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编码及优化设计初探——以建南大会堂为例
1
作者 李昱庭 王波 +4 位作者 李渊 李立新 邱鲤鲤 赵汉清 杨思瀚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1期5-8,13,共5页
文章以BIM软件为技术手段,借鉴现有历史建筑构件编码的思路框架,以建南大会堂为例,对观众厅顶棚、座椅、地面、侧后墙、挑台等现有构配件的位置、名称、面积、材料、构造做法,根据其声学功能进行分类,并将对应的吸声、扩散、隔声等声学... 文章以BIM软件为技术手段,借鉴现有历史建筑构件编码的思路框架,以建南大会堂为例,对观众厅顶棚、座椅、地面、侧后墙、挑台等现有构配件的位置、名称、面积、材料、构造做法,根据其声学功能进行分类,并将对应的吸声、扩散、隔声等声学指标身份标识融入其中,形成声学信息数据库,以便实现建南大会堂室内声学构造的原真性记录,作为研究厅堂类历史建筑原真性修复的声学数据载体。结合建南大会堂现场声学测试及模拟分析,探讨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编码及数据库建构的技术途径,以期为实现厅堂类历史建筑声学的原真性修缮及声学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厅堂类历史建筑 声学编码 原真性 声学优化 建南大会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鸿山公园雨天声景观优化研究
2
作者 闫盛康 王波 +2 位作者 李渊 李芝也 李昱庭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22-25,54,共5页
本文从声景角度出发,以厦门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声景漫步、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公园的声景构成、景观节点的声环境及公众主观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视觉与听觉的交互影响,探讨鸿山公园声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突... 本文从声景角度出发,以厦门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声景漫步、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公园的声景构成、景观节点的声环境及公众主观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视觉与听觉的交互影响,探讨鸿山公园声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突出地域声景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声景优化措施,以期对城市山地公园声景观优化建设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山公园 声景漫步 雨天声景 声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