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异常工况模式识别方法
1
作者 马志涛 付翔 +2 位作者 李浩杰 牛鹏昊 贾一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智采工作面在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由于底板、液压系统及电液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丢架、直线度不平整等异常工况。当前针对各类异常工况的识别分析主要集中于自动跟机结束后,仅通过人工调整进行单一判断,不利于快速判断需... 智采工作面在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时,由于底板、液压系统及电液控制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丢架、直线度不平整等异常工况。当前针对各类异常工况的识别分析主要集中于自动跟机结束后,仅通过人工调整进行单一判断,不利于快速判断需人工调控的液压支架架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异常工况模式识别方法,将异常工况识别范围提前至支架降柱后的移架阶段,得出停机波动型、移架超时型和行程异常型3类异常工况模式。首先,采集液压支架油缸行程与立柱压力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异常值处理、相邻数据求差及依据差值正负合并数据。然后,采用基于行程-压力-时间分析的移架异常识别算法对停机波动型与移架超时型模式进行识别;采用决策树模型对行程异常型模式进行识别。最后,提取移架动作起始及结束时间、当前支架行程的最大与最小值、当前支架与两侧支架的行程差6项特征,将其中移架动作起始与结束时间输入移架异常识别算法,进行行程波动识别,对具有行程波动的数据分别进行压力波动及移架动作时间的判别,识别出停机波动型与移架超时型模式;将后续4项行程类特征输入决策树模型,进行行程异常类模式的识别。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对停机波动型模式与移架超时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100%,召回率达95%以上;对于行程异常突降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100%,召回率为97.87%;行程异常均小型模式的识别精确率为95.29%,召回率为81%,能够较好地对液压支架跟机移架控制的异常工况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自动跟机 推溜移架 异常工况识别 油缸行程 立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翠敏 李雪岩 +3 位作者 刘维伟 刘平安 李浩杰 武欣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6期61-66,共6页
目的探究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34例(1... 目的探究解毒洗剂滴灌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34例(1例脱落、1例无法判断疗效)予以生理盐水滴灌联合VSD治疗,观察组33例(1例退出研究,2例脱落)予以解毒洗剂滴灌联合VSD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1、2周和1个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30/33)高于对照组6765%(23/34,P<0.05)。观察组创面渗液干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时,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和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观察组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1/33),对照组为5.88%(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洗剂滴灌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加速清除病原菌、促进创面恢复,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解毒洗剂 负压封闭引流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细菌培养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翔 李浩杰 +3 位作者 张锦涛 王然风 王宏伟 秦一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7-1730,共14页
我国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目前液压支架单一固化的自动化控制逻辑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动态的工作面生产场景,现场实际控制过程仍大多采用自动化+人工干预方式。针对综采工作面... 我国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目前液压支架单一固化的自动化控制逻辑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动态的工作面生产场景,现场实际控制过程仍大多采用自动化+人工干预方式。针对综采工作面复杂场景中液压支架人机交互协作任务需求,提出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原理。首先,设计了人工式、分工式、批准式、否决式4种人机协同模态,以煤层地质、瓦斯粉尘、采煤机速度、液压支架智能水平、系统状态、岗位工技术水平、任务负荷等为判别因素,构建了基于AOG的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模态选择模型,实现了人工、机器偏好的模态选择。然后,设计了液压支架中部跟机人机协同控制决策机制,提出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再次调控策略AI推理技术思路,利用现场数据学习人工操作经验,分别构建了液压支架是否再次调控决策树分类模型和再次拉架时间贝叶斯回归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开发了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控制决策程序,实现了基于多模态与或推理和再次调控策略AI推理的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控制。最后,采用云-边-端架构软硬件技术,开发了液压支架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了模型进化、运算推理、程序执行等液压支架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功能。该系统在沙曲二矿3404工作面进行了工业试运行,相比于系统使用前,该工作面液压支架中部跟机效率平均提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人机协同 多模态 AI赋能 云边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高抗裂角品种川油90的选育与应用
4
作者 张卡 张锦芳 +5 位作者 崔成 柴靓 郑本川 蒋俊 蒋梁材 李浩杰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7-10,共4页
“川油9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A951”与高配合力、优质恢复系“JR11”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连续2年鉴定为高抗裂角。2019—2021参加长江上游区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78.08kg/667m^(2),比... “川油9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A951”与高配合力、优质恢复系“JR11”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连续2年鉴定为高抗裂角。2019—2021参加长江上游区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78.08kg/667m^(2),比对照增产2.6%,芥酸含量0.115%、硫苷含量26.04μmol/g(饼)、含油量46.96%,抗倒性较强。2024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4)510088,适宜在四川、贵州、重庆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旨在为国内抗裂角宜机收油菜育种提供有价值的遗传改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川油90 抗裂角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搜索引擎的消息中间件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浩杰 杜军威 朱桂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面对社交网络的庞大用户群体、用户间复杂的好友关系以及海量的信息处理,社交网络的好友消息推送已经成为了限制社交网络规模的主要问题。目前流行的社交网络都使用数据库来标记好友发送的消息,采用分布式搜索引擎替换数据库实现消息中... 面对社交网络的庞大用户群体、用户间复杂的好友关系以及海量的信息处理,社交网络的好友消息推送已经成为了限制社交网络规模的主要问题。目前流行的社交网络都使用数据库来标记好友发送的消息,采用分布式搜索引擎替换数据库实现消息中间件以达到社交网络的消息推送功能。利用搜索引擎内存搜索的特点,减少用户查询所带来IO操作,并利用分布式计算的特性,扩展系统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引擎 数据库 朋友圈 分布式 消息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及新型材料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上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浩杰 冯松 +3 位作者 胡祥建 后林军 欧阳杰 郭少凯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硅基光电探测器是硅光子集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在导弹制导系统中起着高效探测目标并精确跟踪目标的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了不同结构和材料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 硅基光电探测器是硅光子集成电路中的核心器件,在导弹制导系统中起着高效探测目标并精确跟踪目标的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硅基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并探讨了不同结构和材料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分析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PIN结构、肖特基结构、GeSn材料和二维材料在硅基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实现了对从紫外波段到红外波段宽范围内的探测需求,旨在提高硅基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缩短响应时间和降低暗电流的同时,探索新的结构和材料,以进一步拓展硅基光电探测器在红外成像和光通信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 硅光子学 硅光子器件 光电探测器 导弹制导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浩杰 林灿 +1 位作者 俞雪萍 李水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1-766,共6页
以对氯苯甲酸、甲醇、水合肼、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对甲氧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及苯乙酮对氯苯甲酰腙。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 以对氯苯甲酸、甲醇、水合肼、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对甲氧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及苯乙酮对氯苯甲酰腙。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试验了目标化合物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活性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的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最强。系列浓度试验表明,处理24 h后,对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酰腙对菜粉蝶幼虫的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的EC50分别为497.85 mg/L、287.01 mg/L;处理48 h后,二者分别为272.21 mg/L、145.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 合成 触杀活性 胃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6 位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崔成 柴靓 蒋俊 牛应泽 蒋梁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对四川省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各生育期天数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天数和角果成熟天数均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开花天数与单株产量显著负相关;营养生长天数与每果粒数极显著正相关,... 对四川省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各生育期天数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天数和角果成熟天数均与单株产量显著正相关,开花天数与单株产量显著负相关;营养生长天数与每果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千粒重负相关;开花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负相关;角果成熟天数与每果粒数及千粒重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单株有效角果数负相关。(2)各生育期天数对单株产量的作用主要通过产量构成性状的间接作用形成;生育期性状对每果粒数的作用大小为角果成熟天数﹥营养生长天数﹥开花天数;对千粒重的作用效果为角果成熟天数﹥开花天数﹥营养生长天数。因此,在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选育中,在进行产量构成性状选择的同时,辅以生育期天数的选择,充分利用各性状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单株产量以到达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育期天数 产量构成性状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初步评价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雪花 李浩杰 +4 位作者 张锦芳 蒲晓斌 蒋俊 牛应泽 蒋梁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03,共6页
以发芽种子缺氧处理后幼苗耐湿性状为指标,初步评价了60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缺氧处理严重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不同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差异明显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相关... 以发芽种子缺氧处理后幼苗耐湿性状为指标,初步评价了60份不同来源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缺氧处理严重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不同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差异明显且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相关分析表明,相对活力指数与相对成苗率、相对根长、相对茎长、相对鲜重、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幼苗活力因子、幼苗恢复生长因子、细胞膜稳定性因子等3个对耐湿性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它们对耐湿相关信息的累积贡献率达87.33%。根据相对活力指数大小和二维排序一致结果筛选出1份来自重庆和3份来自德国的强耐湿性甘蓝型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耐湿性 变异系数 相对活力指数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遥感的湖泊水体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种丹 张世强 +1 位作者 李浩杰 李姣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53,75,共6页
对常用光学遥感数据的湖泊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针对湖泊水体信息提取中的难点——混合像元问题,总结了线性解混、神经网络解混和矢量解混等方法的优缺点。在目前多卫星、多传感器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基于多源数据开展... 对常用光学遥感数据的湖泊水体信息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针对湖泊水体信息提取中的难点——混合像元问题,总结了线性解混、神经网络解混和矢量解混等方法的优缺点。在目前多卫星、多传感器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基于多源数据开展湖泊水体协同观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多源遥感数据之间的空间匹配和不同反演结果的融合中,尺度转换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湖泊水体 提取 混合像元分解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菘油2号选育及油蔬两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成 李浩杰 +7 位作者 张锦芳 郑本川 柴靓 蒋俊 张卡 覃海燕 李再云 蒋梁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3-980,共8页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3%,油蔬两用栽培平均综合效益108892.4元/hm^(2),比单纯收油菜籽栽培新增效益92920.4元/hm^(2)。菘油2号油蔬两用栽培对增进人类健康和油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菘蓝 油蔬两用 产量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本川 张锦芳 +4 位作者 李浩杰 柴靓 崔成 蒋俊 蒋梁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10个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油菜除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外...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10个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油菜除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降低,在13万株/hm^2时最高;千粒重和每果粒数在26万株/hm^2时最高;种植密度对品质无显著影响,主要由品种决定。[结论]在该生态区域内9月下旬播种,种植密度在13万~2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应主要从品种选育入手,根据品种特性,再集成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平原免耕晚直播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俊 蒲晓斌 +4 位作者 张锦芳 李浩杰 汤永禄 牛应泽 蒋梁材 《农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3-17,共5页
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油58’‘、华油杂10号... 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免耕 晚直播 甘蓝型油菜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鹤 张涛 +3 位作者 张花平 张楠 张凯 李浩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虫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ASO 9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虫类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ASO 9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虫类药物。观察2组临床效果,比较2组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血管内皮功能,并分析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间歇性跛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内皮素-1、内皮脂酶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药物治疗ASO临床效果好,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大间歇性跛行距离,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虫类药物 踝肱指数 间歇性跛行 一氧化氮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内皮素-1 内皮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渗透测试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浩杰 裘国永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2期25-28,共4页
当前,Web应用日益成为信息共享和资源发布的重要平台。然而,根据开放式Web应用程序安全项目最新公布的2013十大安全漏洞,目前的Web应用正在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因此,在部署Web应用程序之前,对其进行安全性的渗透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Web应用日益成为信息共享和资源发布的重要平台。然而,根据开放式Web应用程序安全项目最新公布的2013十大安全漏洞,目前的Web应用正在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因此,在部署Web应用程序之前,对其进行安全性的渗透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自动化Web安全漏洞的渗透测试工具就成为了首选。在本论文中,通过3款知名的漏洞扫描器对20个公开的可用web应用程序进行测试评估,验证了Web应用程序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对比3款扫描器的检测结果,不同的扫描器会检测到不同类型的漏洞以及自动化扫描工具在对Web应用程序的漏洞检测方面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洞扫描器 渗透测试 WEB安全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化饲喂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亮 谢富强 +1 位作者 赵宇红 李浩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593-11596,11603,共5页
为了提高母猪饲养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母猪饲养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设计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化饲喂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了射频技术、信息采集、总线拓扑结构、专家系统等技术。介绍系统中主要模块的设计原理,... 为了提高母猪饲养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母猪饲养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设计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化饲喂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采用了射频技术、信息采集、总线拓扑结构、专家系统等技术。介绍系统中主要模块的设计原理,并详细的介绍专家系统中知识库的建立方式、推理机的原理、控制算法的设计。经过现场调试,测试结果满足项目控制指标,实现母猪的精确化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喂系统 专家系统 模糊推理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化基本尺度熵的两相流流型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春玲 李浩杰 孙迎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80-684,共5页
运用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信号的复杂度特性,研究发现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抗干扰的特点,能够用来分析时间序列的复杂性。然后运用多尺度基本尺度熵方法对不同工况下两相流的流型特性进行了研究... 运用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信号的复杂度特性,研究发现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抗干扰的特点,能够用来分析时间序列的复杂性。然后运用多尺度基本尺度熵方法对不同工况下两相流的流型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方法不仅能够识别不同流型,而且还能够表征流型的动态演化特性,为两相流的流型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多尺度化的基本尺度熵 流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系统优化运行 被引量:8
18
作者 禾志强 祁利明 +1 位作者 张铭 李浩杰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
脱硫系统是发电厂的能耗大户,对系统稳定、经济、安全运行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脱硫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运行方式的调整,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脱硫系统运行费用是脱硫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要指导思想。通过对吸收塔浆液pH值、浆液循环... 脱硫系统是发电厂的能耗大户,对系统稳定、经济、安全运行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脱硫系统主要运行参数及运行方式的调整,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脱硫系统运行费用是脱硫系统优化运行的主要指导思想。通过对吸收塔浆液pH值、浆液循环泵投运组合、吸收塔液位等优化调整,得出了脱硫系统优化运行的操作方案,为实际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运行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组合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锦芳 周贤琼 +3 位作者 蒲晓斌 李浩杰 张启行 蒋梁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9-,共1页
对四川省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组合(代号B02,D04)及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显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在高产双低组合B02,D04及蜀杂6号中均为负相... 对四川省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组合(代号B02,D04)及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显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在高产双低组合B02,D04及蜀杂6号中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其差异达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贡献差异不显著.因为每角粒数变幅较小,所以现阶段或今后一定时期内,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可作为四川双低、高产超级油菜育种工作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单株有效角果 角粒数 杂交组合 油菜育种 产量构成因素 单株产量 对照品种 通径分析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业数据AI模型自动推理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智星 付翔 +6 位作者 张小强 李浩杰 秦一凡 刘萌 孙岩 贾一帆 杨宇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3,共6页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煤矿工业数据,但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无法适用于煤矿复杂的应用场景,且仅使用分布式计算来处理AI模型输入特征值会导致模型应用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工业数据AI模...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煤矿工业数据,但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无法适用于煤矿复杂的应用场景,且仅使用分布式计算来处理AI模型输入特征值会导致模型应用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工业数据AI模型自动推理技术。该技术架构包括数据层、计算驱动层和模型推理层:数据层采集各类监测数据并统一存储,为计算驱动层提供原始数据;计算驱动层将数据层采集的海量原始数据转换成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通过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双计算引擎自动切换机制,根据数据量自动合理地选择使用基于Spark的分布式计算方式或基于Python的单机计算方式,解决了海量数据计算速度慢、数据应用延迟大的问题;模型推理层将特征值输入应用场景AI模型进行推理,引入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多触发方式协同推理机制,通过定时触发、人为交互触发、信号反馈触发3种触发方式,解决了在煤矿复杂的应用条件下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利用效果差的问题。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多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的快速计算,以及不同应用场景AI模型的快速、自动、协同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人工智能 煤矿工业数据 AI模型推理 海量数据计算 AI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