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星逸 王海波 +2 位作者 孙青竹 刘国权 孟祥才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8,101,共4页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复合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本... 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复合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HA)复合生物材料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现状,并简单探讨了它们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生物材料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i-Mn贝氏体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星逸 孟祥才 徐国庆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对新型Si-Mn贝氏体钢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铸态、正大和缓冷以及锻后空冷条件下均可得到贝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及耐磨性.
关键词 贝氏体钢 耐磨性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硅锰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温度对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李星逸 王轶农 +1 位作者 刘文昌 郑炀曾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7-10,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作热变形温度对相变前奥氏体组织状态及对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热变形温度的降低,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减小,并且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孕育期缩短,... 试验研究了一种Cr-Mn-Mo-B低碳低合金高强钢奥氏作热变形温度对相变前奥氏体组织状态及对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热变形温度的降低,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减小,并且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孕育期缩短,先共析铁素体转变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热变形 铁素体 动力学 等温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晶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奎龙 周玉 +2 位作者 孟祥才 李星逸 滕立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形态与尺寸的影响,在磷酸二氢钙均匀沉淀反应体系中加入添加剂,通过控制水浴温度、烧结温度等条件制备出不同形态的羟基磷灰石粒子,利用XRD与TEM技术分析了粒子的微观形态与尺寸.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因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晶形态与尺寸的影响,在磷酸二氢钙均匀沉淀反应体系中加入添加剂,通过控制水浴温度、烧结温度等条件制备出不同形态的羟基磷灰石粒子,利用XRD与TEM技术分析了粒子的微观形态与尺寸.研究结果表明:在70℃水浴温度下,适量加入形核剂柠檬酸,控制溶液的pH值,可获得纯净的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随着干燥和烧结温度的提高,羟基磷灰石的晶化程度提高,团聚趋势增强,700℃烧结态羟基磷灰石为类球状,粒径小于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因素 纳米羟基磷灰石 结晶 磷酸二氢钙 添加剂 温度 形核剂 柠檬酸 纳米材料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橡胶可变形材料三维参数化实体建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秀萍 黄明吉 +1 位作者 李星逸 孟祥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5-790,共6页
金属橡胶可变形材料内部不锈钢丝的勾连结构对其减振、过滤、吸声降噪等性能都有重要影响,MR材料的制备主要依赖于经验参数和多次尝试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此种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为了实现此类新材料的参数化设计,提出了基于CAD技术对MR... 金属橡胶可变形材料内部不锈钢丝的勾连结构对其减振、过滤、吸声降噪等性能都有重要影响,MR材料的制备主要依赖于经验参数和多次尝试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此种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为了实现此类新材料的参数化设计,提出了基于CAD技术对MR材料进行三维结构建模的方法,利用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ObjectARX,开发了交互式参数化设计的应用程序,该程序以离散和自适应算法重点解决钢丝重叠问题,使得MR三维模型更加真实可靠.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MR材料的参数化设计,可明显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建立的模型可用于统计计算MR材料的固相体积分数和钢丝接触点数以预报预测其性能-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参数化设计 CAD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奎龙 孟祥才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以磷酸二氢钙 ( Ca( H2 PO4) 2 · H2 O)和氢氧化钙 ( Ca( OH) 2 )的沉淀反应为基础 ,重点探讨反应条件、形核剂、干燥温度、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加入一定量... 以磷酸二氢钙 ( Ca( H2 PO4) 2 · H2 O)和氢氧化钙 ( Ca( OH) 2 )的沉淀反应为基础 ,重点探讨反应条件、形核剂、干燥温度、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加入一定量的形核剂 ,可以得到纳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人工合成 纳米粒子 形核剂 烧结温度 同质 生物医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奎龙 孟祥才 +1 位作者 李星逸 藤利群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84-388,共5页
阐述了国内纳米羟基磷灰石 ( HA)的制备方法、制备原理及其进展 。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制备 研究进展 HA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快速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袁世丹 李星逸 马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625-627,共3页
以Ca(OH)_2和Ca(H_2PO_4)2·H_2O为原材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粉体。改变不同反应物量、加入方法及后续反应时间等去探索快速制备纳米HA粉体的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测试手段对... 以Ca(OH)_2和Ca(H_2PO_4)2·H_2O为原材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粉体。改变不同反应物量、加入方法及后续反应时间等去探索快速制备纳米HA粉体的工艺。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成分、组织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环境有利于加快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钙在溶液中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HA的生产效率;20倍反应物量,将Ca(H_2PO_4)_2溶液分20次以1分钟为间隔加入Ca(OH)_2过饱和溶液中并保持后续反应时间30分钟为本研究实验条件下最快制备纳米HA粉体的工艺,和原始制备工艺相比,可提高生产效率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化学沉淀法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作为造孔剂制备含氯多孔羟基磷灰石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宇 袁世丹 +1 位作者 李成海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920-922,933,共4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HA粉体.采用造孔剂法,首次利用NaCl作造孔剂,将纳米HA粉体和NaCl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型,经高温烧结制备出多孔含NaCl的HA材料.利用XRD、SEM、EDX手段研究多孔HA的组成成分、微观形貌、孔径尺寸及孔...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HA粉体.采用造孔剂法,首次利用NaCl作造孔剂,将纳米HA粉体和NaCl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压制成型,经高温烧结制备出多孔含NaCl的HA材料.利用XRD、SEM、EDX手段研究多孔HA的组成成分、微观形貌、孔径尺寸及孔隙率.研究结果表明:NaCl是比较理想的造孔剂材料,可制备孔隙率、孔径尺寸、形貌可控的多孔材料.造孔剂含量为30%,尺寸在160~200目时,造孔效果最好;在烧结温度1200℃烧结时,NaCl会与HA发生反应,生成Ca5(PO4)3Cl,Ca9.54P5.98O23.58Cl1.6(OH)2.74等新的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羟基磷灰石 氯化钠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0A钢快速球化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世丹 李星逸 +1 位作者 马野 刘进成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596-600,共5页
以T10A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省去随炉降温过程,采用延长保温时间的方法,探寻节约时间和成本的球化退火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Imageproplus6.0进行碳化物颗粒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Φ13mm的T10A钢... 以T10A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省去随炉降温过程,采用延长保温时间的方法,探寻节约时间和成本的球化退火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Imageproplus6.0进行碳化物颗粒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Φ13mm的T10A钢在700℃入炉升温至760℃保温10min,迅速转移至690℃保温80min后空冷,可获得碳化物球化程度CS3级组织,心部组织与表层组织的碳化物颗粒均匀性,均高于普通球化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且硬度与等温球化退火一致。此球化退火工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碳化物的球化时间极大缩短,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拥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球化退火 T10A钢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镁掺杂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野 袁世丹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966-969,共4页
以二氧化硅(A组)、羟基磷灰石(B组)、镁掺杂羟基磷灰石(C组)分别以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改性处理后作为无机填料;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为树脂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TEGDMA)为稀释剂,按6:4(质量比)比例混合组成... 以二氧化硅(A组)、羟基磷灰石(B组)、镁掺杂羟基磷灰石(C组)分别以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改性处理后作为无机填料;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为树脂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TEGDMA)为稀释剂,按6:4(质量比)比例混合组成树脂基质;樟脑醌(CQ)与叔胺(EMADMA)混合组成光引发体系;然后分别将树脂基体、无机填料、光引发体系混合均匀进行光固化处理,制备出实验用三种牙科修复复合树脂填充材料。采用SFT-2M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树脂进行摩擦磨损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形貌,HVS-1000数显显微硬度计测量复合树脂材料的硬度,研究填料种类及含量对牙科修复树脂复合材料耐磨性、硬度及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树脂的硬度增大,磨损量减小;填料含量为25 wt%和30 wt%的复合树脂的磨损量关系均为A>B>C,含量达到35 wt%时,磨损量关系为B>A>C;树脂复合材料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填料含量相同时,镁掺杂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的耐磨性及硬度优于其他填料的复合树脂材料;复合树脂的硬度和耐磨性呈非线性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树脂修复材料 无机填料 耐磨性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织构与分层效应对氮化08F钢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祥才 李星逸 田林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93-198,共6页
本文研究了形变织构与分层效应对氮化08F钢韧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形变氮化试样的韧化不但与形变织构有关,而且与分层效应也有密切相关,随形变量增加,冲击功出现明显的韧脆转移现象,这与极点密F*111、P*112、P*100的变... 本文研究了形变织构与分层效应对氮化08F钢韧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形变氮化试样的韧化不但与形变织构有关,而且与分层效应也有密切相关,随形变量增加,冲击功出现明显的韧脆转移现象,这与极点密F*111、P*112、P*100的变化规律十分相似,蚀坑法测定(100)面也具有上述的规律,形变使晶粒拉长,晶面有规律的排列,氮化之后由于氮化物在晶内与晶界上折出,弱化晶与晶面,从而产生分层效应,增加韧性,断口分析表明,在形变量较大时,断口上出现许多分层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氮化 织构 分层效应 08F钢 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i-Cu-Mg-Zr合金的晶界断裂
13
作者 王轶农 李星逸 +1 位作者 孟祥才 蒋大鸣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l-Li-Cu-Mg-Zr合金不同时效状态下的拉伸性能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主要强化相δ'(Al3Li)的尺寸有关,其断裂行为决定于位错的共面滑移... 本文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l-Li-Cu-Mg-Zr合金不同时效状态下的拉伸性能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力学性能与主要强化相δ'(Al3Li)的尺寸有关,其断裂行为决定于位错的共面滑移程度和滑移与晶界沉淀相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系合金 晶界断裂 共面滑移 合金塑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度可调的新型金属橡胶过滤元件的三维几何模型研究
14
作者 董秀萍 刘国权 +1 位作者 杨建春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92-295,共4页
采用不锈钢金属橡胶(Metal Rubber,简称MR)材料制备的新型过滤元件具有孔隙可调、耐高低温及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基于MR材料制备过程的钢丝螺旋卷制备与编织、片状毛坯卷绕和三维毛坯冲压4个基本工序,以及编织过程的均匀性假设和冲... 采用不锈钢金属橡胶(Metal Rubber,简称MR)材料制备的新型过滤元件具有孔隙可调、耐高低温及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基于MR材料制备过程的钢丝螺旋卷制备与编织、片状毛坯卷绕和三维毛坯冲压4个基本工序,以及编织过程的均匀性假设和冲压过程中圆柱形毛坯径向拓扑关系不变的两个假设,建立了圆柱形MR过滤元件的三维可视化数值模型.基于此模型,获得了孔隙度与各个制备参数关系的关系式,重点探讨了孔隙度与元件高度和选用钢丝直径的关系,首次实现了该类新型过滤元件基于模型的结构特征参量及过滤性能的预报预测,为此类元件的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过滤器 金属橡胶(Metal Rubber) 数值化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粉含量对Mg-HA牙体充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成海 袁世丹 +1 位作者 张宇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07-609,共3页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钙等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与适当含量的镁粉烧结制备Mg-HA粉体.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有机粘结剂控制合适的比例调和制备Mg-HA牙体充填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力学...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钙等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与适当含量的镁粉烧结制备Mg-HA粉体.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有机粘结剂控制合适的比例调和制备Mg-HA牙体充填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镁粉含量对其固化试样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镁含量的试样均可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大于90MPa),实验条件下,随镁含量增大,试样的抗压强度有略微上升的趋势;Mg-HA基体与高聚物粘结剂能达到良好的结合,并具备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材料 镁羟基磷灰石 镁粉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thematica软件研究声波在介质传播中量的变化
16
作者 张宇 马卓凡 +1 位作者 庞芳 李星逸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55-658,共4页
利用Mathematica软件展现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与波矢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征振动各量之间的关系。将声波在不同介质传播中的变化以二维图像、三维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相同波矢下,同种物质随温度升高频率变大;相同... 利用Mathematica软件展现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与波矢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征振动各量之间的关系。将声波在不同介质传播中的变化以二维图像、三维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相同波矢下,同种物质随温度升高频率变大;相同波矢下,温度相同时,蒸馏水的声波频率比空气的声波频率大;在平面驻声波中,压强的波腹是速度的波节,压强的波节则是速度的波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软件 声波 介质 本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Si-Mn奥氏体一贝氏体耐磨钢的研究
17
作者 孟祥才 李星逸 +3 位作者 沈大东 金宝士 胡晓旭 张东绯 《佳木斯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试验研制了以硅、锰为主的中碳Si-Mn奥氏体一贝氏体钢,可在铸态、正火和缓冷以及锻后空冷条件下均可获得贝氏体组织,且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韧性,其冲击磨损性优于高锰钢.
关键词 奥氏体 贝氏体 耐磨性 冲击韧性 耐磨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组分氧化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震天 李彬 +1 位作者 李星逸 王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组分氧化物的发展历史、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评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组分氧化物的优缺点,介绍了其应用。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多组分氧化物材料 微晶玻璃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湿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温度对双液双金属反击块复合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秀兰 李星逸 +2 位作者 朱永长 荣守范 刘会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573-576,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复合界面达到良好的冶金结合,低合金钢须在1550℃进行浇注,高铬铸铁需在1530~1500℃下浇注。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会影响碳及合金元素从高铬铸铁向低合金钢扩散,从而改变复合界面的力学性能。复合界面达到良好冶金结... 实验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复合界面达到良好的冶金结合,低合金钢须在1550℃进行浇注,高铬铸铁需在1530~1500℃下浇注。高铬铸铁浇注温度会影响碳及合金元素从高铬铸铁向低合金钢扩散,从而改变复合界面的力学性能。复合界面达到良好冶金结合的时候,复合界面显微硬度从低合金钢→界面结合区→高铬铸铁呈梯度增加,并存在一个稳定的过渡区,有利于改善使用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避免在结合区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双金属铸造 浇注温度 冶金结合 反击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制备Ti-Cu二元合金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静羚 袁世丹 +2 位作者 林文松 李星逸 黄玉东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739-743,共5页
以纯钛(Ti)粉和铜(Cu)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真空烧结制备Ti-Cu(质量分数)二元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相组成、成分、微观组织形貌等进行表征,用硬度仪测试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硬度。... 以纯钛(Ti)粉和铜(Cu)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真空烧结制备Ti-Cu(质量分数)二元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相组成、成分、微观组织形貌等进行表征,用硬度仪测试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硬度。研究结果表明:Ti、Cu粉末在850-1200℃真空烧结后,合金中存在αTi、CuTi_2、CuTi_3三相;随Cu含量的增加,Ti-Cu合金的相对密度及硬度都是先升高后降低,当含铜量为5%的合金相对密度达到89.2%,洛氏硬度达到49HRA,合金的致密度较好;Ti-Cu共析相的显微硬度为370HV,随着CuTi_2、CuTi_3相的析出,合金硬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合金 粉末烧结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