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恒压控制模式镀锡工艺研究
1
作者 胡杨 李柱祥 胡水莲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目前,航空产品镀锡通常采用恒流控制模式生产,此模式下,产品出入槽需立即更改电流,在连续生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为降低产品镀锡加工控制难度,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探究电流密度、电压、加工面积之间关联关系,进行相关性能验证,形成基于... 目前,航空产品镀锡通常采用恒流控制模式生产,此模式下,产品出入槽需立即更改电流,在连续生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为降低产品镀锡加工控制难度,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探究电流密度、电压、加工面积之间关联关系,进行相关性能验证,形成基于恒压控制模式镀锡工艺,该工艺适用于27dm^(2)及以下加工面积零件的恒压镀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恒压 碱性镀锡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CrMnSiA钢表面镉镀层化学转化膜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皮志超 宋宜强 +3 位作者 闫江涛 李柱祥 胡水莲 周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7-318,共12页
目的通过研究镉镀层绿色化学转化膜的电化学性能,获得镉镀层最佳绿色化学钝化工艺。方法采用无氰镀镉工艺,在30CrMnSiA钢表面电镀镉。采用植酸和钼酸钠在镉镀层表面进行绿色钝化处理,构建复合化学转化膜。通过研究钼酸钠浓度、处理时间... 目的通过研究镉镀层绿色化学转化膜的电化学性能,获得镉镀层最佳绿色化学钝化工艺。方法采用无氰镀镉工艺,在30CrMnSiA钢表面电镀镉。采用植酸和钼酸钠在镉镀层表面进行绿色钝化处理,构建复合化学转化膜。通过研究钼酸钠浓度、处理时间和植酸浓度对绿色钝化处理镀镉层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佳的镀镉层绿色钝化工艺。结果在处理时间为10 min、植酸的质量分数为1.0%的条件下,当钼酸钠的质量分数增至3%时,开路电压先从−0.7419 V增至−0.7397 V后,再降至−0.7611 V,电荷转移电阻R_(ct)从2.34 kΩ·cm^(2)增至8.79 kΩ·cm^(2),腐蚀抑制率从72.9%增至92.8%,自腐蚀电流密度J_(corr)从81.47μA/cm^(2)降至最低值(6.8872μA/cm^(2))。当钼酸钠和植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0%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开路电压从−0.7559 V增至−0.7295 V,R_(ct)先增至6.68 kΩ·cm^(2),然后降至5.28 k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6.26μA/cm^(2)降至4.527μA/cm^(2)。当钼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处理时间为10 min时,随着植酸浓度的增加,试样的开路电压从−0.7393 V降至−0.7561 V,R_(ct)先增至6.68 kΩ·cm^(2),然后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J_(corr)呈现先降至最小值后再增大的趋势。结论与镉镀层相比,经化学转化膜处理后试样表现为高的开路电压、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和低的自腐蚀电流。得到了耐蚀性好且成本较低的镉镀层表面绿色钝化工艺,钼酸钠和植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0%,处理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镀层 化学转化膜 腐蚀 电化学 阻抗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镍次数对TC6钛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水莲 陈云鹏 +2 位作者 程宗辉 皮志超 李柱祥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共4页
为探索化学镀镍次数对TC6钛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疲劳试验机等设备对镀镍后TC6钛合金的表面形貌、结合力、力学性能、氢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1次镀镍后基体抗拉强度σ_b、断后延伸率δ_5分别下降了2.3%、1.... 为探索化学镀镍次数对TC6钛合金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疲劳试验机等设备对镀镍后TC6钛合金的表面形貌、结合力、力学性能、氢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1次镀镍后基体抗拉强度σ_b、断后延伸率δ_5分别下降了2.3%、1.0%,而断面收缩率ψ增加了12.2%;第5次化学镀镍后基体抗拉强度σ_b、断后延伸率δ_5、断面收缩率ψ分别下降了1.3%、5.9%、13.1%;多次化学镀镍后TC6钛合金疲劳极限值由401 MPa降至238.3 MPa;5次化学镀镍后对镀层的结合力、氢脆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6钛合金 化学镀镍 结合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