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泰君 牛建明 +1 位作者 董建军 丁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424-14427,14432,共5页
基于5种不同资本形式,建立了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法客观地赋予指标权重,定量地评价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区30个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现状。针对不同资本要素,进一步地分析与讨论,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表... 基于5种不同资本形式,建立了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法客观地赋予指标权重,定量地评价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区30个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现状。针对不同资本要素,进一步地分析与讨论,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不足,主要体现在草场经营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建设上,且多数牧户对子女教育投入不够重视;在草地资源方面,人均拥有草地面积较丰富,草地质量多数处于中度退化水平;牧区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且人均纯收入与人均草地面积、投入产出比正相关,与子女教育投入等相关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资本 家庭牧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树干生物量、树皮率与基本密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泰君 胥辉 +2 位作者 丁勇 王俊峰 朱丽梅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3,共4页
建立思茅松树干生物量估测最优模型,分析思茅松木材基本密度、树皮率及其与胸径?树高?树龄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种常用的生物量模型中,幂函数效果最好,且引入材积因子后,模型的估测精度有较明显提高;思茅松底部与中部木材基本密度无... 建立思茅松树干生物量估测最优模型,分析思茅松木材基本密度、树皮率及其与胸径?树高?树龄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种常用的生物量模型中,幂函数效果最好,且引入材积因子后,模型的估测精度有较明显提高;思茅松底部与中部木材基本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上部明显低于中部和底部;思茅松木材基本密度与树龄呈显著正相关,与胸径?树高等无显著相关;树干各部分树皮率底部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基本密度 树皮率 思茅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草地生态经济效益与高效建植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泰君 陈加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9期83-85,共3页
概述了人工草地的生态经济效益及国内不同区域主要人工草地牧草类型,并结合最新科研实验成果,初步拟定了人工草地高效益建植管理模式,论述了模式各阶段生态和经济学意义。
关键词 人工草地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建植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典型湿地公园鱼类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泰君 安远锋 +4 位作者 王玮 裴巧林 邓夏雨 潘秀奎 王大会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4期188-190,共3页
近年来,湿地生态功能及其保护研究愈加重要。基于此,以黔东地区典型湿地公园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系统调查与分析了区域内的鱼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鱼类共36种,隶属于4目7科34属,其中鲤形目物种数量最多为27种... 近年来,湿地生态功能及其保护研究愈加重要。基于此,以黔东地区典型湿地公园贵州碧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对象,系统调查与分析了区域内的鱼类资源及区系组成。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鱼类共36种,隶属于4目7科34属,其中鲤形目物种数量最多为27种,占总比为75%;区系分布上,本区域鱼类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与南方平原区系复合体为主,物种数量分别占52.7%与22.2%;本区域的鱼类以杂食性与肉食性为主,分别占52.7%与27.7%。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贵州湿地公园鱼类资源多样性,为湿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区系分析 生物多样性 湿地公园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及枸杞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大会 胡强 李泰君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第3期43-45,共3页
从枸杞中能够提取枸杞多糖,其具有调节生物体的免疫等功能,而且还能够促进生长发育,不仅能够起到养生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兴盛,在饲料中加入枸杞粉,能够有效提升养殖产品的肉质、色泽等各项生物指标。还能有效提升产量,降低... 从枸杞中能够提取枸杞多糖,其具有调节生物体的免疫等功能,而且还能够促进生长发育,不仅能够起到养生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兴盛,在饲料中加入枸杞粉,能够有效提升养殖产品的肉质、色泽等各项生物指标。还能有效提升产量,降低病害的侵扰。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值得进行较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枸杞多糖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人工柏木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6
作者 陆忠贤 邓夏雨 +1 位作者 潘秀奎 李泰君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第1期79-80,82,共3页
人工柏木林是中国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森林类型,其生境多数为土壤浅薄、贫瘠且存在石漠化现象。生态脆弱区由于降雨、土壤、地形等因子,常常限制植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林生长发育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造林... 人工柏木林是中国西南山区广泛分布的森林类型,其生境多数为土壤浅薄、贫瘠且存在石漠化现象。生态脆弱区由于降雨、土壤、地形等因子,常常限制植物的生长,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林生长发育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经过数十年的人工造林与林分发育,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引起重视。研究从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土保持、碳固持等方面,总结了人工柏木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影响因子,有助于认识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土壤质量 碳固持功能 人工柏木林 生态脆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