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树裕 余泽琪 +3 位作者 苏伟青 梁琬屏 钟汝华 赵一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50-50,共1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每日1剂,水煎服,共4周,比较两组疗效、心衰平均纠正时间以及对电解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衰平均纠正时间56±3.3天,对照组9.3±3.7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电解质紊乱10例,其中7例为较严重电解质紊乱,4例发生洋地黄中毒,治疗组仅2例发生轻度低钾血症,无病例发生洋地黄中毒。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疗效肯定,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能缩短心衰平均纠正时间,且不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洋地黄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运武 朱一玲 +3 位作者 李树裕 梁红伟 全观伟 梁青 《临床荟萃》 2000年第3期100-101,共2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在动脉硬化 (AS)疾病 (包括脑梗死、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0例健康者和 32例 AS疾病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ET和 CGRP含量。结果 :AS疾病者治疗前...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在动脉硬化 (AS)疾病 (包括脑梗死、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0例健康者和 32例 AS疾病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ET和 CGRP含量。结果 :AS疾病者治疗前 ET和 CGRP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90 .6± 2 3.3) ng/ L比 (44 .5± 11.8) ng/ L ,t=10 .0 2 ;(76 .8± 2 7.6 )ng/ L比 (6 4.1± 11.2 ) ng/ L ,t=2 .39,P分别 <0 .0 1,<0 .0 5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ET显著下降 (5 6 .7± 16 .1) ng/ L比(90 .6± 2 3.3) ng/ L,t=11.0 9,P<0 .0 1,也显著升高 (10 0 .5± 8.8) ng/ L比 (76 .8± 2 7.6 ) ng/ L,t=4.77,P<0 .0 1,也高于对照组 (10 0 .5± 8.8) ng/ L比 (6 4.1± 11.2 ) ng/ L,t=14.0 0 ,P<0 .0 1。结论 :ET和 CGRP在 AS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CGRP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神经肽Y的研究
3
作者 苏伟青 余泽琪 +3 位作者 沈如晖 李树裕 宁晓明 李少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15-61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神经降压素(NT)、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各40例血浆中NT、NPY浓度变化,并选择4... 目的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浆神经降压素(NT)、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各40例血浆中NT、NPY浓度变化,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NT、NP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T(149±31)ng/Lvs(59±20)ng/L,P<0.01;NPY(253±75)ng/Lvs(103±18)ng/L,P<0.01],慢性肺心病稳定期NT[(63±24)ng/L]、NPY[(98±20)ng/L]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NT、NPY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T、NPY参与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神经降压素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认知情况调查
4
作者 曹敏 岑翠莲 +2 位作者 全坤 李树裕 黄华文 《现代医院》 2016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认知情况,为本地区提升AMI抢救成功率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mail联合电话方式调查廉江市下辖18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AMI及AMI非PCI治疗认知情况。结果共经邮箱...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认知情况,为本地区提升AMI抢救成功率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mail联合电话方式调查廉江市下辖18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AMI及AMI非PCI治疗认知情况。结果共经邮箱发送《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问卷187份,应答问卷171份,有效问卷163份;基层医务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认知调查平均8.76分,163名医务人员认知调查的总分为1 428分,平均(8.76±2.19)分,优秀、良好、及格及不及格人数分别为30、64、28、41人,占比18.4%、39.3%、17.2%、25.2%,及格率为74.8%;认知调查项目中以AMI发病后血容量调整正确率最高,其次为AMI发病后的一般治疗措施,以非典型AMI的临床表现知晓率最低,其次为抗心律失常治疗;不同文化程度、职称调查得分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职称、工作年限、文化程度、专业情况是基层医务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的认知调查得分的影响因素。对基层医院建立完善网络和电话信息回访、反复强化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救治知识、持续性提供指导非常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非PCI 急性心肌梗死 认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