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活性艳蓝染料的共聚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松彦 崔健 +5 位作者 朱燕雯 王行远 盛扬 孙一新 Mark Bradley 张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6,共5页
以丙烯酸酯/酰胺类单体为原料,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分别将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打印到载玻片上,经紫外光引发进行原位聚合制得含有1386个聚合物微点的阵列芯片。用艳蓝染料溶液处理芯片,然后对聚合物微点的显微照片进行光强度研究,从而筛... 以丙烯酸酯/酰胺类单体为原料,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分别将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打印到载玻片上,经紫外光引发进行原位聚合制得含有1386个聚合物微点的阵列芯片。用艳蓝染料溶液处理芯片,然后对聚合物微点的显微照片进行光强度研究,从而筛选出对艳蓝染料吸附能力最强的候选共聚物。通过红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强度等对筛选出的聚合物进行结构和吸附性能的表征。研究表明,对艳蓝染料吸附具有最佳吸附能力的聚合物是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合成的聚合物(配合比为3∶2),并考察了聚合条件、pH等对染料吸附的影响。在pH=8时,制得的聚合物对艳蓝染料的吸附脱除率为80%,吸附量为41.99mg/g,聚合物吸附使用6次,对艳蓝染料的吸附量约为第一次吸附量的78%。聚合物对艳蓝染料的吸附符合Lagergren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丙烯酰胺 吸附剂 活性艳蓝染料 聚合物微点阵列芯片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对紫外固化医用导电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简鹏 徐亮 +4 位作者 石钟秀 李松彦 段宗权 盛扬 张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1-256,共6页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二醇(PPG)为原料,有机铋为催化剂合成了含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然后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小分子交联剂,...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二醇(PPG)为原料,有机铋为催化剂合成了含异氰酸酯端基的聚氨酯,然后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小分子交联剂,丙烯酸和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为单体,用紫外光引发剂引发聚合,在氯化钾(KCl)溶液中固化制得导电压敏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表征。对导电压敏胶的剥离力进行测试发现,当使用质量分数为2.4%的PPG2000软段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大分子交联剂时,所得到的导电压敏胶具有最大的剥离力,其导电性能随着KCl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该导电压敏胶透气性好,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固化 导电压敏胶 剥离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乳酸-b-聚乙二醇-b-聚乳酸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的pH响应型水凝胶的制备及药物控制释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亮 赵景 +4 位作者 陈泽旭 李松彦 盛扬 孙一新 张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0-214,共5页
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二醇,用丙烯酸酯封端后得到大分子交联剂聚乳酸-b-聚乙二醇-b-聚乳酸二丙烯酸酯(PELAMA)。它们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酸(AA)及光引发剂混合后由紫外光引... 采用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二醇,用丙烯酸酯封端后得到大分子交联剂聚乳酸-b-聚乙二醇-b-聚乳酸二丙烯酸酯(PELAMA)。它们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酸(AA)及光引发剂混合后由紫外光引发聚合生成了可生物降解的水凝胶聚乙二醇聚乳酸二丙烯酸酯-丙烯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PELAMA-AN)。并对PELAMA-AN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ELAMA-AN在pH=7.4、pH=1.2的条件下,溶胀率分别为1000%~2000%、400%~500%,盐酸阿霉素释放10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0%~40%、50%~60%,并且可以随着pH的变化反复切换。PELAMA-AN具有应用于口服药物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型水凝胶 平衡溶胀率 可生物降解 药物缓释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