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目驱动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欧美高校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正良 余辰龙 董凌燕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4期25-35,共11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肩负重要使命并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通过遴选三所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肩负重要使命并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本文通过遴选三所工程教育具有传统优势并走在工程教育改革前沿的代表性欧美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欧林工学院,从工程教育改革历程、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三所高校的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和分析了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工程技能、增强团队协作、体现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 项目驱动 欧美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正良 王邦杰 王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8,290,共9页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是一类适用于山地地形的新型输电结构,其主要受风荷载控制。为此,该研究发展了该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通过单元应变能与位移的关系推导了支撑悬索...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是一类适用于山地地形的新型输电结构,其主要受风荷载控制。为此,该研究发展了该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通过单元应变能与位移的关系推导了支撑悬索和输电线的三维杆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给出了支撑悬索和输电线的单元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由风荷载等效而得的单元节点荷载向量;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动力方程,并采用了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的Newmark-β法求解非线性动力方程;通过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两跨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进行了风致非线性振动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①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②悬索支撑导线部分的低阶固有频率比悬索支撑地线部分的低阶固有频率更低;③该输电结构的输电线位移响应受风荷载影响较大;④输电线侧向位移和支撑悬索张力受风速和风向角影响均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结构 悬索支撑 风致振动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正良 张智航 王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7,共13页
作为风敏感结构,双柱悬索拉线塔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发生倒塌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风灾易损性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 作为风敏感结构,双柱悬索拉线塔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发生倒塌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风灾易损性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双柱悬索拉线塔风致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建立双柱悬索拉线塔不确定性模型,完成所有样本模型的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然后,利用B-R准则和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得到双柱悬索拉线塔倒塌易损性曲线;最后,研究风向角和拉线初张力对结构倒塌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确定性倒塌分析,不确定性倒塌分析能够更好地评估双柱悬索拉线塔的抗风承载能力;风向角对双柱悬索拉线塔的倒塌易损性影响较大,结构的最不利风向角为45°,当基本风速小于56.5 m/s时,结构在任一风向角下的倒塌概率都很小;拉线初张力对结构倒塌临界风速无影响,但对立柱顶点位移易损性曲线影响较大;增大拉线初张力,左右侧立柱的顶点位移易损性曲线均向左移动,且其对背风侧立柱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悬索拉线塔 风灾易损性 初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风场中特高压换流站阀厅屋盖风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之松 王宇杰 +3 位作者 余波 徐晴 何勇 李正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换流站阀厅的金属屋面系统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屋面表层风揭事故。为深入探讨该类建筑屋面的风压极值特性,基于风洞试验分别探讨了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ABL)风、壁面射流、均匀湍流... 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换流站阀厅的金属屋面系统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屋面表层风揭事故。为深入探讨该类建筑屋面的风压极值特性,基于风洞试验分别探讨了大气边界层(atmospheric-boundary-layer,ABL)风、壁面射流、均匀湍流三种风场作用下的屋面风压特性,比较了平均风剖面、风速、风向、湍流强度等因素对屋面风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阀厅屋盖迎风前缘负风压最大,且控制风向角在45°左右;壁面射流风场下平均风压系数与脉动风压系数均超过大气边界层风场的结果;风速对阀厅屋盖的负风压系数均值和极值影响较小,而湍流度对风压系数的极值影响较大;大气边界风场时,JGJ/T 481—2019《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的最不利风压系数建议值偏于安全;而在壁面射流风场下,阀厅屋盖全风向最不利风压系数在所有区域都大于JGJ/T 481—2019的建议值,设计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UHV)换流站阀厅屋盖 大气边界层(ABL)风 壁面射流 均匀湍流 极值风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斜材不同节点型式下的受压承载力 被引量:1
5
作者 鄢秀庆 何松洋 +3 位作者 李正良 韩大刚 高见 刘红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719,共8页
为研究节点约束下输电塔斜材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120根等边角钢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其最小轴、平行轴布置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及变形形态,研究不同约束刚度、节点型式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现行行标公式,针对不同节点连... 为研究节点约束下输电塔斜材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对120根等边角钢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其最小轴、平行轴布置时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及变形形态,研究不同约束刚度、节点型式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现行行标公式,针对不同节点连接型式(A、B、C类),提出输电塔斜材受压长细比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长细比小于120时,构件承载力主要受偏心控制,偏心越大,承载力越低;而长细比大于120时,构件承载力主要受约束刚度控制,约束刚度越大,承载力越高;A、C类连接在不同长细比时各具优势,但B类连接的承载力始终低于A、C类连接;国内外规范计算值与试验值均存在较大的偏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小长细比构件偏心及大长细比构件约束修正不足等方面;所提出长细比修正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节点约束 节点构造型式 试验研究 长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角钢塔内嵌式十二地螺上拔计算理论研究
6
作者 何松洋 鄢秀庆 +3 位作者 李正良 刘翔云 李钟 龚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4,共9页
为解决输电角钢塔大荷载作用下的地螺连接问题,提出一种内嵌式十二地螺节点结构.基于刚度差异演化的塑性屈服线理论,考虑地螺位置、地螺与塔脚板刚度差异的影响,推导出上拔荷载作用下内嵌地螺与外地螺内力不均匀计算的理论公式;然后,结... 为解决输电角钢塔大荷载作用下的地螺连接问题,提出一种内嵌式十二地螺节点结构.基于刚度差异演化的塑性屈服线理论,考虑地螺位置、地螺与塔脚板刚度差异的影响,推导出上拔荷载作用下内嵌地螺与外地螺内力不均匀计算的理论公式;然后,结合24组精细化数值分析,研究不同地螺直径、地螺间距和塔脚板厚度对内、外地螺上拔内力差异的影响,并对其刚度差异修正系数进行标定;最后,通过72组数值试验验证理论公式的合理性.研究结论表明:内嵌式十二地螺结构较传统八地螺结构可以提高节点上拔承载力40%~50%;当内地螺布置在外地螺正交线上时,内、外地螺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不均匀分布系数约为1.1,且不随地螺直径和塔脚板厚度变化;当内地螺沿着对角线靠近外地螺时,内地螺内力的不均匀分布系数减小,但当塔脚板厚度增大时,不均匀分布系数会增大;考虑刚度差异演化的塔脚板塑性屈服线理论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理论不均匀分布系数与数值不均匀分布系数比值的均值为1.01,变异系数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结构 内嵌式十二地螺 刚度演化 屈服线理论 计算理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撑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正良 徐姝亚 +1 位作者 刘红军 焦安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0,共9页
结合装配式建筑和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的优点,提出新型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撑体系。为研究该类新型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3的6层整体模型,对该模型输入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结合装配式建筑和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架结构的优点,提出新型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合框撑体系。为研究该类新型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为1/3的6层整体模型,对该模型输入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所建议的多种烈度下的地震激励,获得了其在相应地震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及破坏形态,分析研究了其整体抗震性能、结构失效路径以及连接节点的可靠性。研究表明:1该类结构体系具有"强钢管混凝土柱-弱钢筋混凝土梁"及"强节点-弱构件"的理想失效路径;2梁的破坏点位于工字型钢接头梁段与钢筋混凝土梁段交界位置,距梁柱节点核心区域有一定距离,从而保证了节点核心区域的完整性;3结构部分楼层在强震下会因斜撑失效而形成薄弱层,造成结构响应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组合结构 框撑体系 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气弹模型设计与风洞试验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正良 任坤 +2 位作者 肖正直 汪之松 余快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113,共6页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塔线体系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以某输电塔线工程为原型,按照空气动力学弹性相似准则,设计制作了输电线路塔线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多个风向角、多个风速下单塔与塔线体系在紊流场中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跨度... 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塔线体系风致响应较大的特点,以某输电塔线工程为原型,按照空气动力学弹性相似准则,设计制作了输电线路塔线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多个风向角、多个风速下单塔与塔线体系在紊流场中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跨度不大的塔线体系,较低风速下(风速约<20~25m/s)塔线中塔的加速度要高于单塔,当风速继续增加时,单塔的加速度将超过塔线体系。塔线体系总的风振响应需要考虑塔线耦合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风洞试验 风振响应 气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风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正良 刘欣鹏 +2 位作者 晏致涛 肖正直 俞登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基于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模型进行不同遮挡距离、不同试验风速下的风洞试验,研究其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顺风向、橫风向、扭转向平均风力系数以及对顺风向、橫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两... 基于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模型进行不同遮挡距离、不同试验风速下的风洞试验,研究其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顺风向、橫风向、扭转向平均风力系数以及对顺风向、橫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方向的功率谱进行了参数拟合。结果表明,遮挡距离是影响平均风力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试验风速仅对橫风向平均风力系数有影响;与平均风力系数相反,对于基底弯矩功率谱而言,试验风速对其影响显著,而遮挡距离在整个频段上对功率谱密度影响并不大;特定工况下极值脉动功率谱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遮挡型格构式塔架动力响应的频域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型格构式塔架 风洞试验 风力系数 功率谱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正良 魏奇科 +1 位作者 黄汉杰 孙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8,共6页
风在山地地形的干扰下,其幅值和空间分布规律相对平地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尤其是山顶处风速有明显增大。如果不考虑山地的影响,仍然用平地边界层风场进行高层建筑维护结构和整体结构计算将偏于不安全。以前对山地风场的研究多限于平均风... 风在山地地形的干扰下,其幅值和空间分布规律相对平地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尤其是山顶处风速有明显增大。如果不考虑山地的影响,仍然用平地边界层风场进行高层建筑维护结构和整体结构计算将偏于不安全。以前对山地风场的研究多限于平均风的变化,而对于脉动风的湍流特征和频域特性较少提及,且缺少山地与平地风场中超高层建筑风致响应计算的对比。本文建立了钟形、高斯形、余弦型几种轴对称三维山体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山体坡度下山顶平均风加速比。计算结果显示,山顶平均风有较大的增大效应,最大加速比可达1.7,且反函数拟合结果与模拟结果更加吻合。通过与风洞试验结果的对比可见,平均风的数值模拟有较高准确性,湍流与试验相比还有一定差别。通过某超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分析表明,山地风的增大效应对超高层建筑整体响应计算不可忽略,位移响应增大比例最大可达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风场 CFD 风洞试验 超高层建筑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蒸发低温多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正良 郑宏飞 +3 位作者 陈子乾 何开岩 方甲闯 解梦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1-426,共6页
基于横管与竖管降膜蒸发与降膜凝结的强化传热传质机理,设计建造了一台具有四效回热性能的小型低温多效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集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中,对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 基于横管与竖管降膜蒸发与降膜凝结的强化传热传质机理,设计建造了一台具有四效回热性能的小型低温多效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集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中,对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系统在不同运行温度、压力下的产水速率和性能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在本系统中采用了横管、竖管降膜蒸发及降膜凝结技术,使其中大部分的蒸汽潜热及部分盐水的显热得到了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在供热水温度为75℃、系统内部压力为10kPa左右时,装置的性能系数可达到3.0左右。对影响产水率的其他因素也作了探索与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海水淡化 降膜蒸发 低温多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双柱悬索拉线塔塔线体系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正良 邹鑫 +3 位作者 施菁华 晏致涛 俞登科 肖正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6-50,共5页
针对双柱悬索拉线塔线体系与自立式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振特性显著不同,为研究双柱悬索拉线塔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随风向角及风速变化,进行单塔、塔线体系气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随风向角变化规律基本与单塔试验相... 针对双柱悬索拉线塔线体系与自立式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振特性显著不同,为研究双柱悬索拉线塔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随风向角及风速变化,进行单塔、塔线体系气弹性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塔线体系风振响应随风向角变化规律基本与单塔试验相同,但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单塔。0°、45°、60°风向角为工程设计不利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悬索拉线塔线体系 单塔模型 气弹性模型 风向角 风振响应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蒸发多效回热吸收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正良 郑宏飞 +1 位作者 陈子乾 何开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88-1193,共6页
基于降膜蒸发与降膜凝结机理,设计建造了一台具有四效回热性能的吸收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能集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中,对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系统在不同运行温度、压力下的产... 基于降膜蒸发与降膜凝结机理,设计建造了一台具有四效回热性能的吸收式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能集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中,对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系统在不同运行温度、压力下的产水速率和性能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在本系统中采用了横管、竖管降膜蒸发及降膜凝结技术,使其中大部分的蒸汽潜热及部分盐水的显热得到了多次重复利用,并由于吸收工质对最末效蒸汽进行了主动吸收,回收了蒸汽的焓,从而强化了最后一效的蒸发过程,因而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在供热水温度为80℃、系统内部压力为15kPa时,四效装置的性能系数可达到3.0左右,体现出吸收式系统的良好优势。对影响产水率的其他因素也作了探索与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海水淡化 降膜蒸发 吸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置式太阳能加湿除湿海水淡化系统的稳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正良 伍纲 +3 位作者 陈名贤 马昭键 孟沪生 郑宏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1488,共8页
介绍一种基于空气加湿除湿技术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装置中除湿腔叠置在加湿腔的上部,以此缩小装置的占地面积并利用热湿空气自然上升的浮力,形成一种新结构。详细说明装置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并研究控制海水运行温度、流量、循环空气流... 介绍一种基于空气加湿除湿技术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装置中除湿腔叠置在加湿腔的上部,以此缩小装置的占地面积并利用热湿空气自然上升的浮力,形成一种新结构。详细说明装置的结构和运行原理,并研究控制海水运行温度、流量、循环空气流率等参数对装置产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装置产水量随进水流量和运行温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90℃时,进水流量为420 kg/h,装置的最大产水量达到10.38 kg/h,装置性能系数GOR最大为1.33。系统在类似条件下的理论产水率达到约15.6 kg/h,性能系数达到1.90。对生化小球和加湿帘2种填料及不同填料厚度的产水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填料的选择,要结合装置体积和传质效率来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海水淡化 蒸发 冷凝 叠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型干式煤气柜动力特性分析及风振响应主要贡献模态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正良 刘欣鹏 +2 位作者 晏致涛 焦红伟 俞登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6-83,共8页
曼型干式煤气柜不同于一般空间结构,其动力特性十分复杂,作为研究其频域内风振响应的基础,首先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其次,分别计算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并按降序排列,选取结构风振响应的... 曼型干式煤气柜不同于一般空间结构,其动力特性十分复杂,作为研究其频域内风振响应的基础,首先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其次,分别计算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并按降序排列,选取结构风振响应的主要模态;最后,通过选取模态进行频域计算并与传统频域计算方法(完全二次振型叠加,CQC法)对比。结果表明:结构自振频率分布密集;动力特性受活塞位置及内部气压影响较大;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能准确反映各阶模态能量对响应总能量的贡献程度;通过振型能量参与系数法确定的主要模态进行频域分析具有计算效率高,计算精度可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背景响应 共振响应 脉动风荷载 振型能量参与系数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加筋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正良 胡浩 于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9-137,共9页
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光滑、正交加筋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通过对圆柱壳与球壳连接处简化处理,视球壳为自由约束,圆柱壳为简支约束,据Flügge薄壳理论利用Rayleigh-Ritz法求得结构频率,与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果比较,验证该... 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光滑、正交加筋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的自由振动。通过对圆柱壳与球壳连接处简化处理,视球壳为自由约束,圆柱壳为简支约束,据Flügge薄壳理论利用Rayleigh-Ritz法求得结构频率,与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果比较,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及有效性;分析球壳扁率及组合壳体长径比对频率影响。结果表明,球心半角Φ增大结构自振频率降低;长径比L/Rc增大球心半角Φ对组合结构频率影响逐渐减弱,结构自振频率逐渐降低,且降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圆柱壳-球壳组合结构 Flügge理论 Rayleigh-Ritz法 自由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集热器完善性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正良 郑宏飞 +1 位作者 陈子乾 何开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基于对太阳辐射的分析,理论计算了外层空间太阳集热器的完善性系数和转化效率,并分别以获得最大完善性系数和最大转化效率为条件,给出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所满足的方程,讨论了两种具体太阳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由两种方法... 基于对太阳辐射的分析,理论计算了外层空间太阳集热器的完善性系数和转化效率,并分别以获得最大完善性系数和最大转化效率为条件,给出集热器最佳工作温度所满足的方程,讨论了两种具体太阳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给出了由两种方法确定的最佳工作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对影响最佳工作温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 完善性 [火用]效率 最佳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钢管-插板连接节点板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正良 刘红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2-58,共7页
输电工程中输电塔架节点通常采用节点板连接的方式,其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通过对5组输电塔架典型节点的足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考察节点板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并利用多参数有限元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宽厚比、无支长度以及节点板构造等主... 输电工程中输电塔架节点通常采用节点板连接的方式,其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通过对5组输电塔架典型节点的足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考察节点板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并利用多参数有限元分析不同破坏模式下宽厚比、无支长度以及节点板构造等主要参数对节点板承载力的影响,提出有(无)加强环板的节点板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试验和有限元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插板连接的节点板建议计算方法合理有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板 钢管节点 有限元 极限承载力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风场中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正良 韩枫 +2 位作者 张春涛 范文亮 孙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6,31,共7页
山地风场因受山体的干扰作用具有与平地风场截然不同的特征,对山地地形中结构高、跨度大和电压等级高的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进行风振响应研究时,无法采用现有适用于平地风场的计算方法。为此,在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首先对三类山地地形的不... 山地风场因受山体的干扰作用具有与平地风场截然不同的特征,对山地地形中结构高、跨度大和电压等级高的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进行风振响应研究时,无法采用现有适用于平地风场的计算方法。为此,在风洞试验的基础上,首先对三类山地地形的不同工况,即单个山体的8种坡度,单个山体的3种高度以及两个山体的3种遮挡间距,对风场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工况下山体迎风面、山顶和背风面的平均风速加速比及湍流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修正公式,有效地考虑山地地形对风场的影响,得到了各工况下山地风场的平均特性和脉动特性。然后,基于试验数据及风场模型采用有限元计算理论对特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在各工况的风场条件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并根据随机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各工况下特高压输电塔体的动力可靠度。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了不同山地地形条件下各工况中迎风面、山顶及背风面的不同位置输电塔体动力可靠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风场 特高压输电塔 动力可靠度 加速比 湍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地基上板弯曲问题的边界积分方程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正良 邓安福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33-643,共11页
本文应用广义函数的Fourrier积分变换导出了双参数地基上板弯曲问题的基本解,并将基本解展成一致收敛的级数形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广义Rayleigh-Green公式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形状、任意边界条件情形的两个边界积分方程,为边界元法在这一问... 本文应用广义函数的Fourrier积分变换导出了双参数地基上板弯曲问题的基本解,并将基本解展成一致收敛的级数形式.在此基础上,应用广义Rayleigh-Green公式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形状、任意边界条件情形的两个边界积分方程,为边界元法在这一问题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 弯曲 双参数地基 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