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同质多晶现象的一维和二维锌(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对苦味酸的可循环荧光检测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欣書 王倩 丁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3,共9页
用一个具有双官能基团的半刚性多齿配体5-(4-((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1H-四唑(HL)与锌(Ⅱ)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2个具有同质多晶结构的锌(Ⅱ)配位聚合物,即[Zn(μ_2-L)_2]_n(1)和[Zn(μ_2-L)_2]_n(2)。配合物1和2代表了温度诱导... 用一个具有双官能基团的半刚性多齿配体5-(4-((1H-1,2,4-三唑-1-基)甲基)苯基)-1H-四唑(HL)与锌(Ⅱ)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2个具有同质多晶结构的锌(Ⅱ)配位聚合物,即[Zn(μ_2-L)_2]_n(1)和[Zn(μ_2-L)_2]_n(2)。配合物1和2代表了温度诱导形成的同质多晶结构的一维(1)和二维(2)锌(Ⅱ)-L配位框架。在1中,一维左手和右手螺旋链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一维锌(Ⅱ)-L链配合物。在2中,这些一维左手和右手螺旋链也通过中心锌(Ⅱ)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的配位框架。研究了HL和配合物1、2的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强的荧光发射峰。此外,光致发光实验还表明,配合物2在水溶液中对苦味酸表现出高灵敏度的发光检测,具有高猝灭效率(K_(sv)=3.65×10~3L·mol^(-1))和低检测限(3.004μmol·L^(-1),S/N=3),这使其可用来检测苦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同质多晶 荧光传感 苦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全频分解的耐噪声纹识别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晓梦 谭振华 李欣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4-91,共8页
目前多数说话人识别算法均在干净环境下进行,在噪声环境下的效果较差.为提升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与识别模型WPGT.利用小波包分解高频和低频信号,Gammatone滤波器组模拟人耳听觉系统处理非线性信号,... 目前多数说话人识别算法均在干净环境下进行,在噪声环境下的效果较差.为提升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与识别模型WPGT.利用小波包分解高频和低频信号,Gammatone滤波器组模拟人耳听觉系统处理非线性信号,从而提取更完备的说话人语音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训练并完成说话人识别.基于开源语音数据集、噪声融合数据集,将本研究方案与常用的声纹特征提取方法MFCC和Gammatone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噪声环境下,本研究所提WPGT方法的声纹识别精度相较于MFCC和Gammatone分别提升10.63%和16.91%,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识别 说话人识别 小波包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和双-三唑衍生物的三个Cu(Ⅱ)和Cu(Ⅰ)多金属氧簇基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媛媛 李欣书 +1 位作者 张慧敏 丁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0-2290,共11页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多齿的单-和双-三唑衍生物,制备了3种基于多金属氧簇基(POM)的Cu(Ⅱ)和Cu(Ⅰ)杂化材料,即{[Cu(L1)2(Mo4O13)]·2H_2O}n(1),{[Cu1.5(L2)(HL2)(H_2O)(Mo4O13)]·2H2O}n(2),{[Cu2(L3)1.5(Mo4O13)]·H_2O}n(3)...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多齿的单-和双-三唑衍生物,制备了3种基于多金属氧簇基(POM)的Cu(Ⅱ)和Cu(Ⅰ)杂化材料,即{[Cu(L1)2(Mo4O13)]·2H_2O}n(1),{[Cu1.5(L2)(HL2)(H_2O)(Mo4O13)]·2H2O}n(2),{[Cu2(L3)1.5(Mo4O13)]·H_2O}n(3)(L1=4-pyridine-2-1,2,4-triazole,HL2=3-(4H-1,2,4-triazol-4-yl)benzoic acid,L3=trans-4,4′-azo-1,2,4-triazole)。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1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双齿L1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二维(2D)POMs基的Cu(Ⅱ)杂化金属-有机骨架。在2中,Mo4O132-阴离子和Cu(Ⅱ)中心通过桥接水原子(O18),双齿HL2和三齿L2-相互连接,最终形成了三维(3D)POMs基的Cu(Ⅱ)微孔金属-有机骨架。在3中,L3配体桥接相邻的Cu(Ⅰ)中心和Mo4O132-阴离子,最终形成独特的双重穿插结构的3DPOMs基的Cu(Ⅰ)杂化配位框架。光催化实验研究表明,样品1~3对于不同有机染料罗丹明B (RhB)、亚甲基蓝(MB)和甲基橙(MO)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 CU (Ⅱ) Cu(Ⅰ) 多金属氧簇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