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试验及生态响应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雅杰
邵庆军
+3 位作者
李海彩
叶梁倩
姚星
胡将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设计由灌排合一生态环沟、生态景观型斗渠和斗沟组成的新型土地整治灌排系统,以上海市临港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试验场地进行不同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对比试验,最后引入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生态景观型...
设计由灌排合一生态环沟、生态景观型斗渠和斗沟组成的新型土地整治灌排系统,以上海市临港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试验场地进行不同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对比试验,最后引入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涵盖稻田-萍-鱼-蔬菜种植版互利共生系统和生态环沟-迂回式生化塘-斗沟湿地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实现了稻田养鱼和农业现代化经营共赢;同时在土地整治灌排系统稻田排水口处设置迂回式生化塘,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和截留、基质和底泥吸附及细菌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在水稻生长周期6-10月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其他灌排系统,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57%、78.99%、69.77%、73.74%;3)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带来的(正,负)生态响应中,正响应为4.95万元,是负响应的45倍,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和提供美学景观等功能均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灌溉
排水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污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模拟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胡将军
李海彩
+3 位作者
邵庆军
张骞
邵庆林
霍子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248,共7页
针对农村污水流量小浓度高、排放不均匀及降雨冲击等特点,设计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组合工艺,进行水力负荷、运行方式、水量波动、降雨冲击等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降低;间...
针对农村污水流量小浓度高、排放不均匀及降雨冲击等特点,设计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组合工艺,进行水力负荷、运行方式、水量波动、降雨冲击等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降低;间歇运行的处理效果优于连续运行;水量的波动导致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随之变化,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接近20%;总氮去除率的降幅最大,约25%;总磷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最小,约15%左右;当降雨规模变大时,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从53.95%、52.44%、49.92%、71.64%下降到40.94%、43.75%、34.93%、53.84%。采取地表径流截流措施后,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改善,去除率的上升与截流倍数的增加近似呈现线性关系,当降雨为暴雨,采取截流倍数为5时,出水水质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对降雨期间农村污水的污染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
参数优化
多级跌水
生态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处理污水性能改进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海彩
邵庆军
+2 位作者
杨珍
张骞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采用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工艺,并通过沟渠填料选择、跌水坡度和高度优化等试验,以期提高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大至变缓直至平衡,平衡时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分别为3.269、1.63...
采用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工艺,并通过沟渠填料选择、跌水坡度和高度优化等试验,以期提高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大至变缓直至平衡,平衡时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分别为3.269、1.635mg/g。通过蛭石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出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跌水是改善沟渠系统溶解氧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跌水高度为35 cm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复氧效果;同时坡度=0.10时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处理装置的监测表明,COD、NH_4^+-N、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4.38%、81.26%、77.28%和85.99%,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
复氧
农村污水
沟渠
性能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容去离子技术对自来水脱盐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彩
霍彦强
+1 位作者
袁鑫
刘洪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65-168,共4页
利用自制活性炭电极片进行组装并搭建电容去离子试验装置,探索通过改变浆料涂层厚度、进出水方式及接线方式等试验,以期提高电容去离子的脱盐效果。结果表明,浆料涂层厚度为0.2 mm时有利于自来水中离子的去除,同时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可...
利用自制活性炭电极片进行组装并搭建电容去离子试验装置,探索通过改变浆料涂层厚度、进出水方式及接线方式等试验,以期提高电容去离子的脱盐效果。结果表明,浆料涂层厚度为0.2 mm时有利于自来水中离子的去除,同时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可以减少死角部分,提高脱盐效果。在同一极性的电极片上,双接入点比单一接入点更能获得理想的电压,电极片上局部分得的电压更加均匀。而且在同是双接入点的情况下,双接入点均在长边的接入效果最佳,优于双接入点均在短边或者双接入点一个在长边一个在短边,这主要是由于双接入点在长边上时电场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电极
自来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试验及生态响应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雅杰
邵庆军
李海彩
叶梁倩
姚星
胡将军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部水网区连片村镇控源与水体强化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J21B06)
文摘
设计由灌排合一生态环沟、生态景观型斗渠和斗沟组成的新型土地整治灌排系统,以上海市临港土地整治项目区为试验场地进行不同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对比试验,最后引入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分析其产生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1)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涵盖稻田-萍-鱼-蔬菜种植版互利共生系统和生态环沟-迂回式生化塘-斗沟湿地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实现了稻田养鱼和农业现代化经营共赢;同时在土地整治灌排系统稻田排水口处设置迂回式生化塘,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2)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和截留、基质和底泥吸附及细菌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在水稻生长周期6-10月面源污染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其他灌排系统,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57%、78.99%、69.77%、73.74%;3)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带来的(正,负)生态响应中,正响应为4.95万元,是负响应的45倍,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和提供美学景观等功能均显著增强。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灌溉
排水
农业面源污染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响应
Keywords
land renovation
irrigation
drainag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
ecological response
分类号
F303.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污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模拟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胡将军
李海彩
邵庆军
张骞
邵庆林
霍子平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南省邓州市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部水网区连片村镇控源与水体强化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J21B06)
文摘
针对农村污水流量小浓度高、排放不均匀及降雨冲击等特点,设计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组合工艺,进行水力负荷、运行方式、水量波动、降雨冲击等影响因素及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降低;间歇运行的处理效果优于连续运行;水量的波动导致污染物的去除率也随之变化,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接近20%;总氮去除率的降幅最大,约25%;总磷的去除率最大降幅最小,约15%左右;当降雨规模变大时,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从53.95%、52.44%、49.92%、71.64%下降到40.94%、43.75%、34.93%、53.84%。采取地表径流截流措施后,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所改善,去除率的上升与截流倍数的增加近似呈现线性关系,当降雨为暴雨,采取截流倍数为5时,出水水质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对降雨期间农村污水的污染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农村地区
参数优化
多级跌水
生态塘
影响因素
Keywords
wastewater treatment
rural areas
optimization
multi-level drop aeration
ecological pond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处理污水性能改进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海彩
邵庆军
杨珍
张骞
胡将军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南省邓州市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部水网区连片村镇控源与水体强化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J21B06)
文摘
采用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工艺,并通过沟渠填料选择、跌水坡度和高度优化等试验,以期提高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随时间先快速增大至变缓直至平衡,平衡时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量分别为3.269、1.635mg/g。通过蛭石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出蛭石对NH_4^+-N和TP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为主;跌水是改善沟渠系统溶解氧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跌水高度为35 cm时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复氧效果;同时坡度=0.10时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处理装置的监测表明,COD、NH_4^+-N、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4.38%、81.26%、77.28%和85.99%,出水水质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跌水
复氧
农村污水
沟渠
性能改进
Keywords
water-dropping
re-oxygenation
village wastewater
ditch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容去离子技术对自来水脱盐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海彩
霍彦强
袁鑫
刘洪丽
机构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浙江省健康智慧厨房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65-168,共4页
文摘
利用自制活性炭电极片进行组装并搭建电容去离子试验装置,探索通过改变浆料涂层厚度、进出水方式及接线方式等试验,以期提高电容去离子的脱盐效果。结果表明,浆料涂层厚度为0.2 mm时有利于自来水中离子的去除,同时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可以减少死角部分,提高脱盐效果。在同一极性的电极片上,双接入点比单一接入点更能获得理想的电压,电极片上局部分得的电压更加均匀。而且在同是双接入点的情况下,双接入点均在长边的接入效果最佳,优于双接入点均在短边或者双接入点一个在长边一个在短边,这主要是由于双接入点在长边上时电场分布更加均匀。
关键词
活性炭电极
自来水
脱盐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electrode
drinking water
desalination
分类号
TU991.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景观型灌排系统面源污染防治试验及生态响应
张雅杰
邵庆军
李海彩
叶梁倩
姚星
胡将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级跌水充氧式沟渠连通生态塘污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模拟试验
胡将军
李海彩
邵庆军
张骞
邵庆林
霍子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五级跌水复氧式沟渠处理污水性能改进研究
李海彩
邵庆军
杨珍
张骞
胡将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容去离子技术对自来水脱盐性能优化研究
李海彩
霍彦强
袁鑫
刘洪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