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花树在桂林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栽培管理技术
1
作者 李林燕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桂花树是桂林的市花,在园林景观营造应用广泛。桂花树花香袭人,四季常青,观赏价值极高。总结桂林桂花树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情况,并阐述其栽培管理技术。桂花树适应性强,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的桂花树用于园林景观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桂花树 桂花 园林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家燕巢址选择及对人工巢托利用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国涛 马玲 +2 位作者 马钰彧 李林燕 魏智清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12期32-35,I0012,共5页
【目的】在有家燕巢址分布的城区安装人工巢托,观察家燕对人工巢托的利用率。【方法】依据家燕巢址选择的特点,将人工巢托分别安装在银川市西夏区的宁夏大学文萃校区学怡园的老旧家属楼、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的一段临街餐饮商铺和西夏建... 【目的】在有家燕巢址分布的城区安装人工巢托,观察家燕对人工巢托的利用率。【方法】依据家燕巢址选择的特点,将人工巢托分别安装在银川市西夏区的宁夏大学文萃校区学怡园的老旧家属楼、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的一段临街餐饮商铺和西夏建材城燕宝钢材市场的一段商铺。在家燕迁徙归来的整个繁殖期内,观察其对人工巢托的利用率。【结果】宁夏大学文萃校区家属楼内人工巢托的利用率为14.71%,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商铺屋檐下人工巢托的利用率为12.50%,燕宝钢材市场商铺屋檐下人工巢托的利用率为48.28%。【结论】城市化背景下,在城市建筑物适合家燕筑巢但缺乏巢基附着物的老旧楼房的顶层楼道内和沿街商铺一楼屋檐下隐蔽处安装人工巢托是招引家燕筑巢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家燕 巢址选择 人工巢托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中微量元素分析及营养价值与食品安全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路秀 李顺兴 +2 位作者 李林燕 肖雪松 余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香菇、金针菇、白玉菇、杏鲍菇和茶树菇5种食用菌中必需微量元素(Mg、Ca、V、Cr、Mn、Fe、Co、Ni、Cu、Zn、Se、Sr)和有害元素(As、Cd、Pb)的含量。以微量元素为指标,评价5种食用菌的营养价...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香菇、金针菇、白玉菇、杏鲍菇和茶树菇5种食用菌中必需微量元素(Mg、Ca、V、Cr、Mn、Fe、Co、Ni、Cu、Zn、Se、Sr)和有害元素(As、Cd、Pb)的含量。以微量元素为指标,评价5种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5种食用菌均含有丰富Mg、Ca、Cr、Mn、Fe、Cu、Zn,及少量V、Co、Ni、Se、Sr、As、Cd和Pb,且重金属As、Cd和Pb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7096-2003)中关于食用菌规定的总量,食用安全。统计回归分析表明,香菇与其它4种食用菌同属真菌,因此微量元素含量相关系数R>0.6,但P值均大于0.05,说明微量元素含量因科属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营养价值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海域潮汐海啸波耦合数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林燕 毛献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8,共8页
以COMCOT海啸模式和TPXO7.1全球潮汐模式为基础,采用三层嵌套网格,建立了南海海啸与潮汐耦合计算模型,分析深圳海域海啸和潮汐相互作用。潮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高、低潮位平均误差小于15cm,20cm;在潮汐验证的基础上,以马尼拉... 以COMCOT海啸模式和TPXO7.1全球潮汐模式为基础,采用三层嵌套网格,建立了南海海啸与潮汐耦合计算模型,分析深圳海域海啸和潮汐相互作用。潮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高、低潮位平均误差小于15cm,20cm;在潮汐验证的基础上,以马尼拉海沟潜在地震海啸源为案例,进行8.0,9.0级地震海啸与潮汐耦合情景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9级地震海啸在深圳海域外海波高为140~150cm,如先行波为正波发生在高潮时将产生异常高潮位,负波发生在低潮时将产生异常低潮位,线性叠加计算结果偏大,在25.0cm之内,到达时间差异小于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COT模式 海啸 潮汐 耦合计算 深圳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抽样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翠玲 蒋爱凤 +5 位作者 陶烨 郭素萍 马海涛 曾桂花 胡静利 李林燕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79,共4页
对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60个随机抽样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铅含量高低不一,铅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潮土>黄棕壤,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 对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60个随机抽样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铅含量高低不一,铅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潮土>黄棕壤,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铅污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土类 耕层土壤 铅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 被引量:9
6
作者 程龙飞 李林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1-253,260,共4页
通过对坡面产沙、植被水土保持机理以及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流拖拽力、水流上举力以及增大土壤的黏聚力都有利于水土保持;植被冠层及枝干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冠层的水分截留、削弱降雨的... 通过对坡面产沙、植被水土保持机理以及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流拖拽力、水流上举力以及增大土壤的黏聚力都有利于水土保持;植被冠层及枝干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冠层的水分截留、削弱降雨的溅蚀功能以及抑制地表径流等几个方面;而根系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菌根及分泌物能降低土层重度、增加土层的黏聚力,根系能增加土体的有效孔隙度、改善土体的渗透性能。库区坡面有效的水土保持栽植模式应该是:在坡顶,以封山育林为主;在坡面,应垄沟结合,辅以坡改梯等配套工程措施,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坡面产沙 封山育林 垄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储蓄率的经济学解释——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林燕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5,共5页
中国居民部门高储蓄率引人关注。基于历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及Modigliani和Cao(2004)的方法构建了1953—2011年中国储蓄率的完整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实际收入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与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之间的协整关... 中国居民部门高储蓄率引人关注。基于历年《中国资金流量表》及Modigliani和Cao(2004)的方法构建了1953—2011年中国储蓄率的完整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E-G两步法检验了实际收入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与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证实了生命周期假说(LCH)对于中国居民部门储蓄率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率 生命周期假说 协整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倾层状斜坡破裂面演化特征离心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穆成林 张御阳 +3 位作者 裴向军 马浩 周昕 李林燕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是反倾层状斜坡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治理的基础。利用室内大型土工离心机,获取坡体受力和变形参数,同时结合PFC数值模拟成果,展示斜坡破裂面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特征,并讨论破裂面的形成机理。结果... 破裂面形成演化特征是反倾层状斜坡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稳定性评价和工程设计治理的基础。利用室内大型土工离心机,获取坡体受力和变形参数,同时结合PFC数值模拟成果,展示斜坡破裂面的形成演化过程和特征,并讨论破裂面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首先在坡体内部产生压剪裂隙,随后向中下部扩展,坡体压剪分区;(2)裂隙向中上部发展,破裂面初步形成,深部坡体发生弯折;(3)浅层裂隙完全贯通,形成由坡顶至坡脚的完整破裂面Ⅰ,内部潜在破裂面(Ⅱ、Ⅲ)中上部近似平行坡面,下部合并后至坡脚,而稳定受压区域与弯折区分界潜在破裂面Ⅳ呈阶梯形,同时浅层存在3条次级破裂面;(4)斜坡的变形破坏由于重力作用,使得岩层差异性受力,在压剪、拉剪及弯折作用下,裂隙由预制裂隙尖端萌生、扩展,最终贯通形成破裂面。重力是内在原因,而坡体结构特征是基础条件。研究成果可以为反倾层状斜坡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倾层状斜坡 破裂面 演化特征 物理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探讨
9
作者 李林燕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10,共3页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描述了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划分为不同阶层,阐释了各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及收入变化后可能带来的消费变化,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收入分配-消费模型,用1978-201...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内容,描述了当前收入分配的现状。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划分为不同阶层,阐释了各收入阶层的消费特点及收入变化后可能带来的消费变化,并进一步通过构建收入分配-消费模型,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阶段的回归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而倾向于低收入和中等偏下居民的收入分配将有利于增加总消费。因此,在本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努力构建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模式,将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消费 收入阶层 收入分配-消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激励下考虑结构碰撞的非规则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磊 李青宁 +2 位作者 赵花静 申纪伟 李林燕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3-1251,共9页
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非规则桥梁的多自由度动力简化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简化模型的动力方程,结合龙格—库塔方法,采用自编程序研究行波激励下非规则桥梁综合考虑支座摩擦滑移、结构碰撞等非线性因素作用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 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非规则桥梁的多自由度动力简化模型,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简化模型的动力方程,结合龙格—库塔方法,采用自编程序研究行波激励下非规则桥梁综合考虑支座摩擦滑移、结构碰撞等非线性因素作用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和碰撞效应的共同作用可使矮墩的弯矩需求增大;行波激励可使板式橡胶支座位移增大,地震波最后到达的桥墩其上方支座位移峰值增加最为明显;相比高墩,地震作用下矮墩上部的板式橡胶支座易发生滑动。因此非规则桥梁进行防碰撞设计时应考虑行波激励及支座摩擦,找出相邻结构的最大碰撞力,以指导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激励 非规则桥梁 摩擦滑移 结构碰撞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精泡腾片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立安 李林燕 许益清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87-688,共2页
目的研究制备黄芪精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方法正交法优选黄芪药材提取工艺;以崩解时限、粘冲强度、口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浸渍后收集8倍渗滤液,渗滤速度为每1kg药材5.00~6.25mL·... 目的研究制备黄芪精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方法正交法优选黄芪药材提取工艺;以崩解时限、粘冲强度、口感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浸渍后收集8倍渗滤液,渗滤速度为每1kg药材5.00~6.25mL·min-1,浓缩成浸膏,加糊精干燥;选用枸橼酸和碳酸氢钠作为泡腾剂,内加羧甲淀粉钠(CMS-Na),外加预胶化淀粉作为崩解剂,所得泡腾片口感好,硬度适中,吸湿性良好,片重差异小,崩解时限符合规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精 泡腾片 提取工艺 单因素实验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屈服型可更换耗能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熊礼全 陈晓健 +3 位作者 贾真 李林燕 梁永清 门进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1,共7页
针对传统结构震后修复能力不足,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可更换耗能构件集中损伤和耗散地震能量,保护其他构件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更换损伤的耗能构件,即可实现结构预定功能震后可恢复。通过3个可更换耗能梁试件,研... 针对传统结构震后修复能力不足,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可更换耗能构件集中损伤和耗散地震能量,保护其他构件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更换损伤的耗能构件,即可实现结构预定功能震后可恢复。通过3个可更换耗能梁试件,研究其抗震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SAP2000有限元建模,对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整体结构体系的屈服机制、承载力和可更换耗能构件的可更换性能。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剪切屈服型破坏,破坏特征包括腹板-加劲肋焊缝撕裂、腹板屈曲和腹板撕裂。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非常饱满,具有优异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中各构件能够实现良好的有序屈服机制,可更换耗能构件具有较好的可更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可更换构件的混合框架结构 可更换耗能梁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研究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坤 郭翀 +5 位作者 马晓波 李云涛 张学美 李林燕 罗珊 史明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对NF-κB通路的作用。方法:选取T-ALL患者67例作为试验组,以6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qRT-PCR分析PBMC中Notch1和NF-κB通路(IκBα、IKKβ)mRNA表达量,分析Notch1的表达水平与T-ALL患者临床指标和预后之间的关联,以及Notch1与NF-κB通路mRNA表达水平的关联。沉默Jurkat细胞中的Notch1基因,qRT-PCR分析Notch1、IκBα和IKK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Notch1、磷酸化IκBα(p-IκBα)和磷酸化IKKβ(p-IKKβ)蛋白表达。结果:T-ALL组PBMC中Notch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表达水平与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02,P=0.025;r=0.247,P=0.019;r=0.429,P=0.006),而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Notch1与IκBα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754,P=0.039),与IKKβ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8,P=0.002)。Notch1低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5±2.2)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组的(12.7±3.4)个月(χ;=1.677,P=0.038)。沉默Notch1可显著上调IκBα mRNA和p-IκBα蛋白水平(P<0.05),显著下调IKKβ mRNA和p-IKKβ蛋白水平(P<0.05)。结论:Notch1基因在T-ALL患者血浆PBMC中高表达,与患者LDH水平、白细胞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临床指标和生存率相关,Notch1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NF-ΚB通路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山西2个马铃薯品种产量和收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林燕 王宏庭 +5 位作者 赵萍萍 白小东 范向斌 杜培兵 于志勇 杨梦棣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39-2144,共6页
从生产和环境2个方面看,马铃薯的氮素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马铃薯品种,副区为氮肥不同用量),于2017-2018年连续2 a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的毛皂基地定位研究了施氮量对2个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 从生产和环境2个方面看,马铃薯的氮素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马铃薯品种,副区为氮肥不同用量),于2017-2018年连续2 a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的毛皂基地定位研究了施氮量对2个马铃薯新品种(同薯29号、大同里外黄)的总干物质量、块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从单季(2017年)效应还是2 a(2017-2018年)累积效应看,氮肥施用均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总干物质量、块茎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马铃薯的总干物质量、块茎产量及经济效益和施氮量的关系均可用直线加平台模型拟合,从而求得2个马铃薯品种的最佳经济施氮量为:同薯29号180~191 kg/hm^2,大同里外黄201~233 kg/hm^2;就2个品种对氮肥的效应大小而言,同薯29号的产量和收益均高于大同里外黄,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同薯29号对氮较为敏感。研究结果可为2个新品种(同薯29号、大同里外黄)的氮素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品种 施氮量 块茎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溪地区昆虫线虫资源分布调查及应用初探
15
作者 吴林林 陈龙飞 +8 位作者 白光瑛 王孝莹 徐华 张立猛 赵进龙 李林燕 赵念席 谷星慧 阮维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8-627,共10页
昆虫线虫尤其是昆虫病原线虫可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有害昆虫。本文通过大蜡螟诱捕法对云南省玉溪市8县1区的昆虫线虫资源进行了调査。从270份土壤样品中分别得到57个昆虫线虫样本,分属于4个属,包括小杆科Rhabditidae的3个属,双胃科Di... 昆虫线虫尤其是昆虫病原线虫可以部分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有害昆虫。本文通过大蜡螟诱捕法对云南省玉溪市8县1区的昆虫线虫资源进行了调査。从270份土壤样品中分别得到57个昆虫线虫样本,分属于4个属,包括小杆科Rhabditidae的3个属,双胃科Diplogasteridae的1个属。结果表明,线虫的分布与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砂壤土、壤土中线虫检出率分别为100.0%、19.9%,较粘土12.1%的检出率高。在未受干扰的地块(林地和未耕地)线虫检出率为20.4%,受人类干扰的地块(烟田和农田)线虫检出率为16.1%,说明砂壤土和壤土适合昆虫线虫种群的建立,且在人活动较少的地块中线虫分布较多。用本土线虫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大蜡螟和蛴螬(棕色鳃金龟幼虫)对分离到的线虫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YN43(Oscheius sp.2)是大蜡螟最敏感的昆虫线虫品系,校正死亡率为76%;YN93(Oscheius sp.1)对蛴螬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为54.5%,在防治云南地下害虫蛴螬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线虫 分布 大蜡螟 棕色鳃金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单克隆抗体库构建及gB蛋白特异性单抗的筛选与鉴定
16
作者 李林燕 滕蔓 +5 位作者 刘金玲 郑鹿平 柴书军 丁轲 余祖华 罗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12-4723,共12页
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引起的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制备MDV单克隆抗体可为后续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及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关键试剂。本研究利用NE-PER TM细胞核和细胞质提取试剂,分别制备了vvMDV(MDV... 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引起的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制备MDV单克隆抗体可为后续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及诊断技术研究提供关键试剂。本研究利用NE-PER TM细胞核和细胞质提取试剂,分别制备了vvMDV(MDV超强毒株)标准毒株Md5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核蛋白和浆蛋白,通过切向流超滤浓缩后制备免疫原,分别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方法制备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筛选,建立了一个容量为31株纯化的M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库,包括27株稳定分泌MDV-1特异性抗体和4株稳定分泌MDV-1、MDV-2和火鸡疱疹病毒(HVT)保守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过293T细胞真核表达gB蛋白并结合IFA染色,其中1株单克隆抗体J-1F3-C6被鉴定为MDV糖蛋白gB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单抗腹水IFA效价为1∶25600,轻链型为Kappa,IgG亚型为IgG2a。进一步IFA染色表明,J-1F3-C6可特异性识别MDV-1、MDV-2和HVT毒株表达的gB蛋白,但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中J-1F3-C6只与MDV-1和HVT发生特异性反应。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个MD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库,并从中筛选鉴定了1株gB蛋白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单克隆抗体 糖蛋白gB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共聚焦分析 蛋白质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文化景区的中英文茶叶名称标识对照翻译策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林燕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263,共2页
茶叶名称翻译广泛应用于茶叶经济贸易、茶叶对外宣传、茶叶文化讲授等多方面,对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和茶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任务为论茶文化景区中英文茶叶名称标识对照翻译,茶文化景区也是茶文化宣传的渠道之一,茶文化景区的茶... 茶叶名称翻译广泛应用于茶叶经济贸易、茶叶对外宣传、茶叶文化讲授等多方面,对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和茶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任务为论茶文化景区中英文茶叶名称标识对照翻译,茶文化景区也是茶文化宣传的渠道之一,茶文化景区的茶叶名称的由来具有悠久历史。通过分析茶文化翻译语境、茶叶名称翻译方式和茶文化传播范围,指出茶叶名称翻译对茶叶相关行业宣传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景区 文化语境 直译 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内酯B注射液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林燕 许益清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测定银杏内酯B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在9.98~99.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70%... 目的研究并建立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测定银杏内酯B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B在9.98~99.8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70%,RSD为0.14%;精密度良好,RSD为0.21%;重复性也很好,RSD为0.2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银杏内酯B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注射液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M11基因编辑对马立克病病毒体外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伟东 滕蔓 +6 位作者 郑鹿平 刘金玲 张文凯 李林燕 张志会 樊剑鸣 罗俊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为探究病毒编码的微小RNA前体基因miR-M11对马立克病病毒(MDV)体外复制能力的影响,以MDV国内分离株HN_(3)0_(2)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编辑并敲除位于Mid基因簇的miRM11,构建1株miR-M11基因编辑缺失毒株HN_(3)0_(2)ΔM11(... 为探究病毒编码的微小RNA前体基因miR-M11对马立克病病毒(MDV)体外复制能力的影响,以MDV国内分离株HN_(3)0_(2)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编辑并敲除位于Mid基因簇的miRM11,构建1株miR-M11基因编辑缺失毒株HN_(3)0_(2)ΔM11(克隆号C58-8-4)。经过PCR鉴定、测序分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以及传代稳定性分析,证实HN302编码的miRM11被精确编辑并从病毒基因组中完全缺失,且未发生回复突变。病毒增殖曲线绘制结果显示,miRM11缺失毒株HN_(3)0_(2)ΔM11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亲本毒株HN_(3)0_(2)(P<0.05)。综上,miR-M11是MDV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且其缺失后可增强MDV的体外复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miR-M11 微小RNA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qPCR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结构生成对抗网络的文本生成图像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孙钰 李林燕 +2 位作者 叶子寒 胡伏原 奚雪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04-3209,共6页
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GAN)在从文本描述到图像的生成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然存在图像边缘模糊、局部纹理不清晰以及生成样本方差小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在叠加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tackGAN++)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结构生成对抗网... 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GAN)在从文本描述到图像的生成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然存在图像边缘模糊、局部纹理不清晰以及生成样本方差小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在叠加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tackGAN++)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结构生成对抗网络(MLGAN)模型,该网络模型由多个生成器和判别器以层次结构并列组成。首先,引入层次结构编码方法和词向量约束来改变网络中各层次生成器的条件向量,使图像的边缘细节和局部纹理更加清晰生动;然后,联合训练生成器和判别器,借助多个层次的生成图像分布共同逼近真实图像分布,使生成样本方差变大,增加生成样本的多样性;最后,从不同层次的生成器生成对应文本的不同尺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在CUB和Oxford-102数据集上MLGAN模型的Inception score分别达到了4.22和3.88,与StackGAN++相比,分别提高了4.45%和3.74%。MLGAN模型在解决生成图像的边缘模糊和局部纹理不清晰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其生成的图像更接近真实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文本生成图像 多层次结构生成对抗网络 多层次图像分布 层次结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