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长城岭超大型铷铌钽矿金属元素赋存状态及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恩异 王雷 +5 位作者 任涛 肖庆飞 韩润生 谢贤 蒋宗和 李洋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0-1047,共8页
湘南长城岭铷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床,伴生有Li,Nb和Ta等稀有金属。采用显微鉴定、岩石地球化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矿物自动分析仪(MLA)等测试手段,研究矿区内风吹罗带隐伏岩(矿)体的化学成... 湘南长城岭铷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超大型铷矿床,伴生有Li,Nb和Ta等稀有金属。采用显微鉴定、岩石地球化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矿物自动分析仪(MLA)等测试手段,研究矿区内风吹罗带隐伏岩(矿)体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粒度分布以及铷等稀有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主要由石英、绢云母、方解石和白云母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49.49%,33.71%,9.75%和4.78%,约占矿石总质量的97.73%;铷等稀有金属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白云母和绢云母中,在白云母中铷、锂和铌+钽质量分数分别为1.030%,0.560%和0.024%;绢云母中铷、锂和铌+钽质量分数分别为0.320%,0.050%和0.022%。白云母多以斑晶形式,嵌布粒度较粗,集中分布在20~40μm粒级间;绢云母呈鳞片状集合体,嵌布粒度主要在<20μm粒级。铷作为主回收元素,在白云母和绢云母中分布率分别为31.32%和68.68%,锂铌钽可作为伴生元素综合回收。通过回收云母类矿物即可有效富集铷等稀有金属,表明了长城岭铷多金属矿床具有高品位、易选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型铷矿 白云母 绢云母 赋存状态 湘南长城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旭峰 朱恩异 +7 位作者 文一卓 王雷 韩润生 赵冻 蒋宗和 何昊 黄亚虎 李洋海 《矿产勘查》 2020年第9期1860-1872,共13页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五盖山倒转背斜与资兴向斜之间的南端,刘家-平和复式背斜的南东翼,与矿区出露的花岗斑岩成因和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的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五盖山倒转背斜与资兴向斜之间的南端,刘家-平和复式背斜的南东翼,与矿区出露的花岗斑岩成因和空间分布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构造的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测量和典型构造点力学性质分析,进行典型控矿构造力学性质的鉴定,进一步探讨断裂构造对锑铅锌矿体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且NE向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力学性质主要经历了左行压扭性→张(扭)性→右行压扭性的转变过程;主断裂F_(101)~F_(103)是矿区成矿流体的主要运移通道,主断裂旁侧次级NE向张性-张扭性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岩浆侵入接触构造及旁侧的构造破碎带也是矿区内锑-铅锌矿体的重要成矿空间。本文总结了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这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铅锌多金属矿 控矿构造 控矿规律 长城岭矿区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