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学界对边地土司问题的认知与求解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沛容 王海兵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民国时期学界对土司问题的认知,经历了从一般的地方内政事务向边政问题转变的过程。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近代边疆观逐步建构和完善以及西部边疆地位不断提升的结果。与此相应,学界在土司问题的解决思路上也逐渐意识到不应将边疆和... 民国时期学界对土司问题的认知,经历了从一般的地方内政事务向边政问题转变的过程。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近代边疆观逐步建构和完善以及西部边疆地位不断提升的结果。与此相应,学界在土司问题的解决思路上也逐渐意识到不应将边疆和边民置于待革新的被动境地。事实上,边疆社会的改革、边疆近代化的实现和土司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在文化和政治上积极发挥边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学界 土司 边地土司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植物学家的东部藏区活动考述(1906-1927)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沛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文章依据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所藏档案、日记及相关资料,对20世纪前期阿诺德植物园资助下,威尔逊、珀德姆和洛克等三位植物学家在东部藏区考察活动的背景、过程进行初步论述。在理清诸多史实的同时,旨在以具体案例,阐释藏区物种对世界... 文章依据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所藏档案、日记及相关资料,对20世纪前期阿诺德植物园资助下,威尔逊、珀德姆和洛克等三位植物学家在东部藏区考察活动的背景、过程进行初步论述。在理清诸多史实的同时,旨在以具体案例,阐释藏区物种对世界植物学和园艺学的影响、阿诺德植物园所藏档案和日记资料的学术价值,及其对探讨近代西方博物学家如何在藏区从事科考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 植物学家 东部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边疆在明清史研究中的地位——美国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中国西南边疆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邹立波 李沛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9-156,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学界研究中国明清时期西南边疆史的分水岭。受西方人类学界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及西方中国学研究"边疆"范式的激发和推动,西南边疆史研究日益演变为美国学界中国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涌现出一批颇具学术影响力的著作。基于反思与批判以往"汉族中心观"和"汉化"研究范式的共同学术目标,美国学界强调边疆的地方性视野,并引入早期殖民帝国、族群认同等概念和理论,对晚期中华帝国与边疆复杂关系的研究颇富创见和启发的同时,又将两者置于另一类二元对立的框架内。但是西南边疆史研究,无疑能够对国内外学术界重新理解和修正晚期中华帝国历史及其与边疆的关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边疆史 美国 明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际交往互动视域下的民国涉藏文物展陈研究
4
作者 李沛容 谌海霞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民国时期的涉藏文物展陈因性质、时长的差异,可以分为涉藏文物特展、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或博物馆中的涉藏文物展陈三种类型。涉藏文物特展与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通常采用短期的临展方式。博物馆涉藏文物展陈则以常设型为主。在边疆危机... 民国时期的涉藏文物展陈因性质、时长的差异,可以分为涉藏文物特展、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或博物馆中的涉藏文物展陈三种类型。涉藏文物特展与综合性边疆文物展陈通常采用短期的临展方式。博物馆涉藏文物展陈则以常设型为主。在边疆危机、开发边疆的历史背景下,上述展陈均以促进族际间的交往互动为旨趣。研究发现受现代博物馆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影响,涉藏文物收集、整理、陈列同样也离不开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参与互动,才能有效地向参观者传达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 交往互动 涉藏文物展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腊淘金记:民国时期川西北的财富、生计与冒险
5
作者 王海兵 李沛容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漳腊金矿的兴办是权力与资本交互影响的结果。民国初年,各路军阀先后主导着漳腊矿权,竞相逐利。防区制终结后,漳腊金矿改由四川省政府经营。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资源的调控,国家资本介入漳腊金矿。槽户制是漳腊金... 漳腊金矿的兴办是权力与资本交互影响的结果。民国初年,各路军阀先后主导着漳腊矿权,竞相逐利。防区制终结后,漳腊金矿改由四川省政府经营。随着全面抗战的爆发,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资源的调控,国家资本介入漳腊金矿。槽户制是漳腊金矿的基本组织形式,漳腊私人采金的发达与该制度有密切关系,槽户制的盛行导致政府统制黄金生产、流通的目标难以达成。漳腊金矿的收益主要归军阀、资本家、官僚豪绅、金商等势力所有,多数金夫子并未实现财富梦想。金矿业催生了金河坝市场的畸形繁荣,促进了漳腊与内地的交往交流。同时,漳腊矿区的诸多乱象,也反映了矿区社会与当地民众之间存在着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漳腊金矿 军阀 金夫子 金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