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晶晶作品
1
作者 李晶晶 《美与时代(城市)》 2025年第4期144-144,共1页
设计说明:城市商业街设计融合传统与现代,打造开放式街区。建筑立面简化斗拱符号,彰显传统底蕴与现代功能。稻城亚丁民族商业街设计融合地域特色与现代功能,建筑错落布局,入口设塔楼,采用当地石材与藏式装饰。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商业街 开放式街区 设计 斗拱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晶晶作品
2
作者 李晶晶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5期129-129,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改性纳米Fe_(2)O_(3)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
3
作者 李晶晶 杨福祥 +1 位作者 唐晓东 卿大咏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1-778,共8页
采用水热接枝表面官能团法制备了磷酸改性纳米Fe_(2)O_(3)(PIONPs)催化剂,采用SEM,FTIR,XRD,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酸改性前后纳米Fe_(2)O_(3)的性能,利用XDLVO理论分析了PIONPs的相互作用能,采用柱实验研究了含水地层化学条件(离... 采用水热接枝表面官能团法制备了磷酸改性纳米Fe_(2)O_(3)(PIONPs)催化剂,采用SEM,FTIR,XRD,Zeta电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磷酸改性前后纳米Fe_(2)O_(3)的性能,利用XDLVO理论分析了PIONPs的相互作用能,采用柱实验研究了含水地层化学条件(离子强度和类型)对PIONPs运移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IONPs的运移能力强于纳米Fe_(2)O_(3)。高离子强度及高价阳离子会使PIONPs更容易吸附在石英砂表面,对PIONPs的运移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_(2)O_(3) 运移 多孔介质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杏仁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晶晶 罗婷婷 +5 位作者 胡海玥 耿东宇 刘雅萱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A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SEAP的提取率(55.94%)和纯度(88.21%)最高,AIAP的纯度最低(75.06%),TAAP的提取率最低(50.71%)。AIAP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而TAAP和SEAP的结构致密,AIAP的β-折叠含量(44.97%)和表面疏水性高于TAAP和SEAP。相较于TAAP和SEAP,AIAP的持水性和持油性较高。SEAP和TAAP的溶解度显著高于AIAP,且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较好。本研究为杏仁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杏仁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稠油绿色冷采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晓东 毛乾斌 +2 位作者 李小雨 杨福祥 李晶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针对稠油热采存在油汽比低、能耗大、CO_(2)排放高以及稠油冷采采出液难处理等问题,采用自制的降黏驱油剂ODA1配制驱替液,对其进行了静态降黏评价、性能分析以及特稠油冷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驱替液中ODA1的质量分数和矿化... 针对稠油热采存在油汽比低、能耗大、CO_(2)排放高以及稠油冷采采出液难处理等问题,采用自制的降黏驱油剂ODA1配制驱替液,对其进行了静态降黏评价、性能分析以及特稠油冷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驱替液中ODA1的质量分数和矿化度,均能有效降低稠油黏度;当驱替液中ODA1质量分数为2%、矿化度为100 g/L时,特稠油与驱替液以质量比为0.5混合后的降黏率达到了70.62%;特稠油在驱替液表面自发扩散,油水自动分相,完全不乳化。在渗透率约为1 000×10^(-3)μm^(2)、地层温度为40℃、特稠油黏度为11 600 m Pa·s条件下进行模拟驱油实验,驱替液驱的采出程度较模拟地层水驱采出程度提高了6.31百分点;水驱后驱替液依次进行转驱、第1次闷井和第2次闷井,采出程度分别提高了7.48、11.70和7.83百分点,合计较水驱提高了27.02百分点,采出稠油在40℃条件下的黏度降至3 553 m Pa·s,降黏率达61.37%,驱替液具有边驱油边降黏的特点。同时在冷采过程中无碳排放,采出水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研究成果为特稠油绿色冷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 驱替液 降黏 冷采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输水对台特玛湖生态改善情况分析评价
6
作者 张建国 曹雪峰 李晶晶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0,330,共6页
[目的]评价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后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状况,为区域植被建设、遏制水土流失、修复湖泊生态等提供支撑。[方法]基于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对比分析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前(1998年)和现状年(2022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 [目的]评价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后受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改善状况,为区域植被建设、遏制水土流失、修复湖泊生态等提供支撑。[方法]基于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对比分析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前(1998年)和现状年(2022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应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结果]与生态输水前相比,台特玛湖受水影响区沙地面积减少454.79 km^(2),减幅70.79%;植被面积增加了304.30 km^(2),增幅100.24%。植被覆盖度由生态输水前的14.83%增加到22.26%;台特玛湖生态输水影响区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37.51 km^(2),为254.6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18%,均为轻度侵蚀。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37.51 km^(2)。[结论]生态输水后,台特玛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区域的土地利用由以沙地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结构转变,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台特玛湖 水土流失 动态变化 生态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超稠油绿色掺稀降黏采油技术研究
7
作者 唐晓东 李小雨 +2 位作者 卿大咏 李晶晶 毛乾斌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5,共7页
采用塔河稀油、催化裂化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和自制药剂SW-1四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掺稀降黏,评价了不同掺稀介质的降黏效果,提出了绿色超稠油掺稀降黏开采工艺流程,考察了单井掺SW-1的超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掺稀介... 采用塔河稀油、催化裂化柴油、聚甲氧基二甲醚和自制药剂SW-1四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掺稀降黏,评价了不同掺稀介质的降黏效果,提出了绿色超稠油掺稀降黏开采工艺流程,考察了单井掺SW-1的超稠油掺稀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掺稀介质对塔河超稠油的降黏效果优劣顺序依次为自制药剂SW-1>聚甲氧基二甲醚>催化裂化柴油>塔河稀油;掺稀比为0.070,油相中SW-1回收率可达99.50%,水相中SW-1可完全被回收;在单井产液量100 m^(3)/d、超稠油含水率为30%(w)条件下,采用SW-1掺稀降黏,超稠油产量提高62.61%,置换出塔河稀油13290.6 t/a,显著提高了油田的超稠油产量及经济效益,为稠油绿色高效掺稀开采,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超稠油 掺稀介质 掺稀降黏 绿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
8
作者 张建国 李晶晶 余红兵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掌握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和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汇总形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分布特征、动态变化;[...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掌握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和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汇总形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分布特征、动态变化;[结果]2021年水土流失面积为23.13万km^(2),占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9.13%。从水土流失分布来看,该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多沙区和北部风沙区,两区水土流失面积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的51.06%;从地类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草地、林地和耕地,共占比86.80%。与2020年、2011年、1999年和1985年相比,2021年水土流失分别减少0.29万km^(2),3.43万km^(2),16.94万km^(2),22.30万km^(2),与1985年相比,强烈及以上强度等级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6.42万km^(2),减幅83.84%。[结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多沙区和北部风沙区,高强度侵蚀减少与年度监测成果未考虑沟道侵蚀有关;该区应以流域水系为单元,持续加强旱作梯田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建设,加强病险淤地坝出险加固,实施固沟保塬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治理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gCO_(3)/PEG日间被动辐射制冷膜的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李晶晶 杜雷雷 李仁宏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为了探究3D打印工艺对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PDRC)材料性能的影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合物基质、碳酸镁(MgCO_(3))为红外发射填料、聚乙二醇(PEG)为致孔剂,制备了PET/MgCO_(3)/PEG(PMP)膜... 为了探究3D打印工艺对日间被动辐射制冷(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PDRC)材料性能的影响,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聚合物基质、碳酸镁(MgCO_(3))为红外发射填料、聚乙二醇(PEG)为致孔剂,制备了PET/MgCO_(3)/PEG(PMP)膜;并采用SEM、UV-VIS-NIR、FTIR等手段对PMP膜的形貌结构、光谱特性、PDRC性能、力学性能及自清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ET中加入MgCO_(3)和PEG形成了微纳米级多孔结构,使材料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平均反射率从11.84%提高到86.17%,中红外波段的发射率从88.66%提高到92.66%;与对照组相比,PMP膜实现了测试箱内约17.00℃的降温;PMP膜断裂强度为6 MPa,断裂伸长率为35%,水接触角为82.14°,户外暴露3个月后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仅下降约2%。该研究可为PDRC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被动辐射制冷 3D打印 碳酸镁 聚乙二醇 多孔结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粕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婷婷 李晶晶 +6 位作者 胡海玥 何亚君 李昱卓 赵羚暄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为提高亚麻籽粕蛋白(flaxseed meal protein,FPI)的利用价值,以亚麻籽粕(flaxseed meal,FM)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FPI,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FPI的提取工艺,表征FPI的结构并分析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提取FPI的最佳工艺为:浸提... 为提高亚麻籽粕蛋白(flaxseed meal protein,FPI)的利用价值,以亚麻籽粕(flaxseed meal,FM)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FPI,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FPI的提取工艺,表征FPI的结构并分析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提取FPI的最佳工艺为:浸提pH10、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90 min、料液比1:25 g/mL,该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22.69%。与FM相比,FPI的β-折叠和α-螺旋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10.57%和0.61%,其微观结构呈典型的冻干板状和不规则的鳞片状。此外,FPI的功能特性对pH具有高度依赖性,远离FPI等电点(pH4)时,FPI的功能特性显著提升。pH8时FPI的溶解度(99.52%)、持水性(8.87 g/g)、乳化性(8.92 m^(2)/g)以及乳化稳定性(122.58 min)最佳。pH7时,FPI的起泡性(48.65%)和起泡稳定性(94.94%)最优,FPI凝胶的硬度(137.03 g)、弹性(0.829)和持水性(99.29%)最大,凝胶特性最佳。本研究为FPI作为乳化剂或凝胶剂在食品或医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提高FPI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蛋白质 提取工艺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冷采技术现状及展望
11
作者 孔鑫鑫 唐晓东 +3 位作者 李晶晶 卿大咏 邓桂重 曹成龙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5,共9页
稠油黏度高、流动性低,开采难度大。传统的稠油热采技术采收率高,但存在蒸汽用量大、能耗和碳排放量高等问题。稠油冷采技术具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稠油开采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的现状,包括水驱、聚合物... 稠油黏度高、流动性低,开采难度大。传统的稠油热采技术采收率高,但存在蒸汽用量大、能耗和碳排放量高等问题。稠油冷采技术具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已成为稠油开采研究的热点。概述了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的现状,包括水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泡沫驱、微生物驱等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未来发展方向。综述了近年来稠油冷采新技术的主要进展,包括化学复合冷采、稠油绿色冷采、纳米驱油等技术。提出了稠油冷采技术未来应朝着多学科交叉、过程节能低碳、新型降黏剂开发、绿色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碳排放 冷采技术 提高采收率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市咖啡产业全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12
作者 唐志嫔 吴进明 +2 位作者 李晶晶 金荣华 杨子玉 《山西农经》 2025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咖啡等农产品的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模式等,利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层次分析法建立普洱市咖啡产业全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涵盖4个准则层、16个指...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咖啡等农产品的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和应用实践,围绕普洱市咖啡产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模式等,利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层次分析法建立普洱市咖啡产业全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涵盖4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通过对权重值排序,可得在准则层中市场销售权重值最大,指标层中品牌影响力权重值最大。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过程、系统性的特点,实现了对普洱市咖啡产业的联动式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产业 全产业链 指标体系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港导管形成纤维蛋白鞘的不良影响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于小梅 李晶晶 贾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输液港因具备维护频率低、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其他中心静脉导管少并符合大众对于自我形象的需要等优势,而被大量应用于临床。纤维蛋白鞘是机体出于自身保护作用,在输液港导管表面形成的一层膜状结构,这层结构可能致使输液港导管穿刺... 输液港因具备维护频率低、留置时间长、并发症较其他中心静脉导管少并符合大众对于自我形象的需要等优势,而被大量应用于临床。纤维蛋白鞘是机体出于自身保护作用,在输液港导管表面形成的一层膜状结构,这层结构可能致使输液港导管穿刺点渗液,引发血栓性失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肺栓塞情况,进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现象的发生,甚至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害。本文结合现有的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延缓输液港导管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减轻其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减少因纤维蛋白鞘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中心静脉导管 纤维蛋白鞘 不良影响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晶晶 姜杭 毛静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99-2510,共12页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成公路建设行业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结合公路建设行业实际,构建含市场环境、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创新环境、信用环境等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我...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成公路建设行业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结合公路建设行业实际,构建含市场环境、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创新环境、信用环境等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的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我国31个省域营商环境评价值,据此分析省域与地区的水平特征、聚类特征、空间特征和组态特征,提出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省域差异显著,存在地区内各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具有行业标杆型、领先型、追赶型、落后型聚类特征,整体稳定、微幅提升的时序特征,显著正向关联和东、中部地区显著优于西部、东北部的空间集聚特征;3)存在产生高水平公路建设行业营商环境的4个核心要素、7种组态、3处代表性集聚区域;4)提出“认清现实基础+利用空间集聚效应自我优化+匹配组态路径持续提升”的营商环境优化路径,行业领先型省份可通过组态S3、S6升级至行业标杆型,行业落后型与追赶型省份充分利用空间集聚特征,借助“辐射”效应自我优化,再根据组态配置适宜的建设路径,实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研究结论为公路建设行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RSR-CRITIC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优化路径 公路建设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技术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分析
15
作者 李晶晶 贾雪松 都娟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232-233,共2页
阐述5G技术对数字经济的影响,探讨数字技术融合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安全保障、加强智慧应急管理、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 数字安全 通信技术 数字经济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熊昭娣 李晶晶 +1 位作者 李丰 苏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0,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营养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秘鲁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备3组不同菊粉水平(0、2.5、10 mg/g)的等氮等能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0.58±0.04)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40 d的...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营养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秘鲁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备3组不同菊粉水平(0、2.5、10 mg/g)的等氮等能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0.58±0.04)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4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菊粉对沼虾的存活率、增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P10组存活率最低,P2.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2)各组虾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79.07%、79.02%和83.23%,必需氨基酸(EAA)分别为29.92%、29.87%和31.28%;EAA/TAA为37.58%~37.84%,EAA/NEAA为73.76%~74.36%,蛋白质组成属于优质产品;(3)各组肠道菌落的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10组的Chao1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最低。从门的水平上看,各组优势菌落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P10组的软壁菌门含量最低,厚壁菌门含量最高;从属水平上看,乳球菌属为各组优势菌落,以P10组为最高,芽孢杆菌属和乳球菌属等有益菌丰度上升,致病菌如支原体菌丰度下降。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促进沼虾生长和提高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有利于机体抵抗能力提升和水产病害爆发风险降低;同时其肉质鲜美程度和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菊粉 生长 营养品质 肠道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源农药及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混配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晶晶 康奎 +3 位作者 亓文暄 孙境徽 冯章丽 张道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70-77,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为茶园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调查贵州遵义某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基础上,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单独喷施生物源农药艾...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田间防效,为茶园合理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调查贵州遵义某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基础上,以清水为对照(CK),设置单独喷施生物源农药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及其分别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500倍液)混合使用7种不同生物农药处理,评价上述处理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结果】2021年3—9月(采茶期间)遵义地区茶园茶小绿叶蝉共发生7代,世代交替严重。茶小绿叶蝉发生量在6月下旬达到高峰、为899头。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发生初期茶小绿叶蝉的繁殖,其发生量随温度上升逐渐增加、直至高峰期。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在药后7 d达到最高、为63.22%;单独使用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防治茶小绿叶蝉时,药后3 d均达到其最高防效、分别为90.14%、62.82%和61.04%。艾绿士、印楝素和藜芦碱分别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混合使用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的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87.12%、71.41%和72.86%。经计算,每333 m^(2)测试茶园施用不同组合药物所需要的经济成本由低到高分别为艾绿士(20元)、藜芦碱(22元)、印楝素(24元)、艾绿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5元)、藜芦碱+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6元)、印楝素+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37元)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50元)。【结论】单独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为艾绿士>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藜芦碱;混合使用生物源农药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时,防效为艾绿士>藜芦碱>印楝素。茶园实际用药时,首选推荐使用艾绿士,因其作用速度快、效果好、作用持久和经济成本低,而且是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防治茶小绿叶蝉良好的增效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生物源农药 艾绿士 印楝素 藜芦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晶晶 崔玉娟 张莹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3期45-48,94,共5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方法:现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延庆区医院内收治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型,对致泻性大...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和耐药性。方法:现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延庆区医院内收治的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鉴定标本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型,对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年共计1112例样本,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检出率为5.57%,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检出率为1.80%、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检出率为1.35%,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检出率为0.27%,未检测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2019年6月检出率最高,2020年7月、8月检出率最高,2021年7月检出率最高;2019年3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对磺胺异噁唑耐药率(91.7%)最高,2020年32株DEC对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100.0%)最高,2021年32株DEC对萘啶酸的耐药率(75.0%)最高。结论:2019—2021年延庆区腹泻病例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状况基本稳定,且其耐药性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控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例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柴油合成多环芳烃树脂的工艺研究
19
作者 唐晓东 刘梦方 +2 位作者 卿大咏 李晶晶 缪钱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烃(COPNA)树脂。在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剂交联剂质量比为1∶0.1∶0.35、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4 h的最佳交联条件和固化温度为350℃、固化时间为150 min的固化条件下,中等缩合度缩合多环... 以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烃(COPNA)树脂。在催化裂化柴油催化剂交联剂质量比为1∶0.1∶0.35、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4 h的最佳交联条件和固化温度为350℃、固化时间为150 min的固化条件下,中等缩合度缩合多环芳烃(B-COPNA)树脂和热固性缩合多环芳烃(C-COPNA)树脂收率分别为73.22%和56.1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催化裂化柴油存在不含长烷基侧链的多环芳烃,空间位阻小,适合作为合成COPNA树脂的原料。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树脂的热行为,发现合成的B-COPNA树脂和C-COPNA树脂的残炭分别为44.26%和45.17%。反应后柴油收率为41.38%,其饱和烃质量分数从34.15%提高至83.11%,柴油十六烷指数从33.13提高到4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柴油 多环芳烃 缩合多环多核芳烃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绿色精制工艺技术研究
20
作者 唐晓东 姚美君 +3 位作者 冯雪峰 李晶晶 卿大咏 缪钱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6-902,共7页
针对传统环氧树脂水洗精制-三效蒸发工艺中存在的甲苯溶剂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大、能耗高、产生老化树脂和聚甘油废物等问题,采用自制脱盐剂,开发了一种环氧树脂非水溶剂绿色精制工艺,确定了树脂精制工艺的最优条件,对脱出盐进行离心过滤... 针对传统环氧树脂水洗精制-三效蒸发工艺中存在的甲苯溶剂用量和废水排放量大、能耗高、产生老化树脂和聚甘油废物等问题,采用自制脱盐剂,开发了一种环氧树脂非水溶剂绿色精制工艺,确定了树脂精制工艺的最优条件,对脱出盐进行离心过滤和洗涤精制,并与现有的环氧树脂水洗精制工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精制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树脂产品Cl-含量为5.2μg/g,副产品甘油纯度达99.89%(w),精制盐不含树脂和甘油,满足一级质量指标。与现有工艺对比,该工艺操作条件缓和,取缔了三效蒸发操作,蒸汽消耗仅为现有工艺的10.55%;无废水、老化树脂和聚甘油产生,实现了三废零排放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脱盐剂 绿色精制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