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HARGE-AF模型分析血清尿酸和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的作用
1
作者 任玲 王琦光 +4 位作者 李本申 李林轲 李欣月 于长莲 胡长青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5期423-429,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HARGE-AF模型分析血清尿酸(UA)、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AF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HFpEF合并AF的患者233例,根... 目的 探讨基于CHARGE-AF模型分析血清尿酸(UA)、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AF结构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纳入北部战区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HFpEF合并AF的患者233例,根据心脏超声、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低、中、高风险组,各112例、53例、6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UA、TGF-β2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通过心脏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心脏结构重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及95%CI。基于原始CHARGE-AF模型及其增强模型,评估AF结构重构风险,计算C统计量、R2D和5年累积发生率。通过Greenwood-Nam-D'Agostino检验评估模型校准度,并计算乐观估计值和调整后的C统计量,以确保预测准确性。结果 高风险组血清UA、TGF-β2、Galectin-3、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右心室基底径(RVD)、P波时限、房性早搏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中、低风险组,且纤维化程度在高风险组也显著加重;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UA水平每增加1μmol/L,AF结构重构风险增加1.20%(OR=1.012,P<0.05);TGF-β2水平每增加1 pg/ml,该风险增加0.80%(OR=1.008,P<0.05)。原始CHARGE-AF模型的C统计量为0.768,R2D为0.305,高风险组5年AF结构重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风险组(42.80%比21.30%比11.30%,P<0.001)。增强模型C统计量提升至0.800,R2D为0.347,高风险组发生率进一步显著升高(49.80%比25.60%比8.90%,P<0.001)。原始CHARGE-AF模型在预测5年AF风险时显示校准度不佳,低估实际风险,在预测风险为20%时,实际风险高于预测值;Greenwood-Nam-D'Agostino检验显示显著校准错误(χ2=15.632,P<0.001),乐观估计值为0.235,调整后C统计量为0.620。CHARGE-AF增强模型显示较好校准度,预测与实际风险曲线接近,Greenwood-Nam-D'Agostino检验未显示显著校准误差(P=0.078),乐观估计值为0.085,调整后C统计量为0.780。结论 血清UA和TGF-β2与HFpEF合并AF患者的AF结构重构风险密切相关,CHARGE-AF增强模型相较于原始CHARGE-AF模型,在评估AF结构重构风险方面具有更好鉴别能力、预测能力和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AF模型 尿酸 转化生长因子Β2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