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群体改良在创造新种质资源和选系中的效应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庆华 邓尔超 +3 位作者 王延波 张喜华 李哲 李景昕 《辽宁农业科学》 1998年第2期3-8,共6页
通过24年持续选育研究,先后组配出各类群体,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良,从“辽综”群体选育出一批推广及区试品种的亲本系,在较广泛遗传基础上,改良和保存了我国主要玉米杂种优势群体种质之一的“旅大红骨”;在地方品种“哈大顶”... 通过24年持续选育研究,先后组配出各类群体,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良,从“辽综”群体选育出一批推广及区试品种的亲本系,在较广泛遗传基础上,改良和保存了我国主要玉米杂种优势群体种质之一的“旅大红骨”;在地方品种“哈大顶”种质中改良育出大穗型“辽巨”群体,并从中育出成为国家发明奖品种“辽原1号”亲本和具有多基因高赖氨酸珍贵性状的自交系“辽巨311”;利用地方品种“大洋白”种质,经导入热带种质育出成为获奖青贮玉米新品种的“洋墨”群体改良后代“辽洋白”;新组配出多抗型“辽锋”群体等。作者肯定地评价了混合选择和辐射诱变的作用,特别是论证了密植选择在群体改良和选系中的良好效果,并提出采用动态的群体改良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育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自交系 种质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