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自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杨 李林娇 孙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自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神经康复科与本研究相符的106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巴氏指数(BI)、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自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广东三九脑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神经康复科与本研究相符的106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巴氏指数(BI)、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问卷(C-PTGI)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无需依赖占8.5%;轻度依赖占47.2%,平均(81.6±9.8)分;中度依赖占18.9%,平均(50.1±5.4)分;重度依赖占25.5%,平均(28.2±8.1)分;脑卒中患者SSEQ总得分为(79.1±27.4)分;脑卒中患者C-PTGI总得分为(51.2±20.8)分;SSEQ与BI呈正相关(r=0.679);自我管理维度与BI总分呈正相关(r=0.226);活动功能维度与BI总分呈正相关(r=0.745);SSEQ与PTG呈正相关(r=0.292)。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自理能力及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以促进患者积极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康复 自我效能 自理能力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联合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产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晓纯 孙璐 +1 位作者 郭杨 李林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联合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社会支持联合甘露醇干预治疗。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 目的探究社会支持联合甘露醇对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社会支持联合甘露醇干预治疗。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14.01±2.98)分高于干预前的(12.49±1.56)分,焦虑情绪评分(50.43±6.89)分和抑郁情绪评分(56.32±5.29)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86.12±9.02)、(76.56±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会支持,能够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甘露醇 脑卒中 创伤后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智能垃圾分类站的建立研究——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訾春梅 李林娇 周烨 《大众标准化》 2021年第12期236-238,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垃圾分类对于高校校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化垃圾投放和分类回收,有助于营造绿色校园。垃圾分类技术也需要创新,利用互联...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垃圾分类对于高校校园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化垃圾投放和分类回收,有助于营造绿色校园。垃圾分类技术也需要创新,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去进行智能垃圾分类,克服传统垃圾分类的弊端。当今大学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垃圾分类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比较容易,对智能垃圾分类的知识认识比较全面,能够侧面反映该城市居民的认知程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智能垃圾分类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垃圾的排放管控,将其变废为宝并减少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文章具体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为例,来研究建立智能垃圾分类站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校园 智能化技术 智能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保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梅 潘佳凤 李林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1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对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试验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前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治护前,两组患者SAS、SDS及ADL的评分相比,P>0.05。治护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SAS的评分、SDS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ADL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医护一体化护理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