能够满足漓江0.7m以上水位,但毛竹林面积的扩张是林区水文生态保护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森林 水源涵养 供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法在绿地景观美学功能适宜度评价中的应用——以武钢工业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海防 周志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27-2929,共3页
以武钢工业区为例,从树种丰富度、季相变化、树种配置3个美学功能要素入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绿地景观美学功能适宜度进行评价,为绿地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00个绿地斑块中,适宜绿地斑块占20%;基本适... 以武钢工业区为例,从树种丰富度、季相变化、树种配置3个美学功能要素入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绿地景观美学功能适宜度进行评价,为绿地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100个绿地斑块中,适宜绿地斑块占20%;基本适宜的绿地斑块占22%;不适宜的绿地斑块占58%。不适宜的斑块较多,说明武钢工业区在树种丰富度、可观赏树种选择、乔灌草搭配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地 美学功能 适宜度评价 武钢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4种典型人工林土壤CO_2和CH_4通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海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2,共7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尾叶桉纯林(Eucalyptus urophylla,EUp)、厚荚相思纯林(Acacia crassicarpa,ACp)、10个树种混交林(Tp)和30个树种混交林(THp)4种林型的土壤CO2和CH4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测...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尾叶桉纯林(Eucalyptus urophylla,EUp)、厚荚相思纯林(Acacia crassicarpa,ACp)、10个树种混交林(Tp)和30个树种混交林(THp)4种林型的土壤CO2和CH4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测定,研究纯林和混交林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都是CO2的源,但对CH4而言,可能是源,也可能是汇。CO2和CH4排放通量季节波动幅度较大;4种林型土壤CO2和CH4通量在湿季均维持较高水平;峰值均出现在湿季,旱季则趋于降低,且相对稳定。由于EUp和ACp纯林土壤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比混交林高,导致Eup(130.67 mg.m-2.h-1)和Acp(134.65 mg.m-2.h-1)土壤CO2通量显著高于Tp(111.39 mg.m-2.h-1)和THp(108.53 mg.m-2.h-1)。在4种林型中,尾叶桉和厚荚相思对土壤NO3-N和NH4-N快速吸收,土壤CH4排放通量较低。土壤温度、湿度、MBC、NO3-N和NH4-N都是影响土壤CO2和CH4通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CO2通量 CH4通量 纯林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态学》实践教学浅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海防 赖晓华 +1 位作者 段文军 滕汉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12-113,共2页
《生态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和景观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生态学》内容广泛,理论抽象难懂,实践性强。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了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群落和系统结构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方法上,采取以理论... 《生态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和景观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生态学》内容广泛,理论抽象难懂,实践性强。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了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群落和系统结构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方法上,采取以理论讲解为主,结合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和资料,进行电化教学,突出理论教学和参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生态学》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实践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il CH_4 fluxes response to understory removal and N-fixing species addition in four forest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防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01-310,397,共11页
CH4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and mainly comes from soils in forest ecosyste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understory removal a... CH4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reenhouse gases, and mainly comes from soils in forest ecosystem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understory removal and N-fixing species (Cassia alata) addition, on soil CH4 fluxes in four forest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Fluxes of CH4 were measured in Eucalyptus urophylla plantation (B1), Acacia crassi-carpa plantation (B2), 10-native-species-mixed plantation (B3), and 30-native-species-mixed plantation (B4) stands using the static chamber method in Southern China. Four forest management treatments, includ-ing (1) understory removal and replacement with C. alata (UR+CA); (2) understory removal only (UR); (3) C. alata addition only (CA); and (4) control without any disturbances (CK), were applied in the four forest plant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ation type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il CH4 fluxes. B1 and B2 tended to be CH4 consumers, while B3 and B4 inclined to be CH4 producers. UR decreased CH4 fluxes by providing a more optimal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regime for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and increasing substrate mineralization. How-ever, CA enhanced CH4 fluxes in B1 and B2 for N-fixing function of C. alata while lowered CH4 fluxes in B3 and B4. Soil CH4 flux rate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in the top 10-cm soil layer. Furthermore, the quality of substrates, such as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and mineral N might also be important driving factors for CH4 fluxes. This stud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n CH4 fluxes in plantations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such as UR and 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H4 fluxes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UNDERS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钢工业区园林植物环境适宜度评价
11
作者 李海防 周志翔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主厂区总面积156.23hm2。为探讨绿地植物环境适宜性,选择100个绿地斑块,构建了包括SO2浓度、TSP浓度、土壤硬度、土壤厚度4个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适宜的绿地斑块占66%;基本适宜的绿地斑块占2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主厂区总面积156.23hm2。为探讨绿地植物环境适宜性,选择100个绿地斑块,构建了包括SO2浓度、TSP浓度、土壤硬度、土壤厚度4个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适宜的绿地斑块占66%;基本适宜的绿地斑块占23%;不适应的绿地斑块占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适宜度 评价 园林植物 武钢工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小流域场降雨产流过程及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海防 王金叶 +3 位作者 刘兴伟 唐东明 光平 王绍能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是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广西猫儿山代表性林区,利用三角形量水堰,对地表产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外降雨、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曲线波动基本一致;洪水产流曲线陡峭,随降雨变... 场降雨条件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是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广西猫儿山代表性林区,利用三角形量水堰,对地表产流过程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外降雨、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曲线波动基本一致;洪水产流曲线陡峭,随降雨变化洪水起伏较大,但洪水回落较慢,历时时间较长。河川径流洪峰最大流量与最大雨强几乎同时出现,洪峰的滞后效应不明显;河川径流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有迟缓型、敏感型和平稳型的特点。河川径流与林外降雨量及前48h降雨量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猫儿山 小流域 场降雨 产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上游森林小流域径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4 位作者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3,共5页
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Calder,2007;Laurance,2007;Wang et al.,2011)。一般认为,森林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但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郭明春等,2005;魏晓华等,2005;Chirino et al.,... 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Calder,2007;Laurance,2007;Wang et al.,2011)。一般认为,森林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但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郭明春等,2005;魏晓华等,2005;Chirino et al.,2006;索安宁等,2007;王金叶等,2012)。径流变化受森林植被、流域面积和降水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森林 降水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06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金龙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王永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2,65,共6页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3S技术,对1986—2006年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a间,桂林市区林地、建设用地、裸地呈增加趋势,农田、草地、水体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快,景观变化最剧烈;从景观水平上看,斑...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3S技术,对1986—2006年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a间,桂林市区林地、建设用地、裸地呈增加趋势,农田、草地、水体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快,景观变化最剧烈;从景观水平上看,斑块数、聚合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增加趋势,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面积加权分维数和结合度呈降低趋势。从类型水平上看,林地破碎化降低、自然特征增加;农田破碎化加剧、趋向于分散经营;建设用地破碎化增加、集中化趋势明显;水体破碎化、复杂性均有所增加;草地变化剧烈。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果业种植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城镇扩张以及农业开发活动是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驱动因素 桂林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上游典型森林群落内外降雨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4 位作者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2009—2011年,对漓江上游典型森林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林内和林外降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试验区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干旱与暴雨频发,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82.39%,旱季降水仅占全年江水的17.61%。2011年生长季节总体表现为极其... 2009—2011年,对漓江上游典型森林群落木荷(Schima superba)林内和林外降雨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试验区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干旱与暴雨频发,雨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82.39%,旱季降水仅占全年江水的17.61%。2011年生长季节总体表现为极其干旱,但降水总量却高于前几年的平均值,5—6月降水总量占观测期间降水总量的63.59%。单次最大降雨16h达319.8mm,降雨强度达20.0mm/h;超过50mm的日降雨量占观测日降雨总量的65.25%。木荷林内外降雨联系紧密,林内穿透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存在显著线性相关,但降雨穿透率与林外降雨量及强度之间的关系复杂。在高雨量级或强降雨情况下,林内降雨穿透率大,变异小,小于2.5mm/h的降雨穿透率为60.96%,变异系数为39.81%;大于8.0mm/h的降雨穿透率为72.40%,变异系数为5.64%。本研究为正确认识流域森林生态水文功能,制定有效的水资源调配和水源涵养林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截留 穿透降雨 森林群落 漓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典型植被林冠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明秀 樊亚明 +2 位作者 史梅容 魏彦会 李海防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运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广西猫儿山3种典型森林植被进行叶面积指数测定,对比3种典型森林植被叶面积空间分布以及其水平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1)杉木林、木荷林和毛竹林叶面积指数水平分布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与距林冠... 运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广西猫儿山3种典型森林植被进行叶面积指数测定,对比3种典型森林植被叶面积空间分布以及其水平空间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1)杉木林、木荷林和毛竹林叶面积指数水平分布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叶面积指数与距林冠投影中心距离呈二次函数关系;(2)杉木林叶分布的最大值在树冠顶部,从上到下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而木荷林从上层到下层叶面积指数呈增加的趋势;(3)杉木林的冠层在水平空间分布的均匀性要好于其他2种林型,毛竹林分布均匀性最差。本研究对揭示不同林型叶面积在森林植被中的空间格局,探究林冠结构和水文过程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典型植被 林冠结构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高压旋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防 耿永卫 +1 位作者 荣万岭 成林 《交通科技》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高压旋喷法是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混合搅拌来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旋喷桩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介绍高压旋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软基处理 单管高压旋喷桩 高速公路 单管高压旋喷桩 高速公路 软基加固 应用 地基承载力 高压旋喷法 混合搅拌 化学浆液 软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郑文俊 李海防 王力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
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生态立法等方面对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建设内涵,政府、企业、居民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 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生态立法等方面对桂林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建设内涵,政府、企业、居民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实践 思考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PTC管桩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荣万岭 韩晓明 +2 位作者 耿永卫 杨红成 李海防 《现代交通技术》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本文根据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HN—D1—1标静压桩的施工实践,对静压PTC桩施工原理、主要施工技术作一介绍,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关键词 PTC桩 压桩 送桩 接桩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儿山杉木林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旭 刘慧敏 +2 位作者 李海防 王绍能 叶建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84-91,共8页
以漓江上游猫儿山典型植被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其0-20cm、20-50cm、50-80cm 3个层次的土壤进行土壤含水量定位监测,分析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响应。结果表明,(1)从小雨、中雨、大雨到暴雨,由于土壤水的侧向补给作用,20-5... 以漓江上游猫儿山典型植被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对其0-20cm、20-50cm、50-80cm 3个层次的土壤进行土壤含水量定位监测,分析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响应。结果表明,(1)从小雨、中雨、大雨到暴雨,由于土壤水的侧向补给作用,20-50cm土层含水量平均值大于0-20cm和50-80cm土层;(2)从小雨、中雨、大雨到暴雨,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均可以分为平台期、上升期、峰值期和退水期,但有时平台期不明显;(3)各层次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根据降雨等级发生变化。降雨后,20-50cm土层含水量上升快,且下降迅速,而且0-20cm和50-80cm土层含水量上升和下降都略缓。本研究为揭示漓江上游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客观评估漓江上游水资源潜力、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土壤含水量 降雨响应 猫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