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信息泄漏的线性随机化实现物理层安全传输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桥龙 金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8,58,共8页
为设计实用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给出了线性随机化预处理模型。该模型指出,基于无线信道的特征差异,恰当地设计加性和乘性随机化模块可以为合法用户提供信道优势。从信息理论安全角度论证了加性随机化权值和乘性随机化权值具有最小信息... 为设计实用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给出了线性随机化预处理模型。该模型指出,基于无线信道的特征差异,恰当地设计加性和乘性随机化模块可以为合法用户提供信道优势。从信息理论安全角度论证了加性随机化权值和乘性随机化权值具有最小信息泄漏时应满足的最佳分布。最后提出一种随机子载波参考安全传输机制对乘性随机化权值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实例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线性随机化 信息理论安全 随机子载波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传输的安全快速垂直切换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桥龙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43-447,共5页
异构无线网络中频繁发生垂直切换,由于不同网络分属不同网络管理域,致使切换认证严重制约切换效率。基于安全上下文传输,设计了一种安全快速垂直切换优化机制。借助动态建立的安全上下文传输通道,把移动节点的认证信息安全传递给目标切... 异构无线网络中频繁发生垂直切换,由于不同网络分属不同网络管理域,致使切换认证严重制约切换效率。基于安全上下文传输,设计了一种安全快速垂直切换优化机制。借助动态建立的安全上下文传输通道,把移动节点的认证信息安全传递给目标切换网络。从而避免了家乡网络的参与,通过分布式切换认证来优化切换效率。通过NS-2搭建网络仿真环境对优化机制进行了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机制可以在保证安全切换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切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络 垂直切换 上下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度的快速跨域切换机制
3
作者 黄开枝 张晨 +1 位作者 李桥龙 王玉红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709-712,718,共5页
在异构融合网络环境下,可根据管理实体的不同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域,移动终端会在不同的管理域间频繁地进行垂直切换。为确保切换过程中各网络实体身份和行为的合法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跨域切换机制:借助可信第三方及服务域自... 在异构融合网络环境下,可根据管理实体的不同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域,移动终端会在不同的管理域间频繁地进行垂直切换。为确保切换过程中各网络实体身份和行为的合法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的跨域切换机制:借助可信第三方及服务域自身历史纪录计算域间信任度值,并以此为依据评价服务域行为可信度。在行为可信度高且身份合法的服务域间建立动态安全关联并传递认证信息,在优化切换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对域间不可信行为的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切换 信任度 上下文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方案及其接入认证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晨 黄开枝 +1 位作者 李桥龙 董以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25-428,共4页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方案及其安全问题一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融合方案;然后从融合网络安全需求角度出发,根据网络实体功能的差异,将异构无线融合网络划分为4个域:归属域、服务域、接入域和用户域;并在...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方案及其安全问题一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对比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融合方案;然后从融合网络安全需求角度出发,根据网络实体功能的差异,将异构无线融合网络划分为4个域:归属域、服务域、接入域和用户域;并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冗余标识方案和统一的通用可信接入认证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接入认证中的身份信息冗余问题及安全防护能力的短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融合网络 网络域划分 无冗余标识 接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小区搜索与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玉梅 蒲俊 +1 位作者 李桥龙 邓月华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64-270,301,共8页
针对移动通信远距离目标小区信号第三方接收面临同频强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小区搜索与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实现了对目标弱信号的分离。该方法联合空域匹配滤波与小区搜索算法获得强信号的DOA,通过多级JJM算法抑制强信号后再搜... 针对移动通信远距离目标小区信号第三方接收面临同频强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小区搜索与波束形成的干扰抑制方法,实现了对目标弱信号的分离。该方法联合空域匹配滤波与小区搜索算法获得强信号的DOA,通过多级JJM算法抑制强信号后再搜索获得弱信号的DOA。多次迭代,逐个估计干扰和目标的来向。利用信号来向进行波束形成,以抑制干扰、获取弱目标。对DOA估计算法的稳健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表明该算法在干扰功率大于目标40 dB时可提取弱信号,验证了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频强干扰 DOA估计 小区搜索 多级JJ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