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源--汇体系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静
钟剑辉
+5 位作者
宋明水
张宇
向奎
赵永福
俞国鼎
李欣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2-556,共15页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解释等为主要手段,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主要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探讨不同触发机制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演化过程和构造活动对重力流沉积过程及砂体展...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解释等为主要手段,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主要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探讨不同触发机制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演化过程和构造活动对重力流沉积过程及砂体展布的控制,总结源—汇耦合体系,建立斜坡带重力流砂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异重流、碎屑流、浊流、液化流和滑动—滑塌五种沉积物重力流,具有洪水型和滑塌型两种触发机制,流体演变总体处于碎屑流向浊流演化的早期阶段,推测研究区以北深水区仍发育碎屑流沉积且开始广泛发育浊流沉积。构造作用对研究区沙三段流体性质与演化、同生变形构造和重力流成因砂体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研究区具有断槽沟谷、断裂坡折、断裂走向斜坡及缓坡沟谷等4种主要的源—汇耦合体系。纵向上,研究区沙三段自下而上由(半)深湖、近岸水下扇、滑塌扇沉积演变为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沉积;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来自孤岛凸起的扇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西部主要发育来自陈家庄凸起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部主要发育串珠状滑塌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流
异重流
滑塌
源——汇体系
斜坡带
沙三段
沾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
被引量:
12
2
作者
袁静
李欣尧
+5 位作者
李际
李春堂
王尉
肖香姣
俞国鼎
吴永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65-2078,共14页
以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为基础,辅以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油层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域油气地质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与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
以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为基础,辅以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油层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域油气地质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与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碳酸盐、岩盐胶结—早成岩期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低熟烃类充注—中成岩期有机酸溶蚀、液态烃类充注—构造挤压、构造破裂、天然气充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等构造-成岩序列和两次致密化过程。储层原始孔隙度平均仅为31.7%,沉积作用是其致密的内因;孔隙度演化至现今约5.8%。压实作用造成了20.8%的孔隙度损失,是储层初次致密的决定性因素;胶结作用减孔约6.59%,加剧了储层致密化程度;溶蚀作用和各种成缝作用增孔约4.28%,使初次致密的储层孔隙度最高可达11%以上。从12~5Ma的康村期储层孔隙度从14.5%减少至8.0%,完成初次致密化过程,且与迪那低幅构造油藏形成大致同步,即"边致密边成藏"。5Ma以来迪那油气藏构造幅度增大,强烈构造挤压减孔2.76%,是储层再次致密的主要因素,该时期侏罗系烃源岩大规模气侵形成现今气藏,亦为"边致密边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构造-成岩演化
孔隙演化
迪那2气田
塔里木盆地
古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源--汇体系
被引量:
8
1
作者
袁静
钟剑辉
宋明水
张宇
向奎
赵永福
俞国鼎
李欣尧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石化油田部勘探处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2-556,共1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CXGC1608)
文摘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解释等为主要手段,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主要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探讨不同触发机制下的沉积物重力流演化过程和构造活动对重力流沉积过程及砂体展布的控制,总结源—汇耦合体系,建立斜坡带重力流砂体发育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异重流、碎屑流、浊流、液化流和滑动—滑塌五种沉积物重力流,具有洪水型和滑塌型两种触发机制,流体演变总体处于碎屑流向浊流演化的早期阶段,推测研究区以北深水区仍发育碎屑流沉积且开始广泛发育浊流沉积。构造作用对研究区沙三段流体性质与演化、同生变形构造和重力流成因砂体的发育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总体上,研究区具有断槽沟谷、断裂坡折、断裂走向斜坡及缓坡沟谷等4种主要的源—汇耦合体系。纵向上,研究区沙三段自下而上由(半)深湖、近岸水下扇、滑塌扇沉积演变为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扇三角洲沉积;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来自孤岛凸起的扇三角洲前缘和近岸水下扇,西部主要发育来自陈家庄凸起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部主要发育串珠状滑塌扇体。
关键词
碎屑流
异重流
滑塌
源——汇体系
斜坡带
沙三段
沾化凹陷
Keywords
debris flow
hyperpycnal flow
slump
source-to-sink system
slope zone
the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Zhanhua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
被引量:
12
2
作者
袁静
李欣尧
李际
李春堂
王尉
肖香姣
俞国鼎
吴永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石油新疆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中石化华北分公司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65-2078,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6D-5007-010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X05001)
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0E-2103)资助成果
文摘
以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为基础,辅以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流体包裹体、油层物性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区域油气地质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与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储层经历了同生期碳酸盐、岩盐胶结—早成岩期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低熟烃类充注—中成岩期有机酸溶蚀、液态烃类充注—构造挤压、构造破裂、天然气充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等构造-成岩序列和两次致密化过程。储层原始孔隙度平均仅为31.7%,沉积作用是其致密的内因;孔隙度演化至现今约5.8%。压实作用造成了20.8%的孔隙度损失,是储层初次致密的决定性因素;胶结作用减孔约6.59%,加剧了储层致密化程度;溶蚀作用和各种成缝作用增孔约4.28%,使初次致密的储层孔隙度最高可达11%以上。从12~5Ma的康村期储层孔隙度从14.5%减少至8.0%,完成初次致密化过程,且与迪那低幅构造油藏形成大致同步,即"边致密边成藏"。5Ma以来迪那油气藏构造幅度增大,强烈构造挤压减孔2.76%,是储层再次致密的主要因素,该时期侏罗系烃源岩大规模气侵形成现今气藏,亦为"边致密边成藏"。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构造-成岩演化
孔隙演化
迪那2气田
塔里木盆地
古近系
Keywords
tight sandstone
tectonic-diagenetic evolution
porosity evolution
DN2 gas field
Tarim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沾化凹陷孤岛西部斜坡带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与源--汇体系
袁静
钟剑辉
宋明水
张宇
向奎
赵永福
俞国鼎
李欣尧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
袁静
李欣尧
李际
李春堂
王尉
肖香姣
俞国鼎
吴永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