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腺相关病毒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曦铭 王超 +3 位作者 王林 韩瑞发 刘利维 丛洪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心肌注射基因重组内皮生长因子_(165)腺相关病毒(rAAV-hVEGF_(165))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1只,将0.1 ml生理盐水或rAAV-hVEGF_(165)分3点注射于梗死交界处心肌内。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 目的探讨直接心肌注射基因重组内皮生长因子_(165)腺相关病毒(rAAV-hVEGF_(165))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81只,将0.1 ml生理盐水或rAAV-hVEGF_(165)分3点注射于梗死交界处心肌内。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5只),心肌梗死组(25只),生理盐水组(2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16只)。注射4周后测定心肌组织VEGF含量、超声心动图参数、梗死面积、微血管数量、心钠素水平。结果 VEGF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心肌组织VEGF含量较心肌梗死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所增加。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大鼠较其他3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1)。结论直接心肌注射rAAV-hVEGF_(165)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内新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心钠素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3通过调控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衰老 被引量:2
2
作者 师莹 张艺扉 +3 位作者 赵莉莉 李曦铭 任珉 秦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 研究叉头框蛋白O3(FoxO3)在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新生Wistar乳鼠第五代CF随机分为小干扰RNA转染对照(siNC)组和siFoxO3组(n=3)。siFoxO3组转染FoxO3小干扰RNA。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和... 目的 研究叉头框蛋白O3(FoxO3)在心脏成纤维细胞(CF)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新生Wistar乳鼠第五代CF随机分为小干扰RNA转染对照(siNC)组和siFoxO3组(n=3)。siFoxO3组转染FoxO3小干扰RNA。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以及FoxO3表达情况。结果 与原代CF比较,第五代CF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2A(p16)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1A(p21)mRNA表达、p21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第五代CF中FoxO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原代(0.67±0.10 vs 1.03±0.02,0.47±0.12 vs 0.95±0.05,P<0.05)。与siNC组比较,siFoxO3组细胞中FoxO3 mRNA表达明显降低,而p16和p21 mRNA表达、p2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siNC组比较,siFoxO3组细胞中NLRP3、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FoxO3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抑制CF衰老,为衰老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O3 成纤维细胞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肌动蛋白类 β半乳糖苷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冬霞 李曦铭 +2 位作者 毛丽君 赵茹 丛洪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采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监测,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英锐抗凝监测仪及中心实验室2种方法分别对因心房颤动、心脏瓣膜手术住院治疗并口服... 目的采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对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监测,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英锐抗凝监测仪及中心实验室2种方法分别对因心房颤动、心脏瓣膜手术住院治疗并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的120例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检测,采用Kappa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对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 Kappa检验对2种方法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结果高度一致,Kappa值为0.796;Bland-A1tman分析显示,2种方法所测平均偏差为(0.41±0.04),一致性界限为0.328~0.499,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现场即时检测血凝仪可以在临床上与中心实验室检测互相替代使用,尤其适用于行动不便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进行家庭自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药 华法林 维生素K 心房颤动 凝血酶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PCI术中严重无复流1例报告
4
作者 赵茹 安国辉 +5 位作者 丛洪良 肖健勇 郑君毅 李曦铭 李作成 曹路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1期107-108,共2页
患者男,63岁.因间断胸痛3d、持续加重3h于2012年8月24日入院.入院前2d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促、大汗,症状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每天发作1~3次.本次入院前3h症状持续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30年,10... 患者男,63岁.因间断胸痛3d、持续加重3h于2012年8月24日入院.入院前2d间断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气促、大汗,症状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每天发作1~3次.本次入院前3h症状持续加重,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30年,10支/d.查体:体温36.5℃,脉搏79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0/9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WBC 12.99×109/L,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基本正常,B型脑利钠肽(BNP)65.1 pg/mL,肌酸激酶(CK)1 389.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10.0 U/L,超敏肌钙蛋白Ⅰ 23.271 ng/mL.心电图:窦性心律,W1~4导联ST段弓背上抬0.05 ~0.1 mV.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口服.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无狭窄,前降支近中段狭窄99%,TIMI血流2级;第2对角支开口80%狭窄,分叉病变;右冠近段局限80%狭窄,回旋支无严重狭窄.PCI术中行梗死相关动脉血运重建,使用Crossover单支架术式,对角支以导丝保护,前降支近中段以9个大气压释放3.5 ×33 mm支架,造影显示明显支架膨胀不良;使用3.5 ×15 mm后扩球囊,给予12个大气压扩张,显示支架膨胀良好,但前降支远端TIMI 1级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术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工酶 无复流 TIMI血流 KILLIP分级 急诊冠状动脉 动脉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房纤颤的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李喜元 王林 +3 位作者 党群 马骏 李曦铭 李永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合并心房纤颤(AF)的构成比例及相关疾病随时段的变化趋势,栓塞情况,抗栓治疗状况。方法入选近20年(1983-2002年)CHF患者(年龄≥45岁)1180例(合并AF440例),每5年为一个时段,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 目的分析近20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合并心房纤颤(AF)的构成比例及相关疾病随时段的变化趋势,栓塞情况,抗栓治疗状况。方法入选近20年(1983-2002年)CHF患者(年龄≥45岁)1180例(合并AF440例),每5年为一个时段,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总体CHF患者中,合并AF的比例为37.3%,女性多于男性(1.18/1),且随着时段的推移而显著增加(趋势χ2=8.88;P<0.01)。CHF合并AF合并相关疾病的比例依次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风湿性心脏病(RHD)、高血压病(HT)、糖尿病(DM)、扩张性心脏肌病(DCM)、肺源性心脏病(PHD)。CHD、HT、DM在CHF合并AF患者中的比例随时段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而PHD在CHF合并AF患者中的比例随时段呈显著减少的趋势(P<0.01)。CHD合并HT、CHD合并DM和CHD、HT合并DM是CHF合并AF最常见的多个相关疾病组合。CHF合并AF发生栓塞为21例(占4.8%),使用阿司匹林治疗227例(51.6%),使用华法林治疗38例(8.6%)。结论AF随着时段的推移,该比例呈增加的趋势。注重CHD、HT、DM的早期防治,对于预防CHF合并AF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病人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观察
6
作者 贾红丹 李曦铭 丛洪良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评价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的安全性。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567例,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 目的评价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的安全性。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567例,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和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分别比较各组服用替罗非班后的出血并发症,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和叉生分析综合分析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评价两因素间有无交互效应。结果患者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和中度受损组较肾功能正常组出血并发症升高(12.8%和31.0%vs 4.1%,均P<0.01),肾功能中度受损组又较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出血并发症升高(12.8%vs31.0%,P<0.05)。伴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联合治疗出血风险并没有如预期的增加,两因素间无交互效应(交互作用指数S=1.057,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增加接受PCI的ACS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的ACS患者对替罗非班有很好的耐受性,肾功能轻中度受损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疾病 替罗非班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静 樊少博 +1 位作者 李曦铭 丛洪良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4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2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72例)术前不服用氯沙坦;低剂量组(74例)及高剂量组(75例)术前1 ...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2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72例)术前不服用氯沙坦;低剂量组(74例)及高剂量组(75例)术前1 d开始分别晨服氯沙坦50、100 mg,1次/d。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检测各组血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水平,采用MDRD方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水平。记录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随访90 d观察用药依从性并记录临床事件。结果三组共发生CIAKI 8例,其中对照组、高剂量组各2例,低剂量组4例。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术后血SUA和BUN均降低(P均<0.01),呈剂量依赖性;对照组术后血Scr、血NGAL和血Cysc升高、eGFR降低(P均<0.05),低剂量组术后血CysC升高(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围手术期血尿酸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尿酸 造影剂 急性肾损伤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