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北侏罗纪煤田主要煤层煤质特征及利用方向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智学
史亚民
《陕西煤炭》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通过统计和编绘区内1500多个钻孔煤质资料,了解了38°30′以北3层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煤质结合有关煤加工试验资料指出了煤的加工利用方向。
关键词
陕北
侏罗纪煤田
煤层
煤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丽
邵龙义
+4 位作者
李明培
王东东
鲁静
李智学
程爱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90-2100,共11页
依据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沉积相、聚煤模式、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提出该区聚煤规律。瓦窑堡组依据岩性共分为五段,其中底部的第1段和顶部的第5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第2段、第3段、...
依据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沉积相、聚煤模式、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提出该区聚煤规律。瓦窑堡组依据岩性共分为五段,其中底部的第1段和顶部的第5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第2段、第3段、第4段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根据瓦窑堡组顶部区域不整合面、第1段、第3段以及第4段底部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瓦窑堡组底部与其下伏地层间地层颜色及岩性突变面等层序界面,将瓦窑堡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瓦窑堡组一段和二段,层序Ⅱ对应瓦窑堡组三段,层序Ⅲ对应瓦窑堡组四段和五段。通过统计各个三级层序内的岩性数据,绘制地层厚度、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物源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层序Ⅲ的聚煤作用明显优于层序Ⅰ和层序Ⅱ,最有利于成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聚煤中心大致位于石湾镇—玉家湾镇—安塞县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智学
李明培
申小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206,共7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煤成气开发理论与经验,为摸清陕西省煤成气赋存规律及有利区域,研究了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煤成气成分和生储盖等条件,分析了陕西及周边成熟煤成气田勘探区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厚度大,显...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煤成气开发理论与经验,为摸清陕西省煤成气赋存规律及有利区域,研究了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煤成气成分和生储盖等条件,分析了陕西及周边成熟煤成气田勘探区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厚度大,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半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烃源岩变质程度较高,生储盖条件较好,具备大量生烃的条件。将烃源岩厚度、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o,max)、生气强度、埋藏深度等作为判断陕西省煤成气藏开发潜力的经验参数,指出志丹—子长一线以南至黄陵以北的区域具有发现较好的煤成气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致密砂岩
赋存规律
上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明培
邵龙义
+2 位作者
李智学
董大啸
李静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99-2410,共12页
在系统收集钻孔、测井和地质剖面资料以及前人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煤组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了下煤组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关系。根据太原组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及钻孔资料,在下煤组下部地...
在系统收集钻孔、测井和地质剖面资料以及前人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煤组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了下煤组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关系。根据太原组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及钻孔资料,在下煤组下部地层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以下煤组下部地层(时间范围为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为作图单元,厘定恢复了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华北北部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承德—兴隆一带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过渡为障壁砂坝—潟湖—潮坪沉积;宁夏以西、辽东半岛、华北中东部以及豫东、皖南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以38°N为界,华北地区南北下煤组最有利聚煤环境具有显著差异,该纬度以北厚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其次为潟湖—潮坪过渡地带,该纬度以南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潮坪,厚度相对北部较小。对比不同沉积环境以及厚煤层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下煤组沉积环境聚煤作用强弱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煤层层数增加。对下煤组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研究表明,下煤组可采区煤层底板距奥陶系顶面的距离一般为10~80 m,南缘下煤组可采区一般在30 m以内;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冀北—环京津地区和山西河东、太原西山等地为50~80 m;豫东—淮北—鲁西南一带为30~60 m;山东济南—淄博—莱芜一带为30~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下煤组
石炭—二叠纪
华北地区
奥陶系顶面
聚煤作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涌水规律分析
被引量:
15
5
作者
赵春虎
靳德武
+5 位作者
李智学
申小龙
王皓
王世东
许峰
王强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榆神矿区是我国陕北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覆岩含水层涌水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质与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将矿区开采煤层覆岩划分为松散孔隙、基岩与风化裂隙、烧变岩孔洞裂隙4个含水层组,以及主、...
榆神矿区是我国陕北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覆岩含水层涌水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质与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将矿区开采煤层覆岩划分为松散孔隙、基岩与风化裂隙、烧变岩孔洞裂隙4个含水层组,以及主、亚2个隔水保护层组;根据煤层采动导水裂隙与覆岩含(隔)水层组不同组合关系下的含水层涌水特征,提出了浅埋煤层侧向直接涌水、中深煤层侧向与垂向复合涌水,以及深埋煤层侧向涌水与垂向弱涌水3种含水层涌水模式;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以榆神矿区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采煤工作面尺度上煤层开采3种模式涌水分析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浅埋煤层侧向直接涌水型(凉水井井田),主采煤层为4^(-2)煤层,采动导水裂隙直接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工作面顶部含水层被疏干,总涌水量为47 m^(3)/h,地下水流场受采动影响大;深埋煤层侧向涌水与垂向微涌水型(小壕兔1号井田),主采煤层为1^(-2)煤层,采动导水裂隙发育至基岩含水层,总涌水量为21.87 m^(3)/h,以侧向涌水为主,由于主、亚隔水层复合保护,垂向涌水微弱;中深煤层侧向与垂向复合涌水型(曹家滩井田),主采煤层为2^(-2)煤层(均厚约为11 m),在分层开采条件下导水裂隙发育至基岩含水层内部,其侧向涌水量为23.17 m^(3)/h,垂向涌水量为12.67 m^(3)/h,地表松散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变化较小,在一次采全高条件下导水裂隙突破亚隔水层,发育至风化基岩含水层底部,总涌水量增至131 m^(3)/h,对松散含水层影响较大。此外,当导水裂隙带高度小于180 m、不能沟通风化基岩含水层时,随导水裂隙带高度增加涌水量增加幅度不大,当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180 m、导水裂隙揭露富水性较好的风化基岩含水层时,涌水量增加幅度较大,由此可见,抑制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覆岩强含水层的接触关系,是控制煤层覆岩涌水的一项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含水层
涌水模式
导水裂隙
榆神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省煤层气的资源状况与开发前景
6
作者
李智学
《陕西煤炭技术》
1998年第1期28-29,共2页
根据陕西省煤层气资源评估报告,对全省五大煤田的煤层气资源进行分类,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评述。
关键词
煤层气
预测资源
开发远景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阳新县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培训会顺利召开
7
作者
柯拥军
李智学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22期24-24,共1页
7月29日,阳新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培训会召开,正式启动全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发证工作。全县133家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培训。
关键词
企业国有资产
产权登记
培训会
阳新县
业务
事业单位
发证工作
企业财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侏罗纪煤田主要煤层煤质特征及利用方向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智学
史亚民
机构
陕西省煤田地质局
出处
《陕西煤炭》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文摘
通过统计和编绘区内1500多个钻孔煤质资料,了解了38°30′以北3层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煤质结合有关煤加工试验资料指出了煤的加工利用方向。
关键词
陕北
侏罗纪煤田
煤层
煤质
特征
分类号
TQ533.2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丽
邵龙义
李明培
王东东
鲁静
李智学
程爱国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能源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90-2100,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6ZX05041004-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2086)
文摘
依据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晚三叠世瓦窑堡组沉积相、聚煤模式、层序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提出该区聚煤规律。瓦窑堡组依据岩性共分为五段,其中底部的第1段和顶部的第5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第2段、第3段、第4段下部以砂岩为主,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根据瓦窑堡组顶部区域不整合面、第1段、第3段以及第4段底部河流下切谷冲刷面、瓦窑堡组底部与其下伏地层间地层颜色及岩性突变面等层序界面,将瓦窑堡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I对应瓦窑堡组一段和二段,层序Ⅱ对应瓦窑堡组三段,层序Ⅲ对应瓦窑堡组四段和五段。通过统计各个三级层序内的岩性数据,绘制地层厚度、砂泥比、煤层厚度等值线图,以三级层序为作图单元,恢复各层序的古地理格局,主要的古地理单元为河流、三角洲和湖泊,物源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层序Ⅲ的聚煤作用明显优于层序Ⅰ和层序Ⅱ,最有利于成煤环境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聚煤中心大致位于石湾镇—玉家湾镇—安塞县一带。
关键词
瓦窑堡组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聚煤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Wayaopu Forma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coal accumulation
Ordos Basin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智学
李明培
申小龙
机构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投资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206,共7页
文摘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煤成气开发理论与经验,为摸清陕西省煤成气赋存规律及有利区域,研究了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煤成气成分和生储盖等条件,分析了陕西及周边成熟煤成气田勘探区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陕西省上古生界烃源岩厚度大,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半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烃源岩变质程度较高,生储盖条件较好,具备大量生烃的条件。将烃源岩厚度、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_(o,max)、生气强度、埋藏深度等作为判断陕西省煤成气藏开发潜力的经验参数,指出志丹—子长一线以南至黄陵以北的区域具有发现较好的煤成气藏的潜力。
关键词
煤成气
致密砂岩
赋存规律
上古生界
Keywords
coal-derived gas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formation law
Upper Paleozoic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明培
邵龙义
李智学
董大啸
李静琴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陕西投资集团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99-241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209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学者A类资助项目。
文摘
在系统收集钻孔、测井和地质剖面资料以及前人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煤组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了下煤组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关系。根据太原组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及钻孔资料,在下煤组下部地层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以下煤组下部地层(时间范围为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为作图单元,厘定恢复了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华北北部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承德—兴隆一带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过渡为障壁砂坝—潟湖—潮坪沉积;宁夏以西、辽东半岛、华北中东部以及豫东、皖南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以38°N为界,华北地区南北下煤组最有利聚煤环境具有显著差异,该纬度以北厚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其次为潟湖—潮坪过渡地带,该纬度以南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潮坪,厚度相对北部较小。对比不同沉积环境以及厚煤层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下煤组沉积环境聚煤作用强弱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煤层层数增加。对下煤组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研究表明,下煤组可采区煤层底板距奥陶系顶面的距离一般为10~80 m,南缘下煤组可采区一般在30 m以内;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冀北—环京津地区和山西河东、太原西山等地为50~80 m;豫东—淮北—鲁西南一带为30~60 m;山东济南—淄博—莱芜一带为30~50 m。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下煤组
石炭—二叠纪
华北地区
奥陶系顶面
聚煤作用强度
Keywords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lower coal group
Carboniferous-Permian
North China
upper surface of Ordovician System
coal accumulation strength
分类号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涌水规律分析
被引量:
15
5
作者
赵春虎
靳德武
李智学
申小龙
王皓
王世东
许峰
王强民
机构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3-533,共11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0JM-715)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TD-MS069,2018-TD-QN052)。
文摘
榆神矿区是我国陕北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覆岩含水层涌水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质与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将矿区开采煤层覆岩划分为松散孔隙、基岩与风化裂隙、烧变岩孔洞裂隙4个含水层组,以及主、亚2个隔水保护层组;根据煤层采动导水裂隙与覆岩含(隔)水层组不同组合关系下的含水层涌水特征,提出了浅埋煤层侧向直接涌水、中深煤层侧向与垂向复合涌水,以及深埋煤层侧向涌水与垂向弱涌水3种含水层涌水模式;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以榆神矿区典型矿井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采煤工作面尺度上煤层开采3种模式涌水分析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浅埋煤层侧向直接涌水型(凉水井井田),主采煤层为4^(-2)煤层,采动导水裂隙直接发育至松散含水层,工作面顶部含水层被疏干,总涌水量为47 m^(3)/h,地下水流场受采动影响大;深埋煤层侧向涌水与垂向微涌水型(小壕兔1号井田),主采煤层为1^(-2)煤层,采动导水裂隙发育至基岩含水层,总涌水量为21.87 m^(3)/h,以侧向涌水为主,由于主、亚隔水层复合保护,垂向涌水微弱;中深煤层侧向与垂向复合涌水型(曹家滩井田),主采煤层为2^(-2)煤层(均厚约为11 m),在分层开采条件下导水裂隙发育至基岩含水层内部,其侧向涌水量为23.17 m^(3)/h,垂向涌水量为12.67 m^(3)/h,地表松散含水层地下水流场变化较小,在一次采全高条件下导水裂隙突破亚隔水层,发育至风化基岩含水层底部,总涌水量增至131 m^(3)/h,对松散含水层影响较大。此外,当导水裂隙带高度小于180 m、不能沟通风化基岩含水层时,随导水裂隙带高度增加涌水量增加幅度不大,当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180 m、导水裂隙揭露富水性较好的风化基岩含水层时,涌水量增加幅度较大,由此可见,抑制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与覆岩强含水层的接触关系,是控制煤层覆岩涌水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保水采煤
含水层
涌水模式
导水裂隙
榆神矿区
Keywords
water preserved coal mining
aquifer
water inrush mode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Yushen mining area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煤层气的资源状况与开发前景
6
作者
李智学
机构
陕西煤田地质局
出处
《陕西煤炭技术》
1998年第1期28-29,共2页
文摘
根据陕西省煤层气资源评估报告,对全省五大煤田的煤层气资源进行分类,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评述。
关键词
煤层气
预测资源
开发远景
天然气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阳新县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培训会顺利召开
7
作者
柯拥军
李智学
机构
湖北省阳新县财政局
出处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22期24-24,共1页
文摘
7月29日,阳新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培训会召开,正式启动全县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与发证工作。全县133家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财务负责人参加培训。
关键词
企业国有资产
产权登记
培训会
阳新县
业务
事业单位
发证工作
企业财务
分类号
F123.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北侏罗纪煤田主要煤层煤质特征及利用方向
李智学
史亚民
《陕西煤炭》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
李丽
邵龙义
李明培
王东东
鲁静
李智学
程爱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省上古生界煤成气资源成藏规律研究
李智学
李明培
申小龙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
李明培
邵龙义
李智学
董大啸
李静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北榆神矿区煤层开采顶板涌水规律分析
赵春虎
靳德武
李智学
申小龙
王皓
王世东
许峰
王强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陕西省煤层气的资源状况与开发前景
李智学
《陕西煤炭技术》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阳新县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培训会顺利召开
柯拥军
李智学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