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海普 胡岳华 +1 位作者 蒋玉仁 王淀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701,共5页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 ,详细考察了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实验显示 :非离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在 pH <6时 ,抑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 ,但当pH >6时 ,却对一水硬铝石浮选有活化作用 ;阳离...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 ,详细考察了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实验显示 :非离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在 pH <6时 ,抑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 ,但当pH >6时 ,却对一水硬铝石浮选有活化作用 ;阳离子淀粉在较宽 pH值范围内对一水硬铝石均有抑制作用 ;3种淀粉化合物在 pH <6时均活化高岭石的浮选 ,当pH >6时活化作用较微。结果表明 :变性淀粉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反浮选中实现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分离的有效调整剂 ,阴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 ζ 电位更负 ,阳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 ζ 电位更正 ,非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电位绝对值减小。由实验结果结合药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得出结论 :非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铝硅矿物 浮选 作用机理 分离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表征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海普 李彬 +1 位作者 欧阳明 张莎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277,共5页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淀粉的两大主要组分,它们在分子结构以及分子聚集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物化特性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比例的淀粉在总体应用表现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讨论淀粉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淀粉的两大主要组分,它们在分子结构以及分子聚集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物化特性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比例的淀粉在总体应用表现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讨论淀粉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纯度、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晶体特性、热焓特性、黏度特性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表征 物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高岭石的相互作用机理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海普 胡岳华 +1 位作者 王淀佐 徐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3,共6页
采用十二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捕收剂,考察了高岭石的可浮性随pH值的变化情况。通过对高岭石不同解理面的化学组成分析及其与十二胺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分析,建立了高岭石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十二胺的作用模型,解释了阳离子作用下高岭石... 采用十二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捕收剂,考察了高岭石的可浮性随pH值的变化情况。通过对高岭石不同解理面的化学组成分析及其与十二胺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分析,建立了高岭石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十二胺的作用模型,解释了阳离子作用下高岭石的浮选行为。碱性矿浆中,高岭石颗粒的端面和层面均带负电,各解理面间产生静电斥力而使矿粒充分分散;阳离子十二胺在高岭石的(001)面优先吸附,使高岭石的各表面亲水性不同,从而在亲水力的作用下使颗粒发生疏水絮凝,减少了矿物的疏水表面,使矿物难以被浮选。在酸性条件下,矿浆中存在大量游离的离子,高岭石的(001)面吸附H+而使其表面性质与{001}面性质相似,十二胺能够较均匀地吸附在高岭石的各个解理面上。此外,高岭石颗粒的端面带正电,层面带负电,二者之间静电引力作用使矿粒发生絮凝,减少了高岭石矿粒的总表面积,增加了捕收剂的吸附密度。2种因素共同作用,使高岭石在pH值较低的矿浆中表现出较好的可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高岭石 量子化学 捕收剂 浮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淀粉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海普 蒋玉仁 +2 位作者 曹学锋 胡岳华 王淀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共4页
合成了多功能基、羧甲基和阳离子淀粉 ,计算了产品分子中极性基的电负性和药剂的 3个亲水 -疏水平衡参数 (HLB、lgp和i)。研究了药剂极性基亲固能力、电性及药剂亲水 -疏水判据与其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性能的关系。浮选试验结果表... 合成了多功能基、羧甲基和阳离子淀粉 ,计算了产品分子中极性基的电负性和药剂的 3个亲水 -疏水平衡参数 (HLB、lgp和i)。研究了药剂极性基亲固能力、电性及药剂亲水 -疏水判据与其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性能的关系。浮选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条件下 ,药剂对一水硬铝石有抑制作用 ,且依多功能基淀粉、羧甲基淀粉、阳离子淀粉、原淀粉顺序递减 ;但对高岭石有活化作用 ,其中羧甲基淀粉和阳离子淀粉活化作用较强。对变性淀粉结构 -性能关系的研究得到与浮选试验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合成 结构 性能 浮选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水溶性金属注射成形用粘结剂的研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海普 钟宏 祝爱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5-279,共5页
论文在抽提MIM粘结剂中水溶性组分及病分子组元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计算、溶解试验确定了水溶性组分的品种、PEG的分子龟分布,进而结合混合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确定了水溶性MIM粘结剂中的高分子组元和整个粘结剂配方。结果表明,PE... 论文在抽提MIM粘结剂中水溶性组分及病分子组元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参数计算、溶解试验确定了水溶性组分的品种、PEG的分子龟分布,进而结合混合试验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确定了水溶性MIM粘结剂中的高分子组元和整个粘结剂配方。结果表明,PEG是一种合适的水溶性组分,恰、与的分子最分布,即10%PEG600+30%PEG1000+60%PEG1500的混合配方呵以满足MIM工艺时其热收缩率的要求;PEG—POM具有热力学相容性,其混合物流动性、冷却强度好但水溶性苊;PMMA分子量时PMMA—PEG的混合性具有决定讹的作用,住PMMA分子量适中(M=(40.7~98.4)×10^4)时,PEG—PMMA混合物棚容性、冷却强度和水溶性都较好,但流动性稍差;当PEG-POM—PMMA三者以75:23:2配比组成三元素时,它兼备了PEG—POM和PEG—-PMMA二元体系的优点,总体效果最好。为了增加粘结剂水溶性纰分PEG的热稳定性、改善组分间的相容性、降低黏度和增加粘结剂对粉末的润湿性,粘结剂需要配以适篷抗氧刹BHT、增塑剂DOP和表师活性剂。最终确定粘结剂适宜配方为:PEG72%,POM23%,PMMA2%,SA2%,DOP1%,BHT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水溶性粘结剂 聚乙二醇 聚甲醛 聚甲越阿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精矿粉造块中合成有机高分子粘结剂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海普 钟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7-30,共4页
研究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水解聚丙烯腈和酚醛树脂 4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对磁铁精矿粉的粘结性能 ,探讨了粘结剂分子结构与粘结性能的关系 ,提出用化合物分子中极性基基团电负性、化合物的分配系数P、化合物溶液粘度分别作为... 研究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水解聚丙烯腈和酚醛树脂 4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对磁铁精矿粉的粘结性能 ,探讨了粘结剂分子结构与粘结性能的关系 ,提出用化合物分子中极性基基团电负性、化合物的分配系数P、化合物溶液粘度分别作为度量粘结剂的粘结力、粘结剂的亲水性、粘结剂水溶液粘弹性的参数。分析预测结果与压团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表明这几项参数可以作为粘结剂设计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粉 造块 粘结剂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粘结性能 聚丙烯酸钠 亲水性 压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肟酸高分子药剂在铝土矿反浮选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普 胡岳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8,71,共4页
通过浮选试验 ,研究了氧肟酸淀粉和氧肟酸聚丙烯酰胺两种高分子药剂对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肟酸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对一水硬铝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对高岭石有活化现象 ;氧肟酸聚丙烯酰胺在整个试验... 通过浮选试验 ,研究了氧肟酸淀粉和氧肟酸聚丙烯酰胺两种高分子药剂对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氧肟酸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对一水硬铝石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而对高岭石有活化现象 ;氧肟酸聚丙烯酰胺在整个试验 pH值范围内对两种矿物均有活化作用。两种大分子药剂属于阴离子型 ,动电位测定结果表明 ,它们在带负电的高岭石、一水硬铝石表面吸附 ,使其动电位负性增加 ,表明药剂与矿物存在氢键力或化学作用力。由于在一水硬铝石表面 ,氧肟酸淀粉可以罩盖捕收剂十二胺 ,增加矿物表面的亲水性 ,从而对其产生抑制作用。而线型氧肟酸聚丙烯酰胺在矿物表面为卧式吸附 ,其分子链上的负电区能够增加阳离子捕收剂的吸附量 ,从而活化了一水硬铝石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反浮选 氧肟酸高分子药剂 氧肟酸淀粉 氧肟酸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化学镀法制备泡沫铝用Ni/TiH_2包覆粉末发泡剂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海普 宋振伟 +2 位作者 秦春阳 李星 钟志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888-1892,共5页
酸性条件下,对常用发泡剂TiH2粉末的表面进行均匀、质量比可控的Ni层包覆,提高其释氢温度并延缓释氢速率。结果表明,以硫酸镍为主盐,NaH2PO2.H2O为还原剂,制备Ni/TiH2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质量浓度30 g/L,NaH2PO2.H2O质量浓... 酸性条件下,对常用发泡剂TiH2粉末的表面进行均匀、质量比可控的Ni层包覆,提高其释氢温度并延缓释氢速率。结果表明,以硫酸镍为主盐,NaH2PO2.H2O为还原剂,制备Ni/TiH2复合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质量浓度30 g/L,NaH2PO2.H2O质量浓度30 g/L,pH值4.5~4.8,缓冲剂浓度为20 g/L,稳定剂浓度为0.8 mg/L,络合剂A浓度为8 mL/L,络合剂B浓度为18 g/L,温度为80℃。Ni含量为30%Ni/TiH2复合粉体镀镍后,开始释氢温度比镀镍前提高300℃,同时释氢速率也得到明显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TiH2发泡剂 酸性化学镀镍 释氢性能 沉积速率 镀液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胺聚合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9
作者 李海普 万俊杰 +2 位作者 王帅 常庆伟 欧阳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07-111,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由溶液法及微波辅助固相法制备的醌胺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的产物具有更高的电极活性、容量、循环稳定性和重现性。将此法制得的醌胺聚合物与金属锂组装成模拟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由溶液法及微波辅助固相法制备的醌胺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固相法制备的产物具有更高的电极活性、容量、循环稳定性和重现性。将此法制得的醌胺聚合物与金属锂组装成模拟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模拟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最高可达92.7%,比容量约为41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胺聚合物 电化学性能 功能高分子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浮选铝硅酸盐类矿物的机理 被引量:34
10
作者 曹学锋 胡岳华 +1 位作者 蒋玉仁 李海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3-696,共4页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 ,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 1,3丙二胺 (DN12 ) ,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DN12 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 ;DN12 的浓度为 3× 10 -4mol·L-1时 ,对 3种铝硅酸盐... 以十二胺和丙烯腈为原料 ,常压下合成了阳离子捕收剂N十二烷基 1,3丙二胺 (DN12 ) ,考察了其对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DN12 的捕收性能优于十二胺 ;DN12 的浓度为 3× 10 -4mol·L-1时 ,对 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均超过 80 % ,对 3种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顺序为高岭石 >叶蜡石 >伊利石 ;浮选 pH范围为 5~ 8。动电位和红外光谱说明DN12 与铝硅酸盐类矿物形成了氢键并产生静电吸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酸盐矿物 反浮选 动电位 红外光谱 浮选 捕收剂 DN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c-12提高德兴铜矿铜金钼回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广义 钟宏 +7 位作者 戴塔根 李海普 刘建国 罗时军 洪建华 熊新海 赵桂洪 周玲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3-36,共4页
对新型选铜捕收剂M ac-12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密度泛函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Cu2+和Cu+离子与M ac-12能发生化学作用而生成新物质,而M ac-12与Fe2+或Fe3+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作用;新药剂M ac-12的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 对新型选铜捕收剂M ac-12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密度泛函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Cu2+和Cu+离子与M ac-12能发生化学作用而生成新物质,而M ac-12与Fe2+或Fe3+离子之间不存在化学作用;新药剂M ac-12的反应中心硫原子给电子的能力较弱,而接受反馈电子的能力很强,其对提供反馈电子能力较弱的硬酸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而对易提供反馈电子的软酸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与传统黄药工艺(70 g/t)相比,M ac-12+少量丁黄药(25 g/t)工艺可降低铜硫浮选分离的石灰用量,提高铜精矿中铜品位0.9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1.03个百分点,金品位1.29 g/t、金回收率7.16个百分点,钼品位0.029 3个百分点、钼回收率3.90个百分点。M ac-12捕收剂已工业应用于德兴铜矿,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12捕收剂 黄铜矿 浮选 回收率 铜回收率 德兴铜矿 铜金 Fe^3+离子 捕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污泥中12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梓 杨兆光 李海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污泥样品(约1g)经30mL的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和丙酮的混合液超声提取1.0h。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硅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净化液中12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 污泥样品(约1g)经30mL的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和丙酮的混合液超声提取1.0h。离心后,取上清液,用硅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净化液中12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12种PAHs的质量分数均在5~500μg·kg^-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29~14.50μg·kg^-1。以空白污泥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54.9%~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0.1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环芳烃 污泥 超声辅助提取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水体中两种主要异嗅物质的来源及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冲炜 邹攀 +1 位作者 杨兆光 李海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4-80,共7页
近年来,水中嗅味问题逐渐引起关注。研究发现,天然水体中异嗅物质主要是微生物和藻类的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总结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的两种异嗅物质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莰醇(MIB)的来源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介绍了异嗅物质通过吸... 近年来,水中嗅味问题逐渐引起关注。研究发现,天然水体中异嗅物质主要是微生物和藻类的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总结了天然水体中常见的两种异嗅物质土臭素(GSM)和二甲基异莰醇(MIB)的来源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介绍了异嗅物质通过吸附、挥发、光解、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在饮用水水源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其进入水体生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次级代谢产物 异嗅物质 二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归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法分析难溶性黄药重金属配合物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波 刘金凤 +2 位作者 刘耀驰 杨兆光 李海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25-3029,共5页
提出可用于难溶性黄药重金属配合物检测的紫外光谱方法。实验首先考察了在黄药溶液中加入不同重金属离子后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发现Pb2+、Cu2+会与黄药生成难溶性配合物,而Fe2+,Zn2+,Mn2+对黄药溶液的紫外吸收影响很小。接下来实验比... 提出可用于难溶性黄药重金属配合物检测的紫外光谱方法。实验首先考察了在黄药溶液中加入不同重金属离子后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发现Pb2+、Cu2+会与黄药生成难溶性配合物,而Fe2+,Zn2+,Mn2+对黄药溶液的紫外吸收影响很小。接下来实验比较了不同孔径的滤膜对难溶性配合物的去除效果,发现采用0.22μm滤膜可以有效的将黄原酸铜或黄原酸铅与滤液分离。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了硫化钠与难溶性配合物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S2-可以定量的将配合物中的黄原酸根置换到溶液中。研究得出可以通过加入硫化钠后滤液中黄药浓度的上升值得到原水样中难溶性黄药重金属配合物的含量。最后研究将该方法应用于郴州三十六湾三家铅锌选矿厂废水的分析中,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 重金属配合物 紫外-可见光谱 浮选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0
15
作者 冯艳 李海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形式单一等问题。其原因有就业指导机制不完善、就业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和评估机制缺位。为了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实现共性指导与... 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指导形式单一等问题。其原因有就业指导机制不完善、就业机构专业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和评估机制缺位。为了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实现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相统一,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估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 专业化水平 评估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DMC-AM)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宏 常庆伟 +1 位作者 李华明 李海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41-246,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石蜡为连续相,Span80和OP10为复合型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阳离子共聚物P(DMC-AM),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油水质量比以及聚合体系pH...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石蜡为连续相,Span80和OP10为复合型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阳离子共聚物P(DMC-AM),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单体质量分数、油水质量比以及聚合体系pH值等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V-50用量为1.4‰、乳化剂用量为6%、EDTA-2Na用量为1.0‰、亲水亲油平衡值为6、单体质量分数为40%、单体配比为n(DMC):n(AM)=5:95、油水质量比为1.1:1.0、pH值为5、反应温度为50℃及反应时间为4h。在上述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89×104。并通过FT-IR和DSC-TGA对产物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反相乳液聚合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机高分子粘结剂在铁矿造块中的粘结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宏 李海普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55,共4页
进行了添加原淀粉、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腐植酸的磁铁精矿压团实验 ,探讨了粘结剂分子量、主链结构、极性基的种类、数量及受热活性等结构参数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腐植酸主链结构为刚性结构 ,且分子中带有受热可发生交... 进行了添加原淀粉、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和腐植酸的磁铁精矿压团实验 ,探讨了粘结剂分子量、主链结构、极性基的种类、数量及受热活性等结构参数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腐植酸主链结构为刚性结构 ,且分子中带有受热可发生交联反应的活性基团 ,其干团块和热态团块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但它的分子量小 ,湿团块强度较差 ;淀粉和纤维素类粘结剂的主链为低能键 ,热稳定性较差 ,其分子中引入亲水、亲固羧甲基 ,可改善粘结剂的粘结力和内聚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性能 天然有机高分子 粘结剂 铁矿造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焊料用水基免清洗助焊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春阳 李海普 +2 位作者 杨鹰 陆文霞 姜腾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82-1785,1788,共4页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Sn-Cu系无铅焊料的免清洗助焊剂,该助焊剂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降低VOC物质的含量,具有绿色环保的意义,实验对活化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以及成膜剂等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Sn-Cu系无铅焊料的免清洗助焊剂,该助焊剂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降低VOC物质的含量,具有绿色环保的意义,实验对活化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以及成膜剂等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助焊剂无卤素,固含量低于5%,焊后残留无腐蚀性,离子污染度低,符合免清洗要求,助焊性能良好,平均扩展率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助焊剂 水基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形成固化膜的免清洗助焊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春阳 李海普 +2 位作者 杨鹰 陆文霞 姜腾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6-59,共4页
针对无铅焊料用助焊剂出现的焊后焊点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可形成固化膜的助焊剂配方设计思路。配方以环氧树脂作为助焊剂的成膜物质,利用其固化后表现出优异的力学与电气稳定性,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实验在成膜物质的基础上,对活化剂、溶剂... 针对无铅焊料用助焊剂出现的焊后焊点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可形成固化膜的助焊剂配方设计思路。配方以环氧树脂作为助焊剂的成膜物质,利用其固化后表现出优异的力学与电气稳定性,提高焊点的可靠性。实验在成膜物质的基础上,对活化剂、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了优化选择,并对最终配方做了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免清洗助焊剂无卤素,表面绝缘电阻达到1012Ω,无明显电化学迁移,润湿效果良好,平均扩展率接近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膜 可靠性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型聚合物PAA-PEO的分散机理、合成方法及其在陶瓷制备中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丽 李海普 +1 位作者 王小锋 马洪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26-531,共6页
对梳型聚合物聚丙烯酸-聚氧化乙烯(PAA-PEO)的结构特点和分散作用机理进行剖析,综述了近年来其合成方法及工艺的研究进展,评价了各种制备途径的优缺点,并且基于它在陶瓷悬浮体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展望了其作为分散剂的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 PAA-PEO 分散机理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